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人文景点

第二节 人文景点


  一、大砬子遗址

  大砬子遗址位于伊春市金山屯区北郊的汤旺河畔,为一处30米高的悬崖。1982年以来,多次挖掘出残石磨盘底、残陶俎、石核、石片、陶片等。陶片有灰陶、黑陶、红褐陶、红衣陶多种,陶壁薄厚不等,多属夹沙手制,器型多为罐和钵。纹饰有刺纹、划纹、指捺纹、变形蓖点纹、凸弦纹、菱格纹、附加堆纹等。其中的残陶俎出土后依然坚挺,石磨盘的使用面呈凹形,在我国出土的同类器物中并不多见。经专家考证,此地为较典型的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地址,距今约三千年。

  二、横山古墓群

  横山古墓群位于伊春市金山屯区横山经营所北山,距城区15公里。在一处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向阳坡马蹄形谷地中,分布着56座古代墓群。据《金山屯区志》载:“横山在辽代,为女真人领地,属五国部之盆努里国,旋属汤旺河兵马司及五国部节度使司;金代属屯河猛安,金人于此屯军,设都统所”。1956年古墓群被发现后,除出土了石桌、石凳、“八面乐舞浮雕石幢”、轮制陶罐、铜镜、小木鞋、缸胎釉陶桥状耳罐、铁锹、铜钱、玉石鸟等文物外,还出土了一块金质符牌和一枚都统所铜印。符牌外包金箔,上面有阴刻女真文字,此为我国考古界出土的第一块金质符牌。1988年,横山古墓群遗址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锅盔顶驻地遗址

  位于伊春乌敏河林业局向阳林场境内西乌马岭锅盔顶山上。1936年9月,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立后,经常随抗联部队在汤原、桦川、依兰、铁力、海伦、通河等县域活动,1938年前后在此设立省委密营。距山顶约两公里的一个岩洞,为省委前哨,称1号址。在山顶南坡的崖壁上,有几处岩洞,较大的一处,口向南,高12米、宽10米、深12米,是省委领导宿营地,称2号址。岩洞有人工斧凿痕迹,基本保持原貌。

  四、四块石抗联遗址

  四块石抗联遗址位于伊春市南岔区翠岗林场与哈尔滨市依兰丹清河林场交界处。在海拔980米的山上矗立着4块大石砬子,俗称“四块石”。1936~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和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此建立了密营基地并设立了医院、被服厂等。北满临时省委主要领导人冯仲云、张兰生、张寿篾及三、六军主要领导人赵尚志、夏云杰等都曾在四块石地区宿营与活动,西征部队大部分路过此地时也在此宿营。1937年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警卫部队在宋希斌团长带领下,同进犯密营基地的日伪军进行激烈战斗,宋希斌等2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烈士遗体埋葬在四块石山脚下。
  1982年8月1日,依兰县委、县政府,在烈士墓地竖起由黑龙江省省长陈雷题写的“日月同光”纪念碑。1985年伊春市南岔区人民政府建立了“四块石抗联遗址纪念碑”。这里还有月亮门、一线天、骆驼峰等景点。


四块石抗联遗址纪念碑

  五、马永顺纪念馆

  马永顺,1914年生,河北省宝坻县头沟庄人。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职工,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多次荣获黑龙江省和全国劳动模范,事迹曾被选入中、小学课本。退休后,又率领“马家军”植树育林,为恢复林区生态环境、绿化山川鞠躬尽瘁。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五百佳”荣誉称号。2000年2月10日病逝。
  马永顺纪念馆位于铁力市铁力林业局松涛生态园区。由全国总工会、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倡导修建,占地面积2207平方米。纪念馆内设“苦难岁月”“伐木模范”“育林英雄”“辉煌人生”“亲切关怀”“精神永存”6个部分,通过150多幅(件)图片、绘画、雕塑以及200多件实物,系统、全面地展示了马永顺“从伐木模范”到“育林英雄”的光辉一生。

  六、小兴安岭资源馆

  小兴安岭资源馆位于伊春市伊春区北山,距伊春市区1公里。始建于1986年,2003年改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集保存、科研、教学、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馆内设综合厅、旅游厅、北药及绿色食品展示厅、森工产品展示厅,较全面地展示了小兴安岭的植物、动物、矿产、水利等自然资源,以及农林矿业新技术、新产品、伊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业绩,可称为小兴安岭的一个缩影,也是游人认识、了解小兴安岭和伊春地区的一个窗口。

  七、小兴安岭植物园

  小兴安岭植物园位于伊春市伊春区北山,从市区乘车10分钟即可到达。该园1978年7月始建,1984年对游人开放,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植物园。占地533万平方米,是一座集科研、生产、科普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园林。植物园风景秀丽,汇集了小兴安岭及国内外大量有价值的植物,充分展示了小兴安岭丰富的植物资源,成为小兴安岭植物群落的一个缩影。

  八、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

  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位于伊春市中心的水上公园中心广场西侧。1998年7月落成并对外开放,是一座集人文历史和古生物化石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楼为造型新颖别致、颇具现代风范的二层建筑,建筑总面积4500平方米,总投资900余万元。馆楼前,是一组寓意恐龙之家的雕塑,馆内分设前厅、机器恐龙、恐龙化石骨架、恐龙演变史、历史文物等展厅。所展出的鸭嘴龙(亦称满洲龙)、马门溪龙、棘鼻青岛龙、似鸟龙、鹦鹉嘴龙等化石骨架,大部分为嘉荫龙骨山出土。其中最大的一具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马门溪龙骨架,从头到尾长22米、高9米多,仅颈椎骨就有19块,尾长达4米多。该馆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料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形象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距今7000万年到1亿年前恐龙生存年代的自然环境、古生物世界景象,以及伊春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九、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位于被誉为“恐龙之乡”的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2002年筹建,2005年8月6日正式开馆。博物馆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展厅面积2100平方米。馆前广场草坪与远处的树林相连,花坛与建筑小品点缀其间,各种恐龙石雕立于步道两侧。北侧一具呈半出土状态的“霸王龙骨架”周围,24位铜塑的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正在凝神考察,形象生动逼真。馆舍整体建筑为框架结构,外形采用球模网架并以玻璃幕墙、花岗岩、涂料组成。室内设有综合厅、环幕厅、恐龙生态厅、地球厅、植物厅、矿物岩石厅和嘉荫人文厅。主要陈列物有嘉荫出土的鸭嘴龙、霸王龙、甲龙等骨骼化石及组装成的恐龙化石骨架,辽宁出土的鹦鹉嘴龙骨架,河南出土的整窝恐龙蛋等。其中有新组装成的分别长9.64米和5.10米的两具“满洲龙”,一具刚从国外交换过来的15米长、6米高的完整霸王龙骨架模型。此馆是我国唯一一座集保护区和展览馆于一身的园中馆,也是黑龙江省内一处观赏和科学考察古生物世界的新旅游景点。博物馆附近还有大界江、原始红松林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峡、茅兰沟瀑布等著名自然景观。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十、金山鹿苑

  金山鹿苑位于伊春市金山屯区东南5公里处。群山环绕,绿草茵茵,景色秀美。有梅花鹿、马鹿,天山马鹿等珍贵鹿种200多头,放养在山谷、溪流、树林、草地等自然环境中,辅以人工管护饲养,使所放养的鹿最大程度地保持其原始野性,从而保证其繁殖能力和经济价值。2003年8月,金山鹿苑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点。

  十一、小兴安岭石苑

  小兴安岭石苑位于伊春市伊春区。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石苑内分为碑廊板块、古代名家板块、现代名家板块、兴安十景板块、古代碑文板块、奇石板块和伊春书法家板块等7个板块区。共有各种石刻碑石、奇石300多块。石苑的两个门柱产自山东莱州,每个高6米、重13吨,由芝麻灰花岗岩雕制而成。碑廊东西长100米,号称“百米碑廊”。碑石上有90余幅各级领导人视察伊春时的题词,以及大量反映伊春开发建设历史的古今书帖。

  十二、林都木雕园

  林都木雕园位于伊春市伊春区。始建于2002年7月,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该园是以展示木雕艺术为主的特色公园,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木雕园林。园内全部木雕作品均采用小兴安岭的优质木材,并由本地和浙江东阳的能工巧匠雕制,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特色。园内分六个景区:第一景区为入口牌坊景观区,由三组牌楼组成园林入口,牌楼主体由六根以小兴安岭优质红松为材质的浮雕柱构成,风格独特;第二景区为木雕排廊观赏区,由4组共12个木雕组成,分布于主路的两侧,雕塑呈叶片形;第三景区为中心景观区,主雕是代表“生命之神”的大型图腾柱,环抱主雕的是十二生肖柱,呈圆环形;第四景区为文化休闲娱乐区,由儿童娱乐综合体、木制小品、造型独特的鞋式玩具滑梯、木制栈桥等组成。第五、六景区分别为生态保护景观区和木雕长廊景观区。


林都木雕园——生命之神图腾组雕

  十三、水上公园风景区

  水上公园风景区位于伊春市伊春区。面积90万平方米,内设水上游乐区、休闲垂钓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游戏区、老年活动区等五大园区。有绿地5.6万平方米,花坛18处,栽植各种绿化树木达30多种、3万多株。中心广场上耸立着1998年修建的伊春林区开发建设50周年纪念碑,碑顶两只啄木鸟(伊春市鸟)托起一轮太阳展翅欲飞的构图,象征着伊春林区不断腾飞、不断发展以及如日中天的美好前景;碑身为一棵挺拔向上的红松(伊春市树)树干形象,并以主干及其四个脊棱寓意着伊春林区开发建设50周年;碑下是形同一朵巨大的兴安杜鹃(伊春市花),花瓣状的花坛和随着高低起伏的旋律喷洒晶莹水柱的音乐喷泉,象征着伊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2004年10月,该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水上公园风景区健身广场

  十四、沿河公园

  沿河公园位于伊春市伊春河两座桥梁之间,占地16万平方米。伊春河从公园穿流而过,流经橡胶溢流坝形成一幕雄浑瀑布飞流直下,飞溅的浪花为林城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隔河远眺,北山风景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公园的四个广场位于绿地和花坛丛中,时代广场的“森林女神”和汉白玉雕塑的麒麟,象征着林区人民在开发建设新林区中的无穷智慧和精神力量;春叶广场中由红松树干组成的花廊是休闲娱乐的绝好去处;夏荫广场和冬趣广场,充分展现了林区的季节特点,浓缩了伊春的山水精华。

  十五、桃山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

  桃山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位于铁力市境内,占地面积6.2万公顷。1981年1月建成,1984年2月对外开放,10月首次试猎,是黑龙江省第一家对外开放的狩猎场。狩猎场山峦起伏,原始森林广袤,栖息有马鹿、狍子、青羊、野猪、麝、猞猁、黑熊、紫貂、松鼠、雪兔、狐狸等野生动物6目、16科、50种,野鸡、榛鸡、山鹰、山雀、猫头鹰、啄木鸟、鸳鸯等鸟类17目、4科、254种。桃山林业局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对野生动物加以保护并对部分动物、鸟类实行人工饲养,在保持增殖增长的前提下实施狩猎。最佳狩猎期为每年9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猎场建有两处猎人营地,猎人营房造型别致,欧式木制小楼,采暖通风、住宿、餐饮生活设施齐全。猎场除为狩猎者提供导猎员、翻译,以及马匹、猎犬、车辆、猎枪、弹药服务外,还可提供猎物处理、检疫、包装、运输、托运等项服务。


桃山狩猎场标志

  十六、白山狩猎场

  白山狩猎场位于伊春市金山屯区白山林场内。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7万公顷。场区山高林密,环境幽静,除自然繁殖的野生动物外,还设有一处占地面积700公顷、设有全封闭围栏的动物饲养场,内有熊、鹿、狍子、雪兔、榛鸡等。狩猎场还建有猎人营地,为狩猎爱好者提供各种服务。自建成开放以来,曾先后接待过日本、法国、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的狩猎爱好者。

  十七、朗乡狩猎场

  朗乡狩猎场位于伊春铁力朗乡林业局施工作业区南部。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场内沟谷交错,河流密布,峰峦重叠,森林覆盖率82%,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数量大,有鸟类200多种,兽类50余种。狩猎场划为两个狩猎经营区,一个动物繁殖区,一个多种经营区。营地内建有客房、厨房、会客室,客房内有电视、电话、卫生间等,设备齐全。
  该狩猎场1988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对开放,开放期为每年冬、夏两季,约200天。已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狩猎者多批。

  十八、乌伊岭小兴安岭狩猎场

  乌伊岭小兴安岭狩猎场位于伊春美峰林场小营子,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是一处清代光绪年间辟建的狩猎场,场区山谷交错、河流纵横、树木繁茂,飞龙、乌鸡、野鸡、野猪等禽兽资源丰富,河流中生长有哲罗鱼和细鳞鱼等多种冷水鱼类。1997年经伊春市政府批准,该狩猎场由伊春森林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和经营,并遵循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进行保护性规划开发,一期工程投资1500万~3000万元人民币,建立了禁猎区、繁殖区和狩猎区,1999年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

  十九、梅花山滑雪场

  梅花山滑雪场位于小兴安岭中部的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伊春市区东26.5公里。始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257公顷,2002年12月被评定为黑龙江省SS级旅游滑雪场。存雪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年降雪量800~1000毫米。拥有1000米雪道3条、400米雪道1条、5公里越野滑雪道1条;800米索道1条、300米索道2条;雪具700副、雪服500套;雪地摩托5台、雪圈70个;冰雪教练6人。娱乐项目有滑雪、溜冰、马(狗)拉爬犁、雪橇、雪地摩托车、雪圈等。建有滑雪中心接待大楼,一层接待大厅提供雪具、雪服出租和急救治疗等服务;二层为餐厅,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餐饮;三层为娱乐厅,备有先进的进口音响、投影、灯光等设备。有高、中、低档客房94间,日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伊春城区至梅花山滑雪场有公共汽车往返,逢旅游旺季,滑雪场还开通专线旅游班车,交通便利。

  二十、日月峡滑雪场

  日月峡滑雪场位于铁力市马永顺林场。由绥化电力集团投资3400万元开发建设,2003年12月18日正式营业。2004年12月被评定为黑龙江省SSS级旅游滑雪场。滑雪场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周围森林环绕,生态环境好,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风速小,滑雪期达130余天。拥有4条高、中、初级雪道和1条U型单板滑道,雪道总长度5000余米;1条吊椅索道、3条拖牵式索道;2台造雪机、1台压雪机;雪具千余套。具有承办国际、国内单项比赛能力。2076平方米的滑雪大楼,建筑风格独特、豪华典雅、功能齐全,集雪具出租、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于一体,在此游客还可以买到天然绿色的土特产和工艺品等。雪场还与绥化学院体育系联合开办了日月峡滑雪学校,有30多名教练实施教学和辅导。除滑雪外,雪场还设有滑雪圈、雪地摩托和雪地自行车等多种雪上娱乐项目。滑雪期日均接待游客达千人。


日月峡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