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章 旅游市场

第一章 旅游市场


  《黑龙江省1986~2000年旅游事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发展国际旅游为主,国际旅游同国内旅游一起上,开发国内旅游市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国际旅游市场以巩固扩大日本和中国港澳市场,突破西欧北美市场,开拓澳洲和东南亚市场的总体开发策略。1996年以后,省旅游管理部门为适应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指导方针,着眼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进行科学谋划布局、合理定位,确定了国际和海外重点抓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客源市场,积极开拓东南亚客源市场,逐步拓展北美、西欧和大洋洲客源市场;国内全面开发省内基础市场,发展近程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远程市场等发展目标。2003年,针对全省旅游市场客源结构本省游人份额偏大,外省(区)游人份额较少,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份额偏小的倾向,进一步提出了“调整市场结构和客源结构”与“加大省外客源的比例和着重增大海外市场的比例”“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和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思路。同时针对不同客源市场情况,实施和采取市场细分,完善旅游精品项目(产品),加强会展促销、多种媒体宣传及旅游节庆造势等策略和手段,有效地扩大了旅游市场的规模和份额。从而也扭转了黑龙江省旅游在全国处于“冷线”的局面,开始向“温线”“热线”的省份迈进。至2005年,黑龙江省旅游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以俄罗斯为基础市场,日本、韩国、东南亚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为近程市场,欧美为远程市场的国际(海外)客源市场格局;以省内为基础市场,东北、华北为近程市场,沿海、中西部地区为远程市场的国内客源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