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旅游企业

第二章 旅游企业


  1986~2005年,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黑龙江省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和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1988年省旅游局在天鹅饭店试点的基础上,率先在局直属6家企业实施了“总经理岗位目标责任制”,1993年省旅游局直属企业内部又改行“总经理负责制”。随之这两种经营模式也同期在全省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各类公司)加以推行。1994,全省国有旅游涉外宾馆(饭店)开始了股份制改造的探索,省旅游局直属企业天鹅饭店率先与香港岁宝企业集团合作,成立岁宝天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马迭尔宾馆当年也吸收社会法人参股和内部职工入股,成为股份制企业。从此,黑龙江省旅游企业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发展的进程。例如1995年松花江宾馆与香港凯莱集团合资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1997年省粮油总公司与香港新加坡集团合资兴建了省内第一家五星级的新加坡大酒店等。2000年始,随着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全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实施政企分开,先后与直属企业脱钩,当年省国资委以省旅游局剥离出来的6家旅游企业为骨干,组建了由10家企业组成的黑龙江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黑龙江省旅游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的进程。不久伊春市组建了松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辖4个全资子公司、6个分公司、14个旅游企业。2005年,哈尔滨铁路局分别组建了哈尔滨铁道旅游集团和昆仑酒店集团等。
  在进行国有旅游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种非国有旅游企业的发展,并在1992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发展旅游业的决定》、1997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政策规定》、1998年《黑龙江省旅游业管理规定》等重要法规中对有关的方针、政策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在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全省非国有资本投资旅游业的热情日渐升温,非国有旅游企业亦有了快速发展。先后涌现出了吉华集团、龙珠集团、江龙集团、广龙集团、福顺集团、黑宝药业集团等等一大批投资和经营旅游业的民营企业集团;吉华园大酒店(三星)、龙珠贵宾楼酒店(三星)、哈尔滨经纬大酒店(三星)、伟业商务酒店(三星)、福顺天天大酒店(五星)、珠江宾馆(三星)、天植大酒店(三星)、亚布力风车山庄酒店(三星)和黑龙江天马国际旅行社、哈尔滨俄风行国际旅行社、绥芬河三丰国际旅行社、东宁亨聚旅行社等众多民营资本投建运营的旅游企业,以及森林、湖泊、山庄、狩猎、滑雪、漂流等各类旅游景区(点)。椐省旅游局2005年初步调查,全省264.家旅游星级饭店中,60%为非国有资本投建运营;408家旅行社中,近。70%为非国有资本投建运营;77家滑雪场中,90%为民营资本投建运营;113家国家A级质量等级标准旅游区(点)中,50%为民营资本投建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