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九节 燕山期

第九节 燕山期



  一、超基性、基性、中性岩

  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五常市龙凤山、黑河市小岭山、二胜山、马场、八里桥及五大连池市等地。超基性——基性——中性岩分布于五常市平房屯一带。基性岩主要分布于宾县、孙吴县等地。中性岩分布广泛。
  五常市平房屯辉长岩钾氩法同位素年龄值为169.1百万年。

  (一)岩石类型
  1.超基性岩主要有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辉石角闪石岩、透闪石岩。
  2.超基性——基性——中性岩主要有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具强烈次闪石化和蛇纹岩化。岩体有分异现象,部分岩体有冷却边,围岩接触变质。
  3.基性岩主要有角闪辉长岩、辉长——辉绿岩。
  4.中性岩主要有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岩体规模小,岩株状产出,有相带变化。

  (二)化学特征
  1.超基性岩为镁质超基性岩,高铝,贫碱、铝、钙,富镁;
  2.超基性——基性——中性岩富铁、高碱、铝和低钙;
  3.燕山期超基性、基性岩普遍含铬、镍、钴,有些岩体含硼、磷。

  二、花岗岩

  燕山期侵入活动受断裂控制,与火山喷发有成因联系。分为燕山早期、燕山中期两个侵入亚旋回。后者以浅成——超浅成中酸性、酸性岩类为主,中性岩类次之。划分为中燕山早期、中燕山晚期两期。
  燕山早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黑河市、伊春市、铁力市、木兰县、五常市、宾县等地。大部分呈岩株状产出。被燕山中期花岗岩侵入,侵入下侏罗统。钾氩法同位素年龄值为172百万年~185百万年。
  中燕山早期花岗岩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铁力市、汤原县、宝清县、宾县、黑河市罕达气等地。受侏罗世断陷盆地及断裂构造控制。与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伴生。岩体规模小。
  中燕山晚期花岗岩分布于塔河县开库康、十八站、新林区塔源、漠河县老沟、伊春市、宾县、嫩江县沐河屯、孙吴县辰清、宝清县、密山市、饶河县等地。岩体受断裂构造严格控制。

  (一)岩石类型
  1.燕山早期主要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似斑状结构;花岗闪长岩暗色矿物有辉石,碱长石轻微泥化,中长石具环带结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2.中燕山早期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碱性长石常包裹角闪石、斜长石及黑云母,具泥化。岩体规模小,有一定的相变。二长花岗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含量基本相等,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
  3.中燕山晚期花岗岩常呈岩株、岩脉、岩墙状产出。岩性繁多,主要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碱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花岗斑岩、闪长斑岩等。闪长岩中斜长石环带发育,局部绿帘石化、泥化;花岗闪长岩具岩相变化,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花岗闪长斑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具明显环带;碱长花岗岩不等粒花岗结构,碱长石65%~70%,强土化;碱性花岗岩似斑状结构、晶洞构造,暗色矿物为钠铁闪石;花岗斑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岩、碱性长石、石英、黑云母,黑云母绿泥石化、帘石化;闪长斑岩斑状结构,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角闪石绿泥石化、帘石化,基质为斜长石、角闪石。

  (二)化学特征
  1.燕山早期花岗岩铁、镁、钙、钠减少,钠多于钾;
  2.中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是铜、铁、铅、锌等金属矿产的成矿母岩;
  3.中燕山晚期花岗岩属钙碱性岩石,与金、锡、铅等矿产关系密切。

  (三)成因类型
  1.燕山早期花岗岩属幔壳过渡型花岗岩;
  2.中燕山早期花岗岩具同源岩浆分异特征,属幔壳过渡型花岗岩;
  3.中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幔源——幔壳过渡型、幔壳过渡型——壳源改造型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