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地热资源

第五节 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属可再生能源。省内地下热水资源勘查工作始于1970年,地矿部门起步较早,随着油气钻探快速开展,石油部门获取到丰富地热资料。
  形成地下热水资源必须具备热源、热储、盖层、水源及水、热通道等条件。地下热源大体来源于幔源热上涌、花岗岩放射性矿物蜕变、深大断裂带中活动断裂摩擦生热。在深部构造幔隆区、盆地基底存在大的花岗岩体、深大断裂带、近期岩浆及火山活动区具备热源条件。
  2005年底全省登记地热水源6处,主要有林甸县林4井,热水林深1号井,林热1井。初步计算林甸地热资源储量1800亿立方米。热能换算成标准煤:松嫩断坳陷56.50亿吨标准煤,三江新断陷20.22亿吨标准煤,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区及深大断裂带5亿吨标准煤,鸡西、双鸭山等煤盆地1.70亿吨标准煤等。全省地热资源总量约相当于83.40亿吨标准煤。
  省内属中低温热水资源。林甸已建成洗浴疗养中心并用于取暖、生活用水、温室种植、养鱼,经处理后生产矿泉水等。大庆霍1井水中含锶、溴、锂、偏硅酸、碘、氡、氟、硼,井口温度34℃~35℃,日出水量50立方米。铁力朗乡头道沟林场发现氡矿水为医用矿水。
  地下热水资源是水、热、矿三位一体具有复合优势的极其珍贵的地下资源,具多重开发利用价值。其价值尚未能充分体现,有待更合理开发,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