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铅矿 锌矿

第二节 铅矿 锌矿


  铅矿、锌矿是黑龙江省常见矿种,省内因铅、锌多共生、伴生,故一起予以简介。铅、锌矿矿产地多,以中型(金属量10万吨~50万吨)、小型(金属量小于10万吨)矿床为主。常与铁、铜、钨、钼、银、锡等共生、伴生,形成多种矿产组合类型,显示多期次、多来源、多成因成矿特点。铅锌矿分布较集中于伊春——玉泉一带,占已探明储量98%。共发现矿产地132处。铅矿探明储量22处(中型2处,小型9处)。锌矿探明储量28处(锌金属量大于50万吨的大型1处,中型7处,小型15处)。铅锌矿成因类型主要有火山——沉积改造型(为主)、火山——次火山热液型、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

  一、火山——沉积改造型铅锌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队和长春地质学院对小西林铅锌矿床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后,一改以往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型的认识,提出火山——沉积成矿及后期变质——变形改造的多期多成因观点。分布于伊春——延寿加里东褶皱带,包括伊春市小西林铅锌矿田各主要铅锌矿床:Ⅰ号矿体、二段、老道庙沟、铅山地段Ⅴ号矿体、南沟地段、西北沟以及逊克县库尔滨、伊春母树林等。矿床受地层控制,下寒武统铅山组和老道庙沟组为原始含矿层。铅山组下部是主要含矿层位,赋存了小西林铅锌矿床主矿体及其他一些矿床。
  小西林铅锌矿床为代表性矿床。矿体呈似层状、脉状。矿石呈块状、条带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石中伴生有银、镉、铟等。矿石品位铅4.09%,锌4.3%~5.23%,属富矿。累计探明储量铅与锌各数十万吨,属中型矿床。该矿经50年开采,矿石储量已告罄。

  二、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铅锌矿

  多属综合矿床,铅、锌共生,以锌为主。锌矿大型1处(逊克县翠宏山),中型6处(宾县弓棚子,铁力市响水河、二股西山,庆安县徐老九沟,阿城区石发、白岭),小型5处(阿城区苏家围子、张家湾,铁力市二股东山,伊春市昆仑气、红旗山)。铅矿中型1处(翠宏山),小型5处(弓棚子、响水河、石发、二股西山、徐老九沟)。大多数矿床分布于伊春——玉泉岩浆岩带中,与矽卡岩型铁矿、铜矿分布一致,密切共生、伴生。铅锌矿体形态复杂多变,多产于侵入岩和围岩的接触带外带,层间矽卡岩破碎带中。中、深成侵入岩是矽卡岩型矿床的母岩。
  庆安县徐老九沟铅锌矿为矿床实例。铅锌矿体赋存在石榴石矽卡岩带和大理岩岩层间符山石石榴石矽卡岩带中。矿体呈似层状、脉状。由10个主矿体,57个从属矿体组成。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锡石、白钨矿等。铅平均品位1.64%,锌平均2.56%。锌达中型规模,铅为小型规模。

  三、火山及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

  此类型铅锌矿床发现较少。代表性矿床有东宁县九佛沟金锌硫铁矿床、黑河市付地营子铜锌硫铁矿床。
  九佛沟金锌硫铁矿床,矿体赋存于安山岩、中酸性凝灰熔岩与次火山岩接触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矿体呈似脉状、透镜状。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矿石构造呈侵染状、细脉侵染状及角砾状。发现矿体15个。锌品位1.1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