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钼矿
第三节 钼矿
钼矿是省内成矿远景较好,资源潜力很大的矿种。主要分布于呼玛县兴隆沟——嫩江县多宝山古生代褶皱带和伊春——玉泉岩浆活化带以及松嫩地块边缘火山岩带、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钼矿(包括伴生钼矿)产地有50多处,其中大型(钼金属量大于10万吨)1处(多宝山矿),中型(钼金属量1万吨~10万吨)、小型(钼金属量小于1万吨)矿床10余处,矿(化)点40多处,与铜、钨、铁等多种金属矿共、伴生。钼成矿与岩浆活动有关,与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钼矿规模大、储量多。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钼矿产地多,主要分布于嫩江县多宝山、铜山,逊克县翠宏山,哈尔滨市阿城区五道岭、苏家围子等地。成因类型划分为斑岩型、接触交代型、火山热液型、热液型。
一、斑岩型钼矿
见于多宝山地区(嫩江县多宝山、铜山钼矿床,小多宝山等钼矿点),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塔河县马林西、呼中区白浪河等钼矿点)。
钼矿为伴生矿,以多宝山铜(钼)矿床具代表性。铜矿体中钼平均品位0.02%。
二、接触交代型钼矿
分布于翠宏山、徐老九沟、二股、弓棚子、苏家围子等地。与钨、铁、锌等金属矿伴生,产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及花岗岩边缘相中。
三、火山热液型钼矿
哈尔滨市阿城区五道岭中型钼矿床具代表性,为省内唯一单独钼矿床。次火山热液作用与钼矿生成密切相关。矿床由22条钼矿体、1条铁矿体、1条黄铁矿体组成。钼矿体赋存于黄铁绢英岩化石英斑岩与流纹质凝灰岩(夹安山质凝灰岩)接触带中。辉钼矿不均匀稀疏浸染状分布或沿裂隙呈细脉状及叶片状分布。矿石钼金属最高品位7.7%,平均品位0.167%。
四、热液型钼矿
矿产地30多处,大多为矿(化)点,有嫩江县野猪沟、逊克县新民和茅宝沟3处矿床。与花岗岩关系密切,多数分布于岩体内外接触带。
逊克县新民小型钼矿床具代表性。矿床有9条钼矿体,钼品位平均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