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矿泉水评价与应用
第五节 矿泉水评价与应用
矿泉水——在自然环境中特定的条件下,经物理、化学作用使有益于健康的气体成分、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和其他盐类成分适量的富集于地下水中,可以饮用或医疗用的地下水,是一种天然宝贵的液态矿产资源。
一、类型、特点与形成模式
(一)类型
按成分分为锶、硅质或二者复合型天然矿泉水;锂型天然矿泉水;锌型天然矿泉水;氡型天然矿泉水;碘、溴为主复合型天然矿泉水;重碳酸盐碳酸为主复合天然矿泉水。按成因分为断裂构造成因型;火山活动成因型;凹陷盆地构造成因型。按利用方式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医疗天然矿泉水;饮用医疗天然矿泉水。
(二)特点
水化学类型属HCO3—Ca、HCO3—Ca·Mg、HCO3—Ca·Na型;绝大部分矿水属低矿化度淡水,矿化度<1克/升,Fe离子含量普遍偏高,林甸碘、溴为主复合矿泉水矿化度>1克/升,属高矿化水;绝大多数矿泉水属低温矿水,林甸碘、溴矿泉水属高温矿水;硅质、锶质和硅、锶复合型矿泉水243处,占总数90.3%,重碳酸盐为主复合型、碘、溴为主复合型、锌型、锂型矿泉水稀少,分布局限。
(三)矿泉水形成机理与模式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志》分为近期火山活动机理模式,以五大连池重碳酸盐碳酸矿泉水形成为代表;断裂构造机理模式,以锶、氡型、锶、硅质型、锌型、锶型矿泉水的形成为代表;断(坳)陷构造机理模式,以松嫩盆地碘、溴为主复合型矿泉水形成为代表。
2003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胡君生等在黑龙江省矿泉水研究与勘察规划中,以矿水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与矿水存在状态、构造、火山活动、岩体地球化学、水文地质条件为环境背景研究探讨矿泉水形成机理与模式。提出化学作用、物理作用形成机理及4种形成模式。
二、资源评价
(一)分布
锶、硅质或二者复合型天然矿泉水226处分布在哈尔滨72处、齐齐哈尔13处、牡丹江28、鸡西21处、佳木斯14处、大兴安岭11处、绥化13处、黑河15处、伊春7处、七台河8处、鹤岗7处、双鸭山13处、绥芬河3处、大庆1处。
单元素锂型天然矿泉水分布于双鸭山市岭东区1处。复合型锂矿水分布于双鸭山市、佳木斯和大庆市林甸县3处。锌型天然矿泉水分布于伊春市小西林和五星铅锌矿区。氡型医疗矿泉水分布于伊春市朗乡头道沟1处。复合型矿泉水分布于大兴安岭、伊春、牡丹江、哈尔滨和双鸭山地区14处。碘、溴为主复合型天然矿泉水分布于林甸县,大庆地区3处。重碳酸盐碳酸为主复合型天然矿泉水分布于五大连池火山区,以南、北泉为代表。
(二)矿泉水水质
1995年底前执行《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标准,1996年开始执行GB8537-95标准。早期评价鉴定的硅、锶质矿泉水14处未达到GB8537-95年国家标准。评价鉴定255处矿泉水符合国标的达量和限量标准。
1.重碳酸盐碳酸复合型矿泉水
矿水成分含量:HCO3深层2000~6000毫克/升、浅层962~2141毫克/升;CO2深层738~5234毫克/升、浅层426~2449.69毫克/升;H2SiO375.40~107.00毫克/升;锶1.06~1.44毫克/升;铁1.92~45.0毫克/升。具辛辣味,可保健饮用,对心血管、消化、泌尿、皮肤病等有良好疗效,属低温名优稀有的冷矿泉水。
2.碘、溴为主复合型矿泉水
碘0.5~0.6毫克/升、溴1.2863~1.64毫克/升、锶0.4786~0.565毫克/升、H2SiO325.7~28.6毫克/升、硼2.98~13.9毫克/升,水温40.3℃,对治疗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淋巴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神经痛、失眠等具显著疗效,为医疗优质高温矿泉水。
3.锌型矿泉水
锌含量0.225~0.494毫克/升,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儿童智力、机体免疫力、组织再生能力作用显著。
4.氡矿泉水
氡164.31~217.1贝克/升、H2SiO333.54~40.10毫克/升,促进皮肤、血管收缩和扩张、调节心血管机能、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具镇静、止痛和催眠作用。可饮用和洗浴医疗矿泉水。
5.锂型矿泉水
锂0.2~0.4毫克/升,属稀少保健饮用矿泉水。
6.硅、锶质或二者复合型矿泉水
锶0.3~2.265毫克/升、H2SiO330~630毫克/升,保健饮用矿泉水。
(三)资源量
全省已评价269处,总允许开采量3898.565万立方米/年。硅质型1084.2万立方米/年;锶质型235.5万立方米/年;二者复合型2316.44万立方米/年,占总量93%;氡、锌、锂、重碳酸盐碳酸复合型和碘、溴复合型272.43万立方米/年,占总量7%。
产出形式资源量:矿泉96处,允许开采量707.297万立方米/年;矿泉水井173处,允许开采量3191.27万立方米/年;自流井12处,允许开采量208.5975万立方米/年。
三、开发利用
2002年底全省已办开采登记矿泉水123处,允许开采量1777.39万立方米/年。设计开采量146.4089万立方米/年。主要分布于哈尔滨、五大连池、牡丹江、双鸭山等地。
五大连池矿泉水厂27家,大型有仙池矿泉水厂、五大连池矿泉水饮料厂、黑龙江矿泉有限公司等。生产饮用水为南泉、北泉、二龙眼、双泉、宝龙泉等。翻花泉、南洗泉、桦林沸泉建医疗洗浴池。2000年引双龙泉为德都镇生活供水水源。
哈尔滨市开发利用矿泉水37处,开采为硅、锶和二者复合型矿泉水,总开采量53.89万立方米/年,市区14处,开采量6.432万立方米/年。其他市县开采有硅、锶型或二者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等,林甸生产福尔牌碘溴复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开采量1.2万立方米/年;双鸭山生产东北王牌锂型矿泉水,开采量0.5万立方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