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土体工程地质类型一级分类主要依据土体成因类型、粒度成分和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二级分类依据垂向结构特征。黑龙江省土体类型及特征见表3-5。

黑龙江省土体类型及特征 表3-5

类型

成因

岩组

结构

分布及特征





 

 

冲积
洪积

砾类土

单层

  分布于山区和近山区山间河谷和坳谷地带,为全新统或全新统一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属河床相、冲、洪积扇相,为卵砾石、砂砾石及块石、碎石土等,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承载力250Kpa~350Kpa,良好建筑材料。

冲积
湖积
风积

砂类土

单层

  分布黑龙江、松花江等较大河流沿岸、江心岛、兴凯湖等湖泊滨湖沙滩、湖岗等地,为中粗砂、中细砂、细砂、粉砂、粘土质砂等,一般多为不同粒级的砂混合而成,由稍密—疏松。承载力100pa~300Kpa,良好的建筑材料。

洪积
冰缘
堆积

粘性土

单层

  分布松嫩平原东部高平原和山前台地及较大河谷二级阶地。为中更新统及上更新统洪水漫覆相及湖相亚粘土、砂质粘土、含砾粘土等,多含铁锰质结核及条带,为良好地基持力层,承载力150Kpa~300Kpa。

冲积
洪积

粘性土/砾类土

双层

  分布山间河谷及平原区周边河谷一级阶地,部分高河漫滩、二级阶地部分地段,主要为上更新统冲洪积层,上部为粘土,下部为卵砾石、砂砾石、碎石、砾砂等。良好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粘性土140Kpa~200Kpa,砾类土200Kpa~350Kpa。

冲积
湖积

粘性土/砂类土

双层

  分布平原区河流和山区较宽河谷一级阶地和部分高河漫滩、二级阶地地段。以上更新统冲积层为主,上层为粘性土,下部为中粗砂、细砂、粉砂,为二元结构。承载力分别为120Kpa~150Kpa和150Kpa~300Kpa。

冲积
洪积

砂类土/砾类土

双层

  主要分布于各河流高河漫滩地段。上部为冲积相及洪水漫覆相粉细砂、细砂、中细砂,下层为卵砾石、砂砾石等。承载力120Kpa~150Kpa和200Kpa~350Kpa。顶覆盖薄层亚粘土,稳定性较好。饱水时上层砂类土,易发生振动液化现象。

冲积
洪积

粘性土/砂类土/砾类土

多层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其支流河谷二级阶地部分地段上层为粘性土,中层为粉细砂、细砂、中、粗砂等,下层为砂砾石。一般单层厚度5m以下。平行河谷延伸厚度变化较大,承载力130Kpa~160Kpa、140Kpa~180Kpa和250Kpa~350Kpa。

冲积
洪积
湖积

粘性土/淤泥类土/砾类土或砂类土

多层

  分布黑龙江、松花江等河谷及较大支流河谷二级阶地,局部一级阶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等。上层为粘性土,中层为淤泥质亚粘土、淤泥夹透镜状粉细砂,下层为砾砂土、卵砾或粗砂、中粗砂、细砂等。承载力为140Kpa~200Kpa、80Kpa~120Kpa、200Kpa~350Kpa或160Kpa~250Kpa。

冲洪积
风积
湖积

砂类土/淤泥类土/砾类土或砂类土

多层

  分布各大河谷局部地段,松嫩平原西部、兴凯湖平原等。上部岩性为中、细砂、粘土质砂,厚度小于5米,中层为淤泥质亚粘土、淤泥,下层为砂砾石或中粗砂、细砂等。承载力<150Kpa,<100Kpa,200Kpa~300Kpa或140Kpa~200Kpa。土体纵、横相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湖沼堆
积沼泽
堆积湖
积冲积

淤泥类土/砂类土/砾类土

多层

  分布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松嫩平原低平原区及各河谷古河道,上层为淤泥质亚粘土、淤泥、泥炭等,厚度小于3米。中层为厚层中细砂、细砂,多夹有淤泥质亚粘土透镜体,下层为砾砂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承载力偏低,为<90Kpa、120Kpa~180Kpa、200Kpa~300Kpa。 



特殊
成因

冻土

单层或双层

  普遍分布季节性冻土,每年10月下旬—翌年6月季节性冻结,由南向北冻深逐渐增大,冻深由1.6→3.0米,冻土最大深度出现5~6月,北纬480以北普遍分布有多年冻土,由岛状逐渐过渡到片状,局部存在双层冻土,以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最发育,最大冻土深度100余米,一般10~40米,冻结状态土体牢固,抗压强度高,融化状态显著降低。因冻土层易发生融陷、冻胀、冻裂等。

软土

单层

  三江、兴凯湖、松嫩低平原区及各河谷古河道等沼泽湿地分布区,分布有淤泥类软土,如淤泥质亚粘土、淤泥、泥炭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工程地质强度低,承载力普遍100Kpa以下,处于高压塑状态,最低50Kpa~60Kpa,松嫩高平原等地分布黄土状土,为另类软土,部分具有轻重不等的湿陷性。松嫩低平原分布盐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