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不良工程地质条件

第四节 不良工程地质条件



  一、冻土

  季节冻土遍布全省。冻深1.60~3.0米,北部3.29米。每年9月下旬和10月开始结冻到翌年5月和6月中旬解冻。冻深受气候、雪盖、植被、地形、水体、岩性和含水量等影响。岩土季节性冻结与融化,冻胀、冻胀抬起、冻裂、融陷、融冻泥流等引起道路翻浆构筑物裂缝、倾斜及倒塌。
  多年冻土分布北纬48°以北小兴安岭南缘至黑龙江间,稀疏岛状、岛状多年冻土区;分布大兴安岭的多年冻土,自南向北及自东向西由岛状融区过渡到片状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深度受气候、地形、岩性、含水量等控制。深度10~50米,大兴安岭最深130米。冻土层中含规模不等冰体,霍拉盆煤盆地中巨厚冰体厚20.7米。多年冻土天然状态时,工程地质强度极高,一旦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等多年冻土层或地下冰体融化,工程地质强度大幅度降低,发生构筑物融陷、路基融沉、桥梁垮塌等灾害。

  二、特殊土

  淤泥类土包括淤泥质亚粘土、淤泥、泥炭等,处于软塑局部为流塑状态。工程地质强度很低,承载力100千帕以下。主要分布于松嫩低平原、三江低平原、兴凯湖低平原及各级河谷古河道中。地表多为湿地沼泽,下为淤泥类土,厚度多在3米以下。
  湿陷性土分布松嫩平原东部高平原区黄土状亚粘土,厚5~25米,具弱——中等湿陷性,遇水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建筑物和道路等。
  胀缩土,松嫩平原分布盐碱土及双鸭山市等地分布膨胀土。因盐分溶解与结晶和湿润与干固变化具胀缩性,影响甚至破坏建筑物。
  分散土分布于松嫩平原局部地带,遇水后呈分散状。不利于地基稳定,不适作基础和堤坝等建筑物填土材料。

  三、洪水淹没

  松花江、牡丹江、嫩江、拉林河、逊河等及其二、三级支流河谷高低漫滩等河谷低洼地带,每年雨季,特别是暴雨后常发生洪水淹没,冲毁建筑物、铁路、公路及桥梁等,伴随冲淤现象。松嫩低平原、三江平原、兴凯湖平原低洼区,雨季降水不易外排大面积积水处于浸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