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专题研究

第四节 专题研究


  生活、生产需求的水资源系统,房地产业、交通等城镇化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人们强势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急待治理保护,形势既喜人又逼人。有志之士多方面著文论述对策与建议,1986~2005年形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题研究报告50余篇,为黑龙江省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1987~1989年,第二水文队崔荣久、田廷山、王逊等完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资源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1988年初本君等编写出版《黑龙江省第四纪地质与环境》,介绍地质环境基本条件,影响环境变化主要因素及存在污染、地方病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988~1990年,第二水文队崔荣久、谭世燕、周亚明等完成《哈尔滨市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
  1990~1991年,第二水文队崔荣久、陈铁男等完成《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论证》。是哈尔滨市第一份全面论证水资源开采现状和保证程度分析报告。
  1992年,陈伯中撰写《黑龙江省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阐述水环污染现状与污染源及污染途径,提出可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1993年谭世燕撰写《松嫩平原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综合治理》,阐述松嫩平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环境恶化的演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提出综合治理具体措施。
  1993年,崔荣久等发表《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叙述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分析论述各类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治理与防护对策。
  1995年,孙化江撰写《黑龙江省环境污染及其危害》,介绍黑龙江省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农作物、空气等污染情况,论述对人类生存危害性及经济损失。
  2000年,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高津、王允鹏、王晓光、郭昴清等提交《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志》。总结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历程成果、工作;地下水形成、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系统划分,资源区划及其评价。
  2001年,陈行时撰写《黑龙江省地质灾害特点发展趋势及危害评价》,总结黑龙江省9类30种地质灾害,论述各类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预测发展趋势,对各类地质灾害做出大、中、小型三级评价。
  2000~2002年,黑龙江省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完成《黑龙江中俄界河塌岸地质灾害调查》。
  2001~2002年,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冯军、集荣久等编写而成《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反映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潜力、供水保证程度及开发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有关防治措施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建议。
  2001~2003年,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完成《黑龙江省大庆市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研究》。
  2002~2003年,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冯军、胡克等完成《黑龙江省典型矿山生态环境宣化评价研究》。
  2004年王丽君、崔荣久等撰写《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综合整治建议》,分析研究总结矿业开发、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灾害等,提出综合整治、建设、保护、生态平衡等6荐建议。
  1998~2004年,魏正民、崔永久等在《黑龙江地质》发表论文30余篇。评价成果汇总在《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评价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