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水质分析

第三节 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是指用化学、物理方法,对地下水、饮用水、天然矿泉水和工业排污水进行水质分析。为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分区、矿泉水评价、开发建厂以及对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1986年后,随着大型精密仪器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天然矿泉水水质全分析可检测56个参数。有钙、钾、钠、镁、铁、锰、铜、锌、铬、铅、镉、汞、银、锶、锂、钡、钒、铝、铍、钼、钴、镍、硒、砷、硼酸、偏硅酸、氟化物、氯化物、二氧化碳、硝酸盐、亚硝酸盐、碳酸盐、硫化物、氰化物、挥发性酸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六六六、色度、浑浊度、PH值、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总碱度、总酸度以及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等。简项分析主要有钙、镁、钾、钠、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PH值、二氧化碳、碱度、永硬度和暂硬度等15项。
  2003年后,利用ICP全谱直读光谱仪一次可检测铜、铅、锌、镉、钡、钠、铍、钴、铬、锰、钾、钒、钙、镁、铁、钼、硼等17种元素。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锂、锶、铅、镉、银、钡、钴、钒、镍、铍等10种元素。利用日立150~20型双道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氨、氮、铁、硫酸盐、氟化物、硝酸盐、可溶性二氧化硅、溴化物、碘化物、铜、铅、锌、硼、六价铬、锰、铅、挥发性酚类、氰化物、亚硝酸盐、浑发度、色度和硫化物等24个参数。


日本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

  1986~2005年共完成水质分析样品10416件,测试参数113700个。
  1991年开始,陆续开展矿泉水评价,包括矿泉水水源地自然地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状况,矿泉水赋存状态和形成机制等,进行实地调查。对水质检测包括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一个水文年水样进行40多个参数全分析,确定其有益元素、有害元素、污染指标,放射性及微生物指标。通过抽水试验,测定日流量和动态变化规律,编制矿泉水全面评价报告。
  1986~2005年共检测评价矿泉水产地106处。偏硅酸、锶型矿泉水占97%,其中复合型占55.2%。名牌产品有“东北王”“火山鸣泉”。双鸭山市青山“东北王”饮用天然矿泉水,来自完达山脉地下666米深处,含锶、锂、重碳酸等多种有益成分。2002年为中国人保杯国际女子排球赛和中国人寿挑战杯亚洲男子排球赛专用饮水。克东县二克山“火山鸣泉”,为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AA级产品,为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指定饮用水。黑龙江省卫生厅连续三次质检,评为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质量第一。哈尔滨制药总厂“绿川”、佳木斯市“宏达”、哈尔滨市高路园林“龙丹”和宾县“绿源富锌”等饮用天然矿泉水,已开发成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