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201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要求,原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哈尔滨海关认真落实机构改革各项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关检融合。按照确定的步骤环节和时间节点稳步推进,转隶人员实现了统一上岗、统一着海关制服、统一对外执法。完成口岸监管现场、设备、作业流程的整合,全面实现“一次注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启用新报关单,完成海关和原检验检疫申报单证整合,实现一次申报、一单通关。黑龙江省13个市(地)中有12个市(地)设立海关机构,新设立冰城海关、鹤岗海关、绥化海关,省内海关机构布局更加优化,服务外向型经济格局更具优势。参与总署智慧海关项目试点,自主研发公路进出境车辆辅助管理平台。关区实验室获得资质检测项目不断增长,向社会提供检测服务4万余批次。建成国内首个管输石油“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推动俄方修订石油水含量检测标准。技术中心通过海关总署非洲猪瘟初筛实验室资格认定,加入海关总署进口固体废物属性鉴定联盟。通关无纸化、集中审像、企业“自报自缴”改革全面推开。以无纸取代有纸,通关业务无纸化率达到99.48%。建设业务监控指挥中心,在全国海关中率先实现实体化运作,全方位监控筛查口岸业务风险。设立审像中心,对5个主要业务现场H986图像进行集中专业审图。推进大数据分析、智能审图、口岸物流监控平台建设、后续监管“精准画像”等科技应用探索改革,在强化监管同时提高查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推进企业“自主申报、自行缴税”改革,企业办理海关业务的自主性更强。2018年,黑龙江省“自报自缴”业务从进口扩大到出口领域,关区“自报自缴”应税报关单占比为84.3%,位居全国前列。优化整合业务环节,落实“提前申报”“先放后检”“先放后税”等12项改革举措,取消进口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外确认,配合地方政府建立口岸涉企收费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报关覆盖率超过年度目标。全力优化各通关环节,海关通关时间压缩近90%。截至2018年底,黑龙江省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22.78小时,较上年压缩60.67%,排名全国第6位;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6小时,较上年压缩80.07%,排名全国第1位。支持黑龙江省科研开发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开展,为省内高校、企业办理审批减免税款2.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