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龙江省新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细鳞河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西北部,小兴安岭东麓,西邻伊春市,南接鹤岗市林业局十八号林场、桶子沟林场、十里河林场,东与细鳞河林场毗邻,北与黑龙江森工集团鹤北林业局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47°30′50″—47°39′25″,东经129°53′05″—130°17′08″。保护区东西长30.3千米,南北宽15.6千米,总面积为21570公顷。自然保护区为小兴安岭东南坡典型森林分布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担负着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黑龙江仙洞山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地处松嫩平原东部与小兴安岭过渡地带,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齐齐哈尔市东部、乌裕尔河与通肯河之间的拜泉县东北部原国富林场施业区内。东部以通肯河为界与北安市相望,南部和西部均与拜泉县国富镇接壤,北部与克东县东兴林场毗邻,距离拜泉县城35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47°39′41″—47°43′24″,东经126°22′49″—126°31′01″。总面积507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421公顷,缓冲区面积1473公顷,实验区面积2182公顷。另设外围保护带26697公顷,梅花鹿保护总面积为31773公顷。是保护以梅花鹿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物以及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是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物种较为丰富,分布着数量约220头的东北梅花鹿野外种群,为国内该梅花鹿东北亚种的最大野外种群。
黑龙江朗乡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铁力市小兴安岭中南段朗乡林业局境内,由5个林场所共99个林班组成,其中东折棱河森林经营所22个林班,西折棱河林场13个林班,头道沟所20个林班,清源林场13个林班,西北岔场31个林班。地理坐标为北纬46°31′58″—46°49′38″,东经128°55′30″—129°15′21″,总面积3135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4413公顷,缓冲区面积7996公顷,实验区面积8946公顷。该自然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133科664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6种,分别为红松、黄波罗、水曲柳、紫椴、钻天柳和野大豆。脊椎动物有304种,其中,原麝、紫貂、丹顶鹤、东方白鹳和金雕5种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松雀鹰、马鹿、棕熊、水獭、猞猁等37种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该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有保存完好的红松原始林,总面积2471公顷,总蓄积437526立方米,其中东折棱河1819公顷、蓄积308062立方米,清源652公顷、蓄积129464立方米,平均公顷蓄积为354立方米,是小兴安岭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红松原始林分布区之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极高的科研价值。
(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