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道外区

概况


  道外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部,辖区面积618.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0.62平方千米、郊区面积577.9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9.91万户、65.33万人。辖22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1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40个村民委员会。2018年,道外区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绩效评估中列第二十九位,居东北三省首位。道外区获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最佳组织奖和“黑龙江省小吃之乡”称号。团结镇红光村被评为国家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2018年,道外区地区生产总值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2:21.5:76.3。成立道外区装备制造业产业联盟,推动哈一机、中车、红光锅炉等装备企业相互配套,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发展以胜利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都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01亿元。道外区与广州市花都区缔结战略合作友好区,拓展市场采购贸易和产业合作。普洛斯、广汇汽车等企业落户;万科城市花园、航天科学城2个百亿级项目签约;美国PATHWAY(百奇微)复合微生物菌肥项目签约;上海复星、红星美凯龙等重点项目取得进展。实施“三区一带”(物流产业园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沿江经济产业带)建设。发展物流产业园区,发展实体项目和楼宇经济,凸显产业集聚效应。新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09亿元。新注册企业500家,其中企业总部30家。开(复)工重点产业项目17个,实现投资36.7亿元。啤酒小镇项目总投资50亿元。“1668产业园”项目签约,为建设深(圳)哈(尔滨)合作特色园区奠定基础。开(复)工基础设施项目18个,实现投资17亿元。66千伏电网开工建设,解决区域发展电力问题。传化高压走廊迁移工程正式启动。启动长江路收储等项目12个,实现土地收益10亿元。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挖掘老街、老建筑和老道外历史文化价值,推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特色商业发展,形成集“传统餐饮、文化主题、休闲娱乐、特色住宿和商业零售”为一体的发展业态,推进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建设。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总体规划。推进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和互联网+农业等重点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碳基肥项目正式投产。进行沿江经济产业带建设,整理港务局、新一、滨江湿地等片区土地资源,推进沿江产业提档升级。以构建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聚集区为重点,编制哈尔滨港务局地块产业规划。推进沿江保护开发项目,白鱼泡老年医疗护理院完成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收住3000余人。加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围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总部经济”等领域,定点对接洽谈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和福建省等地世界500强企业,引进项目142个,到位资金156.8亿元,外资实际到位资金位居全市首位。签约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个,签约总额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2%。开(复)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9个,实现投资23亿元。进行禧龙建材家居博览中心、百强水上乐园和骏展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组织42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签约额82972.38万美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亿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种植结构,建成133.33公顷大果榛子基地和200公顷白瓜子高效经济作物试验田。粮食总产量24.7万吨,蔬菜总产量7万余吨,农业总产值18.75亿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40个村7个实业公司清产核资,土地确权颁证1.7万户。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3个,带动土地流转面积5926.67公顷,参与流转农户6847户,土地规模经营面积5440公顷。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813.33公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4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1个。
  实施“大棚房”专项清理,依法拆除违规建筑198栋,整改经验在省、市推广。解决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问题,办理不动产证1万件。提高城区街路机扫水洗频次和覆盖率,阿什河流域村屯生活垃圾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依法拆除违章建筑600余处41.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3.5万平方米,新植补植树木9546株,彩化7.2万平方米。开展燃煤锅炉治理,并网改造面积151万平方米。推进50处二次供水设施维修改造,解决3.4万户居民吃水难题。维修平整城区道路184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强化农村集中饮用水源保护管理,3处集中供水水源地移址新建。完成新仁灌区2.8千米干渠改造。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打造美丽宜居城区。开展城乡结合部、出入城口等专项治理。处理非洲猪瘟疫情,控制疫情传播。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对松花江、阿什河等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阿什河污水截流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韩家洼子堆肥场和东部地区垃圾处理场启动治理。东风沟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成效,被评为全省先进典型。推进秸秆禁烧,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哈尔滨市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建成投入使用。中考、高考进段率提高,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道外小吃”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道外区被授予“黑龙江小吃之乡”称号。黑龙江省首届“星熠杯”曲艺大赛决赛在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举行。位于哈尔滨市大同教育集团靖宇校区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杨靖宇烈士纪念馆开馆。实施文化和体育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700余场,新增健身器材120余件。中俄舞动松江广场舞健身操大赛暨公益助老社区行百场活动启动仪式在道外区古梨园举行。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登记失业率低于4.3%。失业人员再就业10107人,困难人员再就业4550人。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机构5个。新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45人,办理未转为非农业户口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2961人。实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改革,看病就医支出降低。发放社会救助资金9396万元。道外区残疾人职业康复和辅助性就业基地成立,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5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