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香坊区
概况
香坊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南部,辖区面积34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2万人。户籍人口74.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22万人、乡村人口9.43万人。辖4个镇、20个街道办事处、46个行政村和1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675.6亿元,比上年增长0.9%。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3.9亿元。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分别为-52.4%、-50.5%和202.9%,三次产业结构为0.3:48.8:50.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1083元。
实施乐园街、电教街、松新街、荣进街地道涵及科研路5条重点道路建设,文景头道街和泰山路(湘江路—香电街)道路改造项目建设。实施通富路、闽江路、香坊南北路17(五洲动漫城段)、香东街和香坊南北路17(哈幼师段)5个项目征地征收工作。开展哈亚公路、连接桥及出人口道路改造项目建设工作。申请并发放香明街、电碳路、化工路、香福路、香福路平改立(铁路与公路在平地上的交叉改为立交桥式的交叉)及香福小区等路改项目临迁补助费2100余万元。拉运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卸、污冰残雪、越冬“三堆”(污冰堆、炉灰堆和垃圾堆)共计1.36万车20.4万吨。加固检查井374座,市政“110”抢修工程和处理紧急任务2079件。拆并和改造居民供热锅炉86台,区域并网面积870万平方米,改造供热老旧管网60千米。上报省级物业管理示范项目6个、市级示范项目5个。为1483户保障性住房补贴家庭发放租赁补贴835万元,符合保障性住房资格的家庭共分配住房335套,优先优待家庭分配住房1521套。完成文景街项目、煤管街二期(地块一)、煤管街二期(地块二)、小南屯二期和双榆树E地块5个项目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工作,土地成交价格共计18.3亿。煤管街、安埠商圈项目近800户居民迁入新居,修建民生三道街、文景街、文景二道街和乐园街等棚改配套道路建设工作。
2018年,香坊区有小学29所、中学35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学校1所(哈尔滨市香坊区启迪学校)。全区有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6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有各级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18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5个、省级及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备案的孵化器为7个;18个孵化器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总面积15.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29家。落实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外借图书46.9万册、15.6万人次,新增读者393人。开展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暨第九届“香飘万里”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组织100余支文艺团队近1000名文化志愿者演出600余场,参与群众50余万人次。举办文化志愿者送文艺下乡演出活动40余场,3万余人次受益;举办送电影下乡活动280场次。组织社区、文艺示范村开展文艺交流演出活动近100场,进行娱乐场所、网吧专项检查100余次。有卫生机构297个,其中医院5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个,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重点惠民工程,115支家庭医生团队1331名家庭医生服务全区人口,提供个性化签约式服务。完成签约23.52万人,签约率30.7%。在民生、王兆、新成、通乡、通天和哈平等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开展“家庭医生进网格”活动。举办全民健身社区体育大讲堂活动4场,开展全民健身展示周、“全民上冰雪”等群众体育活动300余场次,参加体育竞技赛事获金牌108枚、银牌62枚、铜牌43枚。对1000余名农村群众进行体质测试。
全年新增就业1.4万人,为5079名失业人员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认定就业困难人员3545人,灵活就业补贴录网13960人,发放金额3481.1万元。对接43家大项目企业,为8000名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解决2725名求职者就业问题。城乡低保家庭、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4892户、6419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428.1万元。救助突发大病、突遇灾难城乡困难群众3325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57.5万元。有星级社区100个。香坊区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合作成功并开始运营,有养老床位1821张。发展社会组织585家。新农保城居保新参保4081人,城乡居民医保17万人,灵活就业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参保、续接7361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955人。24个街道、镇全部建立综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