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项目建设
农田项目建设
黑龙江省高质量完成80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1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任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23万亩、排水面积283万亩,新增农田防护林网面积近13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4万亩,沙化治理面积2.3万亩,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8548万亩;全省新增粮食产能6.2亿公斤,粮食总产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龙江粮作出应有贡献。黑龙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国务院认可,被评为按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且成效显著的督查激励省份。
坚持实化量化建设责任,省市县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特别是市县党委、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实地解决问题,创设“容错容缺”机制,开辟项目开工建设“绿色通道”,建立三级专班项目,执行“周统计、旬调度、半月通报”督导推进机制。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十项保障措施”,全年召开19次视频调度会,下发通报14期,下派调研督导组60余批次,面对面解决项目推进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地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针对建设任务规模大、资金体量不足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多渠道谋划筹措资金,2019年省级财政承担国家级贫困县和边境县100%配套资金,承担其他县50%配套资金,剩余50%配套资金由省政府采取发行地方一般性债券的方式予以解决。探索转换财政投入方式和创新涉农资金运行的新机制,联合制发《黑龙江省开展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先建后补”试点工作意见》,吸引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稳步增长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