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况

市场监督

概况


  2019年,全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全区有各类市场主体28319户,其中,企业5555户,个体2204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23户。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513户,同比增加20%。其中,新登企业797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681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户,分别与去年同期对比:企业增加12%,个体增加19%,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少27%。全区注销各类市场主体3679户。进一步整合优化开办企业流程,将企业开办程序由5个环节压减至3个,实现一般经营条件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办结,比国务院要求的8.5日内办结缩短6.5个工作日,在全省走在前列,有效地推进了“办事不求人”工作的落实。推进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应用,实现动产抵押登记在线申请、在线审核、在线公示、在线查询一网通办。全年全区网上受理动产抵押登记12份,为企业融资2.82亿。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扎实推进,重点加强涉企收费检查、农资和电力价格监管,旅游市场价格监管,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治理等工作,有力维护百姓合法权益,减轻企业负担。集中整治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力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不断优化市场监管方式,2019年全区应年报企业4780户,完成年报企业4528户,企业年报公示率94.73%,高于全省企业年报公示率94.6%,位列全省第六位,受到省局通报表扬。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垄断、不正当竞争、传销、制假售假、违法广告、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制定《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市场监督管理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重拳整治行业乱象,斩断黑恶势力经济链条,挤压黑恶势力生存空间。全区市场监管系统走访各类经营商户14125家,发放宣传单5860份、至市场主体的一封信13926份,张贴宣传画5130张,悬挂宣传标语36幅,制作宣传板13个,播放LED滚动标语96条,发放调查问卷245份,在办公场所和基层市场所等显著位置设置举报箱16个,向当地扫黑办报送线索18条。全力推进12315(工商)、12365(质监)、12358(价格)、12330(知识产权)、12331(食品药品)消费维权热线电话整合为12315统一维权电话,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全区消费维权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