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述概况 2019年,全区教育系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办学水平为主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牵动,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均衡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企办教育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全区移交各级各类教育机构78所,在职教职工3277人,退休教师2418人;编制全区2019—2022年教育重点基础设施基建项目,有6个项目纳入全区“双五十”项目规划中;全区3个边境县首次获得边境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并被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全年奖助学生5844人次,发放奖助资金817.93万元;制定《全区2019—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整合规划》,学校布局逐步趋于科学、合理;积极探索实施“县管校聘”和“绩效工资”制度,加格达奇区和地直学校作为试点。发挥中华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的涵养教育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和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全区示范性学前教育资源比例达23.8%。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全区小学业务校长评课展示活动;全区组织各类展示、研讨活动及培训38个班次,参训教师2012人次;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全区二表以上进线率同比增长5.7%,13名实验中学学生被俄罗斯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录取。研学实践教育取得新突破,在全区认定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建一批研学实践精品路线,全年接待省内外及俄罗斯师生2.5万余人次,累计为区内旅游产业创效约500万元。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注重内涵发展,民办教育注重专项整治,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注重稳步提升,艺体教育注重赛事开展,教育信息化注重“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全区有中小学校57所(含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462人。职高3所,在校生558人;成人中专3所,在校生272人;技师学院1所,在校生393人;职业学院1所,在校生3409人(其中大专2650人,中专759人);公办幼儿园45所,公办园在园儿童4017人。
 |
大兴安岭地区师德师风报告会(地区教育局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