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弘扬民族文化,到十八站参加民俗文化节、清代古驿路历史文化与发展研讨会,并为其进行文学、摄影创作。地区民协开设“十八站鄂伦春民族语言”微信群,每周讲授鄂伦春词语、会话、单词等,唱民族民歌,从而达到人人讲母语、唱民歌,传承和保护鄂伦春语言。组建“库玛千鄂伦春”合唱队,参加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鄂伦春赞达仁演唱会,讲述自己的故事等系列活动;参加黑龙江电视台“龙视直播间”栏目举办的“同唱一首歌,礼赞祖国”栏目,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4期节目;举办“庆祖国70华诞”暨第三届鄂伦春“白桦”奖民间手工艺品大赛—剪纸、刺绣、烙画、桦上手工艺作品比赛活动。7月,协助国家级语言课题组鄂伦春语言采录工作,郭宝林、戈晓华夫妇参与录制鄂伦春语3000多个单词。关小云给黑龙江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牡丹江学院捐赠自己的作品与书籍30多本,丰富鄂伦春书籍馆藏的内容。9月,关桃芳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接见,参加了70周年国庆观礼。充分利用展览馆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全年展出9次,“迎庆70年 建设新兴安”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为祖国献礼,图强生态摄影展使图强的生态美景、风土民情通过一个个镜头得到展示。鼓励各协会吸纳优秀人才,组织各协会会员参加省文联、省协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组织县区文艺人才参加省文联举办的文艺人才骨干培训班。邀请著名摄影后期专家王洪谛讲课,邀请索久林等著名摄影家到大兴安岭采风。
 |
开展艺术采风活动(地区文联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