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
全区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均引进分子生物学诊断设备,填补大兴安岭地区结核菌快速诊断技术的空白。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一类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始终保持在95%以上。组建113个家庭医生团队,全区普惠签约23.1万余人,有偿签约1.6万余人,医保匹配资金67.805万元。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55803份,建档率76.75%,动态管理率55.44%。成立围产医学会。开展关爱女性“两癌”免费筛查活动,完成筛查25527人,确诊两癌手术11人、高危18人。启动地县两级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工作。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覆盖全区。集中消毒餐饮具批次监测检验合格率100%。出台首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越橘》,破除制约越橘加工产业发展瓶颈。推进健康老龄化,召开地区老龄委2019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举办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23家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不定期到养老机构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医疗服务。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全部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在省组织的医养结合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其先进做法被国家选入医养结合典型经验200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