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三章 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高现代化建设综合承载能力

第十三章 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高现代化建设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服务发展、惠及民生、引领未来的目标导向,统筹产业布局、区域战略、国防需求,打造集约高效、经济实用、绿色安全、智能现代的立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有序推进高能效超级计算、分布式计算和云计算中心建设,把哈尔滨打造成全国大数据中心重要基地。加强存量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支撑能力。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中国云谷”、大庆大数据产业园等数据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本地优质大数据企业,积极开展数据资源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数据存储、异地灾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数据资源项目,形成“北数南用”示范样板。
  建成高速、智能、绿色、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以“数字龙江”为引领,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规模部署,实现城市、县城、乡镇和主要道路及重点景区等重要区域全覆盖,对园区、重点企业、垂直行业需求场景实现深度覆盖。深入推进“光纤到户”,实现千兆光纤宽带城乡全面普及,重点园区和重点区域实现“万兆主干”,全面建成“全光网省”。大力拓展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应用,争取哈尔滨市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城市,拓宽省内骨干网络带宽、省际出口带宽,解决好时延问题。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布局建设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加快交通、能源、市政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大电信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力度,引导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所属建筑物对电信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放。
  加快布局便捷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建成全省统一的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数据共享,依托公交站场、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构建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专栏59 新型基础设施重点任务

类型

目标

主要措施

5G

5G网络覆盖人口70%以上。

新建5G基站9.5万座,总量达到11.4万座。

大数据中心

标准机架达到15万架,服务器达到150万台。

建成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哈尔滨基地、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浪潮大数据东北亚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

工业互联网

构建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管理和服务平台、企业工业大数据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等,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

物联网

网络终端设备亿级以上。

部署全覆盖的NB-IoT/Cat1/5G物联网络。

充电设施

新增各类充电桩1.7万个以上。

建设公共服务充电基础设施,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充电桩配建工作,合理布局社会停车场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新建换电站30个以上、充电站650个以上。



第二节 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网,提前运营牡佳客专,建成佳木斯至鹤岗铁路改造项目、铁力至伊春铁路,建设哈尔滨至铁力铁路,打通绥化、伊春等关键节点,打造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一小时、两小时快速交通圈。进一步优化普速铁路网,加快既有线路升级改造,加强支线铁路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升路网质量,实现黑河、加格达奇快速通达、边境口岸城市快捷连通。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铁路进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超过7100公里,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现代铁路运输网络。

专栏60 铁路重点项目

类别

目标

重点项目

高速铁路

新建800公里。

建成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铁力至伊春铁路,建设牡丹江至敦化铁路、哈尔滨至铁力铁路,谋划齐齐哈尔至通辽铁路、齐齐哈尔至满洲里铁路。

普速铁路

新建改造1250公里。

建成北黑、佳鹤、富加、哈绥北(龙镇)等铁路改造和宝清至朝阳段铁路等工程,谋划佳木斯至同江(抚远)铁路改造、绥化至佳木斯铁路改造、新建漠河至满归铁路等。

铁路专用线

新建改造
100公里。

建设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益海嘉里(富裕)、讷河集中供热等铁路专用线,推进哈尔滨钢铁产业园、大庆高新区、益海嘉里(密山)、松岭区铅锌钼矿等铁路专用线项目。



  公路。以“强核心、优网络、畅通道”为重点,完善高速公路网,推进地级市之间高速公路全连通,分阶段推进通县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县城通高速比例。整体提升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畅通国道主通道,提升城镇交通过境能力,加强交通枢纽、重要口岸、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关键性节点连接。加大国边防公路建设力度,坚决打通“最后一公里”。实施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路面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改造提升高速公路13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400公里,总体路况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公路总里程超过1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6000公里,全省10万人口以上城镇通高速的比例达到85%以上,普通国道基本建成二级及以上公路。

专栏61 公路重点项目

类别

目标

重点项目

高速公路

建成591公里。

京哈高速拉林河至哈尔滨段扩容、鹤大高速佳木斯过境段、绥满高速卧里屯至白家窑段、绥大高速、哈肇高速、吉黑高速山河至哈尔滨段等。

建设1000公里。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铁科高速铁力至五常段、鹤哈高速鹤岗至伊春段、北漠高速五大连池至嫩江段、吉黑高速哈尔滨至北安段、大广高速大庆过境段、依兴高速七台河至密山段等。

谋划1500公里。

哈同高速哈尔滨至佳木斯段江北通道、绥满高速哈尔滨至阿城段和哈大段等扩容改造,黑河至加格达奇,嫩江至加格达奇、齐齐哈尔至碾子山、双鸭山至宝清、鸡西至穆棱、绥芬河至东宁、金林至铁力等。

普通国省道

建设改造普通国道3800公里、普通省道4000公里。

建成滴道至鸡西兴凯湖机场、大齐界至杜尔伯特、嘉荫至汤旺河等。畅通国道主通道和沿边通道,改造城市过境路段,实施“瓶颈路段”升级。



  民航。着力构建现代化机场体系。全面提升哈尔滨机场核心功能,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推进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群建设,满足航空运输、生产应用、航空消费、公益服务等需求。到2025年,实现地级市100公里范围内享受运输航空服务,通用航空50公里服务覆盖所有5A景区、5S滑雪场及主要农林产区。

专栏62 民航重点项目

类别

重点项目

国际枢纽机场

建成以东二跑道为主要内容的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推进哈尔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

其他运输机场

建成绥芬河机场,实施齐齐哈尔、佳木斯、鸡西、漠河、黑河、加格达奇机场改扩建工程,新建绥化、鹤岗机场,谋划牡丹江机场迁建、双鸭山机场。

通用机场

建成富裕、木兰、呼玛通用机场,新建七台河、嘉荫、塔河、同江、逊克、讷河、绥滨等通用机场。



  水运。进一步提高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抚远水道等重要航道干支衔接和通畅水平,统筹乌苏里江、松阿察河等界河航道建设,提高通航保障率。推进内河主要港口和界河港口装备改造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高港口服务能力。加快与铁路、公路融合衔接,发挥客货集散功能。

专栏63 水运重点项目

类别

重点项目

航道整治

松花江下游重点浅滩航道、黑龙江上游乌苏里至欧浦航道、嫩江三岔河至洮儿河口航道、抚远水道航道等重要航道整治工程,松阿察河航标测量和重点河段航道、乌苏里江松阿察河河口至虎头航道等界河航道整治工程。

港口改造

黑河自贸试验区港、同江港区哈鱼岛作业区石油化工码头、抚远港区莽吉塔作业区金良码头、哈尔滨港区阿勒锦岛客运码头、方正港区沙河子作业区矿建码头、界河旅游客运码头、哈尔滨港区呼兰河作业区新区码头、哈尔滨港区阿什河作业区等港口装备改造项目。



  综合交通枢纽。结合铁路、机场建设,加快建设零距离换乘、一体化服务的综合客运枢纽和信息互联、运作协同的综合货运枢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和系统集成。完善哈尔滨机场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换乘,提升系统运行整体效率。

专栏64 综合交通枢纽重点项目

类别

重点项目

客运枢纽

建设牡丹江、七台河、佳木斯、双鸭山等10个客运枢纽,谋划建设哈尔滨机场综合客运枢纽。

货运枢纽

建设齐齐哈尔国际物流园区等12个多式联运型货运枢纽,哈东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等8个货运枢纽(物流园区)。



第三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推进水利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启动三江连通工程,加快推进关门嘴子水库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城乡饮水工程升级改造,保障供水安全。加强全省水网工程布局研究,加快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进一步实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补齐抵御灾害能力短板。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提高调度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完善水利信息网,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专栏65 水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名称

重点项目

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鹤岗关门嘴子、牡丹江林海、庆安十六道岗等大中型水库。66个县(市、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进三江连通工程前期工作,开展松嫩低平原水网工程前期论证。

防洪提升工程

乌苏里江治理、界河治理三期、黑瞎子岛防洪排水、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及山洪沟灾害防治等工程。

水利信息化及其他

水利大数据中心、省级水利业务应用平台、水利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等信息化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网站和水文基础设施工程。



第四节 提升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开展页岩油气开发新会战。将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摆在百年油田建设的重中之重,争取大庆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上升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大庆国家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实施央地共建、合作开发,制定支持政策包,推动页岩油商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发挥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等机构技术优势,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全力突破关键技术,建设页岩油勘探开发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基地,争取陆相页岩油开发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制定勘探开发计划,逐年扩大生产规模。制定页岩油化工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抢占价值链高端的重大项目,促进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

专栏66 页岩油产业化商业化开发工程

类别

重点项目

上升国家战略

作为重点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加强研发

加快创建陆相页岩油国家实验室。
突破甜点识别、压裂提产等关键技术。
开展先导性试验。

勘探开发

落实稳定98亿吨资源量、30亿吨优质资源量。
力争“十四五”期末形成400万吨生产能力、实现200万吨产量。

油头化尾

加强页岩油下游加工产品系统性研究,实现页岩油精深加工,打造高端全产业链条。



  实施“气化龙江”工程。坚持全省一张网、融入全国网、市县全覆盖,配合推进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建设,实现国家级支线管道连通12个地级市、大兴安岭地区LNG/CNG点供。加快储油储气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多层次天然气储备体系。合理制定天然气终端价格,因地制宜实施天然气替代,拓展天然气利用领域,重点发展工业燃料替代、交通用气、清洁取暖、分布式能源和调峰发电、天然气化工。

专栏67 “气化龙江”管网重点工程

类别

目标

建设内容

国家级支线

管道总里程1997.5公里

与中俄东线连接国家支线:明水—哈尔滨、大庆—哈尔滨、克山—齐齐哈尔、五大连池—嫩江、绥化—伊春等5条支线。

与中俄远东线连接国家支线:七台河—佳木斯—鹤岗、虎林—绥滨、佳木斯—双鸭山、鹤岗—萝北、七台河—牡丹江、林口—鸡西、林口—东宁等7条。

省级支线

管道总里程1451公里

与中俄东线连接省级支线:黑河、孙吴、五大连池、巴彦、木兰、哈北、克东、富裕、肇源、依安、肇东、安达、青冈、兰西等20余条。

与中俄远东线连接省级支线:佳木斯、鹤岗、七台河、牡丹江、虎林、五常、富锦、桦南、东宁、勃利、穆棱、密山、依兰、尚志、集贤、绥滨等20余条。



  加快电网建设。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500千伏骨干网,形成“三横五纵”网架格局,实现500千伏电网覆盖市(地)。强化220千伏网架结构,实现220千伏电网覆盖县(市)。争取建设以我省为起点的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农网短板。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支持将俄电使用范围扩大到黑河自贸片区。

专栏68 电网建设重点任务

等级

目标

领域

重点项目

500千伏

新增变电容量550万千伏安、线路1097公里。

电源送出

荒沟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和清源、兴福等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等项目。

提高供电能力

安北500千伏输变电和松北等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等项目。

加强网架结构

集贤—庆云、安北—黑河换流站、林海—平安500千伏线路等项目。

220千伏

新增变电容量384万千伏安、线路3000公里。

提高供电能力

庆北、饶河220千伏变电站新(扩)建等项目。

加强网架结构

五常—帽东220千伏线路等项目。

电铁供电

牡佳客专、佳鹤铁路、哈绥铁伊客专等配套供电项目。



  提高煤炭保障能力。深挖潜力,加强煤城开采区深部及外围区域资源勘查,增加资源储备接续。科学规划布局,坚决淘汰落后和不安全产能,推进重点煤矿建设,加快升级改造煤矿建设步伐,有序释放安全优质产能,提高煤矿智能化和安全生产水平。优化整合资源,制定支持政策,做大做强龙煤集团。加强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健全煤炭储备体系。到2025年,省内煤炭产量达到7500万吨以上,煤炭自给率提高到60%。

专栏69 煤炭开发重点项目

类别

目标

重点项目

资源勘查

增加资源量17.69亿吨

实施鸡西邱家、鸡东永丰、孙吴四季屯、集贤东辉煤矿2区、绥滨区、黑河西岗子煤田三吉屯区、七台河四新区、东宁三岔口、鹤岗兴山—峻德东部区、绥滨福兴等10个煤炭资源探矿权项目。

优质产能释放

释放优质产能3000万吨/年以上。
增加产量2000万吨以上。

建成龙煤鹤岗鸟山、中煤依兰第三、宝清双柳、黑河富宏、黑河宝发、双鸭山长山、七台河宝泰隆一矿、七台河宝泰隆二矿、龙煤七台河七峰一井等20个在建煤矿项目。推进神华国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达产。加快升级改造煤矿项目建设。

优质产能培育

增加优质产能1225万吨/年。增加产量200万吨以上。

谋划建设鸡西合作立井、鸡西邱家、双鸭山东荣三矿扩建、孙吴四季屯5区、双鸭山顺发、双鸭山东辉、七台河宝泰隆公司三矿、双鸭山双垄、嫩江临江乡新江村东、国电黑河三吉屯等10个煤矿项目。



  优先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消纳为导向,结合省内外电力市场,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比重,构建多种能源形态灵活转换、智能协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50%以上。有序推进风光资源利用,建设哈尔滨、绥化综合能源基地和齐齐哈尔、大庆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在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等城市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科学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燃气调峰电站,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蓄能设施。推广地热能、太阳能等非电利用方式,积极稳妥推广核能供暖示范,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展绿色氢能利用。

专栏70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工程

类别

目标

重点任务

风电

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

建设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绥化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项目。

太阳能发电

新增装机550万千瓦

建设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和四煤城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大庆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基地)。

生物质发电

新增装机220万千瓦

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和核能供热配套生物质发电项目。

水电

新增装机130万千瓦

建成牡丹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尚志、依兰抽水蓄能电站。

非电化利用

新增供暖面积900万平方米

建设佳木斯核能供热示范一期工程、国电投(克山)核能供热示范项目。推广清洁能源供暖供给和生物质制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