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议征集
第一章 人民建议征集
第一节 建议征集
1995年,省直机关改革中,经省委批准,在省信访办公室设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对外挂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1996年,共收到群众建议信691封,受理建议电话19件(次),接待来访20人次,编发《人民建议》34期,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8期,领导批示24人次,其中有些建议信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论证后有的已经转化为工作成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承办单位对交办的人民建议,一般在3个月内办结并答复建议者。省人民建议征集办成立以来,共收到各种建议17300多件(次)。其中经过选择报省领导阅示的200多件(次),领导批示率占60%以上。转交市(地)、省直单位办理的4200多件(次)。
4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发函国家信访局《关于规范地方来京信访工作的意见》,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设置了专职工作人员,在全省全面开展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省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挂牌正式对外征集人民建议。省委秘书长胡祥鼎、省政府副秘书长才起代表省委、省政府参加了挂牌仪式,并为牌匾揭幕。揭幕后,省信访办主任何永林向有关新闻单位介绍了成立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意义、机构性质、工作职责、工作原则及如何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和对重大的、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民建议,实施奖励的工作措施。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以后,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了“人民建议征集题目,并向曾在省工作、生活过,现在京津沪工作的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了600封“人民建议征集信”,热诚希望他们为振兴黑龙江献计献策。人民建议征集题目有:1.对加速建设农业强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施和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巩固和发展商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有关建议。2.对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增资减债、兼并破产、分离分流人员、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抓好危困行业、亏损企业的解困和扭亏工作及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建议。3.发展乡镇企业、搞好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建立乡企集团和多种形式联合体、促进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进行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有关意见和建议。4.对利用资源优势扩大省对外贸易和交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投资办企业、搞区域开发、加大南联力度、发展黑龙江省的支柱产品、拳头产品、名优特新产品的建议和论证。5.对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促进科技成果向商品化转化的意见和具体措施。6.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打击各种形式的经济犯罪、整顿和规范秩序、解决市场交易中的假冒伪劣、短斤少两和以次充好的具体措施和建议。7.对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8.对全省城镇规划建设、解决目前的交通、市容、卫生、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等方面问题的建设性意见。9.对进一步搞好全省的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管理的建议和具体措施。10.对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时,在市信访办内设机构中增设人民建议征集处,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从来信受理处分离出来由人民建议征集处承担。负责征集、办理人民群众向市政府提出的意见、建议;负责综合整理并向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负责重要的建议的交办、督办和落实;组织对优秀建议的评选和奖励。1996年5月,哈尔滨市以市政府令发布了《哈尔滨市人民建议征集和奖励办法》,对优秀建议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根据建议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分别予以500元至1000元的奖励,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特殊作用的,给予特别奖,资金根据效益情况确定。牡丹江市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奖励基金。第一期奖励基金10万元。鸡西市委、市政府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特批二个行政编。省森工总局、省煤管局、绥化、牡丹江等市(地)的人民建议征集网络已初步建立。12月4日,省人民建议评奖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评奖小组成员或成员单位代表全部出席了会议。会上,省信访办副主任、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副主任杨琳通报了征集办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打算。与会人员就即将出台的《黑龙江省人民建议奖励试行办法》逐条进行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1997年,省征集办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发动,发布征集题目、专题定向和网络征集等措施广泛征集人民建议,开始会同《黑龙江日报》联合开展了人民建议有奖征集活动。哈尔滨市与企业合作在报刊上举办了人民建议征集大奖赛。牡丹江市在当地报纸上开辟了人民建议专题栏目。佳木斯市每年都向各界印发征集信。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的健康开展。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木兰县加大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上半年正式挂牌成立了木兰县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由一名信访办副主任主抓征集工作,二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并成立县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刘玲华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贾宝纯,县信访办主任韩玉杰任副组长。2.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征集办成立以后,他们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木兰县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规则(试行)》《关于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的通知》《人民建议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等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征集工作的开展。3.及早阅处,狠抓落实。截至1997年9月末,县征集办已收到各界群众建议40余件,其中有价值的建议,得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落实。其中关于加强改善金街市场管理的建议;关于兴建白杨木水库的建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应不断完善的建议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
1998年,省信访办全年编发《人民建议》32期;省领导批示8件;交办建议信25件;交办建议时限内回报结果率为100%;定向征集19个专题;向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曾在黑龙江省工作过,现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工作的人员发征集信300封,复信率(除地址不详、无姓名的死信外)为100%。全年共受理群众建议信1373件,建议1533条。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在1998年,对1996~1997年度人民建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人民建议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省人民建议征集办从全省各地、各单位报上来的200多件受理群众建议的结果中,经几多次筛选,确定哈尔滨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等8个单位为1996~1997年度人民建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林峰等48人为人民建议优秀个人。经省人民建议评奖小组审定,省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批准,最后以省委、省政府两个办公厅名义,对1996~1998年度人民建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1999年7月27~28日,全省办信和人民建议长征集工作座谈会在佳木斯市召开。全省13个市(地)信访办主任,办信、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负责人,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及人民建议获奖代表等5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几年来全省办信、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情况;交流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市等13个单位办信、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经验;讨论修改了《黑龙江省办信工作规定》;表彰了哈尔滨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齐齐哈尔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佳木斯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为1997~1998年度人民建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傅国纪、于宪生、孙贵范、肖春双、王伯军五人为人民建议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张泽静、张国华、吴晓飞、张桂凤、左欣、王伟等65人人民建议优秀个人。会议由省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处处长崔维克主持,省信访办副主任杨琳在会上做了报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办主任刘海涛参加会议。杨琳在报告中讲到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时强调,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纳入日程。全省各级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构是1996年相继成立并形成规模的。目前,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具有一定覆盖面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组织网络;二是拓宽渠道,广泛征集。三年来,通过采取新闻媒体宣传发动、发布征集题目、专题定向征集、网络征集等措施,全省市(地)以上征集办共受理建议信17729件,各市(地)以上征集办为本级党委、政府和省征集办提供建议1581件,领导批示率达60%以上;三是提高质量,促进成果转化。为辅助党政机关和领导实施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各级征集办对建议的筛选、取舍上注重对那些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对人民生产、生活有关的建议,提供给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其中有些建议是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后作出的,可操作性强,成果转化率较高,对于征集上来的人民建议,基本上做到了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结果。杨琳对今后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开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抓实抓好。对人民建议的认识必须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因为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对于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辅助领导科学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增强工作主动性,更加有效扎实地开展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三是提高质量,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队伍。经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遍布全省各地各单位的人民建议征集网络已初步形成,到1998年底,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确认,全省共有328名专兼职人民建议征集员,他们活跃在全省的各条战线上,为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人民建议工作在健全网络、拓宽渠道、提高质量上加大了力度,采取公开宣传、主动征集和拟定专题定向征集的办法,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征集了人民建议1060件,1146条。
2000年,省信访办和省委、省政府报送各类信访信息和人民建议319件,领导批示率50.5%。市(地)信访部门向上级机关报送信访信息和人民建议1089件,领导批示412件,来自基层、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建议和呼声已经成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在健全网络、拓宽渠道、提高质量上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了公开宣传、主动征集和拟定专题、定向征集的办法,征集了人民建议951件,1052条,并及时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使成果转化率有了很大提高。
2001年,省人民建议工作紧紧围绕全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全省两文明建设所涉及的群众关心和省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征集活动。全年共受理人民建议信件1058件,接待群众来访建议86人次,与2000年同期相比增长2.6%。全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人民建议31件,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27件,占报送建议87.1%,省领导批示率与2000的同期比增长15.2%。在受理的和来访的人民建议中,被新闻媒体采用了42件,这些人民建议根据内容的不同,分别在黑龙江日报和省委办公厅《信息摘报》进行刊载和报道。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对2000年全省人民建议工作进行了评审奖励,共有7个单位、58人获奖。
2002年,为拓宽人民建议征集渠道,省征集办先后同省政协联谊会、省民革、省民盟、省民建、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联系,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征集到一些质量较高、有一定价值的建议打下了良好基础,为省领导决策提供了很好参考意见。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共受理人民建议信访件1149件,接待群众来访建议197件。其中各市(地)报送建议294件,省直各部门报送92件,社会征集人民建议566件。全年呈报省领导人民建议23件,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4件。全年共转办人民建议580件,已有明确答复的580件。直接答复建议人610件。为省领导接待日提供人民建议10件。被新闻媒体采用48件,分别在全省的新闻媒体上进行刊载和报道。配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省信访办与黑龙江日报联合开展了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按照省委、省政府2002年工作要点以及两个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人民群众关心和省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黑龙江日报》上发布了征集题目,以及有奖征集的有关事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广大人民群众及各界人士踊跃提出质量很高的建议。在搞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人民建议的落实工作,使好的建议早日落到实处,全年呈报、转办人民建议619件,80%人民建议得到了落实。
2003年,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以省委中心工作、省政府的各项任务为重点,积极开展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全年共征集人民群众建议1100件,编发摘报人民建议25期。
哈尔滨市人民征集办公室征集人民建议1519件,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其中日常征集人民建议639件;与市规划局、市广播电视局、《新晚报》联合举办的“我为百年老街规划献一策”人民建议定向有奖征集活动,征集建议474件;与市交通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我为城市交通献一策”定向有奖征集活动,征集建议406件。其中城市道路交通宏观规划方面建议110件;微观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建议100件;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战略方面建议102件,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方面建议94件。这些建议涉及十五个方面,29项内容。经专家评审,有105项建议获奖,并推荐到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其中,徐永生提出的《对马家河污染现状的调查及建议》、袁涛提出的《生态城市呼唤绿色交通》、高海晨提出的《哈尔滨公交线路站点规范设置的建议》等优秀建议对哈尔滨城市建设与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4年,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共受理来访及人民建议信件1541件。呈报省领导人民建议25件,省委、省政府批示3件。被新闻媒体采用20篇。制定了2004年人民建议工作规划;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制定规范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呈报、转化、催办制度,使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人民建议征集办与省农委、《黑龙江日报》联合开展“我为农民增收献一策”的有奖征集活动,此项活动共征集人民建议958件。这些建议在有关部门协作下,编辑出版了《我为农民增收献一策集萃》一书。共摘编了107篇建议,分“主辅换位”“发展农村经济”“绿色食品开发”“发展打工经济”“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工作”等项目,累计20万字。此书向省领导和省、市(地)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赠阅,有关新闻媒体做了报道,社会反响较好。活动结束后,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纪念奖100名。《黑龙江日报》《生活报》《新晚报》都给予充分报道,为征集到质量较高、有一定价值的人民群众建议打下了基础。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深入哈尔滨市调研,共同研讨如何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使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有声有色,有成效的开展,促成由哈尔滨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与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我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收到对策建议555件,与哈啤酒集团联合举办的“我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言献策”活动,收到各类人民建议473件,其中180件建议受到市人民建议征集办的奖励。
齐齐哈尔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全年征集人民建议545件,报省征集办及市领导30件,市领导批示3件,实现成果转化1件。配合省征集办开展了“我为农民增收献一策”活动。有12篇建议在活动中获奖,齐齐哈尔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还获省人民建议年度工作的组织奖。通过这项活动,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逐渐增强,市民提出极有价值的人民建议38条。
2005年,全省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以中共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活动。全年人民建议征集网络共征集办理十四个方面的人民建议信958件,向领导呈报《人民建议》26件,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3件。同时与《黑龙江日报》联办,在《黑龙江日报》发布《全省人民建议集体题目》,在“民声民生”版面开辟专栏,刊登人民建议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