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宣传辅导

第六节 宣传辅导


  一、图书评论

  1962年开馆时开辟读者园地,由16块版面组成固定窗式宣传栏“图书馆与读者”,还编印内部刊物《图书评论》。20世纪70年代,组织读者对社会科学图书进行评论。1986~2003年共出刊22期,发表图书评论40篇,介绍新书330种,进行了44个专题的知识推介。

  二、书刊展览

  省图书馆除利用“图书馆与读者”宣传介绍新书外,还在阅览室举办新书展览、出版新书通报、推荐优秀书刊,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1986~1990年,共展出新书1500种,推荐优秀书刊300种,出版新书通报10期。
  1991~1995年,举办专题性图书展览19次,展出图书10287册、图片370幅;每逢重大节日举办纪念性书展25次;针对读者需求举办专业性书刊展览8次。1992年为迎接建馆30周年,举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大型图书图片展,展出图书1000册、图片230幅。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作了专题报道。在馆内展出10个月后,应大庆市图书馆之邀赴大庆巡展,接待观众10000余人次。1993年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举办“施普林格科技书刊巡回展览”,展出图书566册、期刊26种。
  1996~2000年,举办图书展览13次,展出图书2223册、图片56幅、报纸23种、期刊37种。
  2004年,迁入新馆后,恢复书展工作,当年举办4次科普展览,接待1000名学生读者。

  三、图书馆服务宣传周

  1989~2005年,省图书馆共举办15届宣传周,期间坚持阵地和馆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1989年第一届宣传周,省图书馆在大厅布置了“介绍10年改革中的省图书馆”宣传版和“现代生活方式书展”,设立咨询台,解答读者问题,现场办证。馆长带队、各业务部门主任参加,举着馆旗和彩旗在省政府广场举办书展,发放“介绍10年改革中的省图书馆”宣传材料,播放介绍图书馆的录像片。这是首次在哈尔滨市内出现的宣传周,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之后的历次宣传周活动都有所不同,1991年第三届宣传周开始印发推荐书目,还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在部队建立图书流动站;1993年第五届宣传周,省图书馆与市图书馆和各区馆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形成规模效益;1996年第八届宣传周,省图书馆联合市、区馆,省图书馆学会联合高校图工委共同举办,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宣传深入到高等院校;1997年第九届宣传周,贯彻落实“把知识送到基层、送到农村,让社会每个人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指导思想,省图书馆先后到五常市民乐乡、背荫河乡,宾县经建乡、常安乡4个流动站检查指导工作,将服务宣传推进到基层;2000年第十二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邀请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影鹏为读者作“漫话基因工程”科学知识讲座,此后讲座、报告成了宣传周的重要活动项目。2000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七部门联合颁发《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城对乡赠书工程”的通知》,省图书馆将“城对乡赠书工程”纳入宣传周活动之中,将20多个委办厅局和3所大学捐赠的20000册图书赠送给农村图书馆。
  2003年、2004年省图书馆闭馆,整理搬迁,没有参加第十五届、十六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2005年省图书馆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开展图书馆宣传周活动。


2005年,黑龙江省图书馆在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举办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