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会刊物 1976年,省图书馆创办业务刊物《图书馆通讯》(季刊),共出刊6期,内部交流,自办发行。1978年《图书馆通讯》被省文化局正式批准定名为《黑龙江图书馆》,成为全国图书馆界创办较早的专业期刊之一。1979年5月,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成立,《黑龙江图书馆》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刊,与黑龙江省图书馆合办。1984年被批准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1987年改为双月刊。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黑龙江图书馆》更名为《图书馆建设》,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和黑龙江省图书馆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主管,刊号为CN23-1331/G2。
一、机构设置 会刊一直秉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办刊宗旨,遵循“以质取稿,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并结合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践,反映图书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编辑部
1982年以前会刊没有专职编辑人员,1984年编辑部成为黑龙江省图书馆的独立机构,设专职工作人员2人,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1987年改为双月刊,随着工作量的增加,编辑部增至3人。1988年编辑部与学会、协会办公室合并为学会工作部,1991年又与研究室合并为图书馆学研究室。
1998年7月再次成为省图书馆的独立机构,名称为《图书馆建设》编辑部,直到2005年。设主编1人,由馆长兼任;常务副主编1人,具有高级职称;副主编1人,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资深教授兼任;专职编辑3人,从事稿件审理、文字编辑、技术编辑、美术设计、文字校对及编务工作。
《图书馆建设》历任主编、副主编简表 表1-13
职务 | 姓名 | 性别 | 任职时间 | 主编 | 杨何生(兼) | 男 | 1982~1984 | 赵世良 | 男 | 1985~1988 | 王盛茂(兼) | 男 | 1989~1991 | 王科正(兼) | 男 | 1992~1997 | 王海泉(兼) | 男 | 1998~ | 副主编(常务) | 王科正(兼) | 男 | 1978~1979、1982~1983 | 李修宇(兼) | 男 | 1980~1981 | 赵世良 | 男 | 1984 | 夏国栋 | 男 | 1987~1998 | 刘继维 | 男 | 1999~2001 | 毕红秋 | 女 | 2002~ |
|
(二)编辑委员会
1991年成立编辑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委员10人。1994年只保留编委6人。每年会有调整,但都是省内的馆长、专家。
2003年,编委会成员突破地域限制,扩展到省外。北京大学教授王子舟、中科院教授初景利、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南开大学教授柯平、中山大学教授程焕文、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并思等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图书馆建设》的编委,在选题策划、组织稿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刊物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
二、作者与读者 《图书馆建设》的作者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创刊之初,省内稿源丰富,1984年公开出版发行之后,省外作者的来稿量逐渐增加。1987年后增大幅度较大,持续攀升。2001年增加网上投稿后,电子稿的收取量逐年递增,2005年来稿量近6500篇。
1989年曾组建通讯员队伍,了解省内各类型图书馆的业务动态,保持与读者的密切联系。除每年在刊物上以寄语、致辞、稿约、按语、编后、公布选题重点等方式及时与读者沟通外,还深入省内基层图书馆,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与读者交流、联络,听取建议。主动参加学术研讨会,定期组织专题、笔会、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图书馆建设》拥有稳定的读者群体,来自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研机构以及党校图书馆等图书情报机构的图书馆从业者,持续关注刊物的发展与壮大。
三、内容编排与版面设计 《图书馆建设》始终将刊载文章分为理论探索与业务建设两大版块。20世纪80年代,反映黑龙江省图书馆界的业务动态、政策信息类的短小资讯类文章占有一定比例;90年代以后,学术论文占据绝对优势,共设置栏目46个,其中“事业建设”专栏每年刊发论文量居首,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内容基础;1999年起采取合并、更改、删除等措施对栏目进行调整,到2005年有学术论坛、信息资源建设、标引与编目、走向权利时代、域外采风、各抒己见、服务研究、管理新论等主要栏目。特别是“走向权利时代”专栏,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相呼应,凸显了《图书馆建设》选题与组稿优势。
1981年前封面为黄底红字,没有任何美术加工。1982年起封面色彩开始变化,1993年以彩色封面刊行,请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刊名。每期封面刊登国内一所新建图书馆的馆舍外观图片,成为国内第一种彩封印刷的图书馆学期刊。2001年版面设计更加新颖,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时代感。2004年,封面“我以我眼看世界”的创意赢得好评,庄重的黑色、明亮的橙黄、大量的留白让《图书馆建设》跃然刊林。
四、印刷与发行 1992年前采用铅字排版印刷。密切关注印刷出版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从1992年第5期开始采用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实现印刷技术的飞跃。之后,跟随印刷技术的发展,选择不同的印刷厂进行合作,2005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节能印刷厂印刷。
自创刊至1983年为内部交流,1984年起正式在国内公开发行。1987年前为自办发行,期均发行数量在1000~2000份。1988年起交哈尔滨市邮政局发行(统一刊号:ISSN 1004-325X;CN23-1331/G2;邮发代号:14-162),订数逐年增加,1993~1997年期订数稳定在4000余份,之后有所波动,2001年以后一直保持在3300份左右。
1988年由黑龙江省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对外发行,1993年改为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后由中国国际书店承担此项业务。2005年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向国外发行,在日、美、德等国均有订户。
五、获得荣誉 1988年被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
1988年首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定为“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其后又连续4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2004年7月,毕红秋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国图书馆学期刊优秀编辑。
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均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稳居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之列。
作为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期刊,1998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1997年度黑龙江省社科期刊工作指导类一级期刊。在2003年和2005年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黑龙江省第七届和第八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暨装帧设计奖评选活动中,毕红秋、肖红凌荣获文章编辑一等奖,王东升荣获优秀装帧设计一等奖。2005年,《图书馆建设》荣获首届黑龙江省出版精品工程奖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