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管理

第七节 管理


  一、组织机构

  哈尔滨市图书馆隶属哈尔滨市文化局,是全额拨款纯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馆长(法人)负责制。1926~2005年,相继有14人担任哈尔滨市图书馆馆长,13人担任副馆长(其中有1人兼职),党委书记4人,纪委书记1人(兼职),党委副书记2人。1986~2005年,毛翼乎(1984.6~1992.11)、刘宝(1992.11~1996.3)、吕玉芝(1996.9~2005.8)先后担任馆长(见表2-8)。
  机构设置从1986年的8个业务部门、2个行政科室,到2005年调整为15个业务部门、6个行政科室(见表2-9)。

  二、规章制度

哈尔滨市图书馆历任馆领导名录 表2-8

姓名

性别

职务

任职时间

梁成玺

馆长

1926

杨闻庠

馆长

1931

小岛幸治(日)

馆长

1935

山口唱平(日)

馆长

1937

黄藻辛

馆长

1949~1952

关成和

馆长

1952~1956

冯彦章

副馆长

1953~1962

薛伯承

馆长

1956~1958

孟友群

副馆长

1956~1984

王 布

馆长

1958.2~1958.5

杨 干

馆长

1958~1984

陈耀宗

馆长

1968~1977

董文义

副馆长

1971~1984

张振义

副馆长

1972~1973

侯仁林

副馆长

1972~1983

李金山

馆长

1977~1983

张忠政

副馆长、总支书记

1981~1985、1985.11~1996.5

毛翼乎

馆长

1984.6~1992.11

刘慧荔

副馆长

1984.6~1990.3

宋广洪

总支书记

1984.6~1985.11

董云棣

副馆长

1985.12~1995.9

于 宙

副馆长

1991.3~1993.7

刘 宝

馆长

1992.11~1996.3

王志宇

副馆长

1993.7~1997

吕玉芝

党委书记馆长

1996.9~1998.2、1998.3~2005.8

赵彦平

副馆长

1996.3~1997

孙 威

副馆长、代馆长

1996.9~2005.8、2005.8~

安显廷

副馆长

1996.9~1998.2

刘双喜

党委书记

1998.3~2003.7

赵金维

纪委副书记

1996.6~2005.12


哈尔滨市图书馆机构设置及沿革表 表2-9

年度

机构名称

1986

行政科室(2个):行政办公室、人事保卫科
业务部门(8个):采编部、社科借阅部、社科参考部、科技借阅部、科技信息服务部、研究辅导部、技术服务部、业务办

1992

行政科室(7个):业务办、人事科、计财科、保卫科、机电科、工会、办公室
业务部门(15个):采编部、外借部、阅览部、报刊部、社科参考部、科技参考部、保管部、技术部、综合借阅部、研究辅导部、文献研究室、社会教育部、汽车图书馆、儿少馆、分馆

2005

行政科室(6个):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人事教育科、计财科、保卫科
业务部门(15个):馆长办公室、采编部、外借部、阅览部、报刊部、社科参考部、科技参考部、读者工作部、技术部、社教部、保管部、研究辅导部、汽车图书馆、儿少馆、外借分馆



  哈尔滨市图书馆注重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在工作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从读者服务、业务建设、行政管理、党群工作四个方面建立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
  (1)读者服务共有23项,主要有读者手册、读者服务指南、文明服务公约等。
  (2)业务建设共有33项,主要有业务工作科学化民主化管理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采访工作财务管理的规定、学术成果奖励办法等。
  (3)行政管理共有15项,主要有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总则、工作人员考勤规定、四防安全制度等。
  (4)党群工作共有7项,主要有党委基本工作制度、党支部职责、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

  三、人事管理与队伍建设

  人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全馆职工人事档案、考绩考核、岗位聘任、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等相关管理工作及配套制度的建立。
  人事制度共有6项,主要有中层干部聘任制、岗位管理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在职职工培训教育制度。
  管理机制共有3项,包括建立职工考勤制度、制订劳动工作纪律以及建立奖励与处罚机制。
  1986年,哈尔滨市图书馆编制120人;1988年160人;1990年192人;2005年210人。1987年职称评定,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4人;截至2005年,共有61人取得高级职称,158人取得中级职称。
  1992年6月2日,俄罗斯叶卡捷林堡文化工作者代表团一行4人到访;9月2日,总支书记张忠政一行4人赴俄罗斯叶卡捷林堡市中心科学图书馆、青年图书馆、儿少图书馆进行访问;11月,俄罗斯代表团进行回访,双方签订了关于交换馆员与文献资料等内容的意向书。

1997~2005年哈尔滨市图书馆职工学习培训情况表2-10

年度

内容

1997

馆内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全馆人员参观“红岩魂”大型展览
中层干部听取“关于领导艺术及行政管理”讲座

1998

Internet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

2000

组织人员到大连图书馆、沈阳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参观学习
部分人员到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参观学习

2003

全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文化局举办的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04

全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文化局举办的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05

科技参考部人员参加清华大学“OCLC服务中心”专业培训
技术部人员到深圳图书馆参加ILAS软件培训
全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文化局举办的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部分馆员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培训
组织人员到济南、青岛、大连、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图书馆参观学习



  2004年7月2日,韩国广域市立市民图书馆馆员交换人员辛英和在工具书阅览室工作。

  四、财务及行政管理

  (一)财务管理

  哈尔滨市图书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和一小部分上级拨款。市图书馆还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创收,取得一些预算外收入,用于补充事业经费。1986年至1991年2月,市图书馆财务工作由本馆行政办公室管理。1991年3月由哈尔滨市文化局批准,成立图书馆计财科,财会人员4人,科长1人。
  1992年,计财科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管理和自身建设。1996年,计财科全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基础工作,重新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1998年经过申报,被市文化局授予会计工作三级单位。
  1998年10月,计财科按照哈尔滨市财政局要求,试行会计工作电算化,实行人机并行的会计记账和报表。经过两年试行,制订完善了6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2000年5月经市财政局批准实行会计工作电算化。
  2000年7月,计财科更名为财务科,财会人员定为3人,科长1人。
  市图书馆制订的财务管理制度有16项,主要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
  1986年维修馆舍房盖2.5万元;1987年维修馆舍4万元;1989年更换锅炉款13万元;年翻建收发室4.5万元;1991年儿少馆维修、开办费8.5万元,建附属用房30万元;1992年维修费2.9万元;1993年供暖维修10.5万元;1994年儿少馆维修9.3万元,主楼屋面维修12万元,锅炉烟囱改造2.6万元;1995年水井、暖气维修3万元;1996年锅炉更新改造费40.3万元,自来水管线维修费11.1万元;1997年自来水管线费6万元;1998年馆舍维修13.7万元;1999年锅炉除尘款1万元;2000年变电所维修款4万元;2001年变电所维修3万元。

1986~2005年哈尔滨市图书馆财务状况 表2-11

单位:千元

年度

经费总额

专项经费

图书购置费

预算外收入

年度

经费总额

专项经费

图书购置费

预算外收入

1986

787

345

300

107

1996

4654

1614

1100

693

1987

982

427

345

171

1997

5333

1716

1500

818

1988

1082

562

500

174

1998

5651

1637

1500

882

1989

1925

1216

500

163

1999

6602

2057

2000

696

1990

1497

645

500

128

2000

7279

1860

1700

1075

1991

2284

1074

600

177

2001

8569

2230

2000

1429

1992

2214

866

750

181

2002

10602

3384

2000

1286

1993

3175

1569

930

290

2003

16075

9029

2000

795

1994

3439

1139

900

423

2004

10552

2070

2000

1155

1995

4138

1525

1480

429

2005

10285

2230

2000

713



  (二)行政管理

  市图书馆行政后勤工作是保障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图书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了保驾护航作用。1986年设有行政办公室;1992年分别设立行政办公室、保卫科和机电科;1998年取消机电科,分别设立行政办公室和保卫科;2000年设立行政保卫科;2005年分别设立行政办公室和保卫科。1990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制订或修订行政管理制度十余项。
  1986年建立安全委员会、义务消防队,制订有周全的行政管理和严格的安保管理规章制度。1991年、1993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制订或修订安全保卫制度十余项。

  五、馆舍及设备管理

  (一)馆舍建设

  1986年哈尔滨市图书馆馆址在南岗区一曼街25号,馆舍总建筑面积达7895平方米,其中主楼2500平方米、黄楼1500平方米、后楼1500平方米、科技楼2000平方米、附属用房395平方米。
  198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南岗区学府路49号建设新馆,1987年8月动工,1989年10月完工,1990年10月交付使用。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4312平方米,其中主楼13050平方米、附属用房1262平方米。1991年1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
  一曼街馆舍保留科技楼2000平方米,其他馆舍1990年9月上交市文化局。
  1992年经市规划局批准,在南岗区学府路新馆院区扩建综合楼,建筑面积484平方米。1995年经市文化局批准,在新馆院区扩建招待所,建筑面积428平方米。
  1999年4月,哈尔滨市政府拓宽改造学府路工程,占用图书馆土地1800平方米。当年8月经市规划局批准,扩建阅览室、微机室、下架图书管理室等附属用房1243平方米。
  2000年10月,馆舍总建筑面积达18467平方米,占地面积为24200平方米。与省监狱管理局联建家属住宅,3344平方米图书馆用地改变性质为居民用地,馆舍土地使用权面积为20856平方米。
  2002年,市财政拨付消防设施改造及亮化工程专项款50.6万元。
  2003年6月,根据哈计社会〔2001〕348号文件正式批复,经市规划局批准投资234万元对主馆进行二期扩建,新增书库面积1080平方米、阅览室面积720平方米。同年,市财政拨款支持馆舍维修、消防改造,454万元用于馆舍内外部维修,117万元用于消防设施改造,60万元用于馆舍开办和运营,完成了1823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
  2004年5月18日,扩建改造后的哈尔滨市图书馆重新开放,总建筑面积达20500平方米。

  (二)设备管理

  截至2005年,哈尔滨市图书馆传统设备有书架单层延长米45560米;阅览座席1083个,其中含少儿座席124个;办公桌、椅各176个;报告厅座椅230个;办公双开门柜26个;会议桌1个,会议椅40个;主席台桌、椅各5个;工作台8个;出纳台7组;飞云书车46个,品牌书车17个;飞云书梯30个,三步书梯15个;课桌50个。
  现代化设备主要有SISC交换机7台;计算机216台,OPAC专用检索机12台;笔记本电脑4台;打印机7台;STX-K型图书监测仪9台;图书充销仪1台;刻录机1台。
  声像设备有室内大厅LED显示屏1块;SONY投影仪1台;SONY数码摄像机1台,品牌音响3个;录音笔2个;53寸背投电视1台;DVD1个;调音台1个;录放机1台;放像机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