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平房区图书馆

第五节 平房区图书馆


  一、建置

  1959年平房区文化馆设立图书组。1963年文化馆迁入原日本七三一细菌部队军官俱乐部遗址楼内,图书室设在二楼,1964年对外开放。1966年文化馆解体,图书室藏书全部散佚。1972年3月恢复文化馆,仍设图书组。
  1979年12月,平房区图书馆成为独立机构,定编5人,隶属于区文化科。1983年12月迁入新馆舍,正式对外开放。馆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友协大街96-1号,馆舍面积600平方米,一楼为少儿阅览室,二楼为电子阅览室,三楼为图书借阅室。2001年前一直隶属于区文化局,2002~2005年隶属于区教委。

  二、信息资源

  文献采选以社会科学文献和自然科学各类普及型图书为主,注重各学科工具书的收藏。复本量控制在各学科工具书1册、其他各类图书2册的标准。主要在本地书店选购和订购,也接受社会捐赠。1986年馆藏总量约为28000册,2005年馆藏总量约为41000册(件)。1986年购书费为6000元,2005年购书费为30000元。
  本馆设1人专职担任采编工作。目录设两种四套,分别为读者分类目录、读者书名目录、公务分类目录、公务书名目录。分类目录按索书号排列组织,书名目录按书名音序组织排列。目录由采编人员和借阅部门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和修补。

  三、读者工作

  平房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本区的工人、干部、科研人员、农民和学生。
  1979~1983年,每周开馆56个小时,全年开馆365天。1984~1990年,实行星期日公休,每周开馆24个小时。1991~2005年每周开馆56个小时,全年开馆365天,实行馆内职工倒班制。
  从2003年开始,哈尔滨市图书馆汽车馆为平房区农家书屋送书,每次100~200册,每年送书6~8次。
  区图书馆每年举办图书(图片)展览及读者学习培训活动3~5次,参加活动约1800人次。

1986~2005年平房区图书馆持证读者及借阅统计表 表2-15

年度

借阅人次

借阅册次

持证人数

年度

借阅人次

借阅册次

持证人数

1986

320

940

105

1996

290

870

229

1987

378

972

122

1997

367

1101

243

1988

228

684

134

1998

440

1320

223

1989

334

668

168

1999

504

1512

251

1990

388

1164

157

2000

589

1767

279

1991

392

1176

112

2001

555

1665

277

1992

345

1035

193

2002

610

1800

289

1993

412

1236

188

2003

906

2718

302

1994

315

940

201

2004

1428

4284

357

1995

358

1005

210

2005

1338

4014

346



  四、管理

  1979年区图书馆经费由区文化馆统一管理。1980年区图书馆经费单列,因未建账户,暂由区文化馆财会代管。1981年建立账户,经费由区财政局下拨。1986年总经费为25000元,2005年总经费达80000元。财务管理执行平房区审计局《财务审计办法》,制订《图书采购管理办法》,实行图书购置费专款专用。
  1986~2005年馆内在职人员4人,设馆长1名。1981~1990年曹牧(女,大专学历,中级职称)任馆长,1984~1985年王世良任副馆长,1990年开始刘弘宇(大专学历,中级职称)任馆长。
  平房区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1986~2005年先后制订了《员工考勤制度》等12项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