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双城市图书馆

第二节 双城市图书馆


  一、建置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始设双城堡,1913年改称双城县。
  1914年双城创建县立通俗讲演所,设阅报室暨讲演室两间,每日上午讲演,其余时间供人阅览书报。1930年改称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双城南大街路西,馆长张立法。
  1927年由地方士绅捐助建成双城县立图书馆,馆址坐落在县城东南隅文庙东、魁星楼北,隶属教育局。1936年更名为双城县立社会馆附设图书馆。
  1943年10月,改称双城县民众教育馆图书室,隶属教育科礼教股。1945~1948年4月情况不详。1948年5月双城县文化馆设有图书室。
  1956年4月,在文化馆图书室基础上建立县图书馆,由县文教科主管。至1958年图书馆与文化馆合署办公,1959年分开,图书馆迁至和平街47号。1968年7月图书馆被撤销,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图书组。1972年9月,图书馆恢复建置。1977年6月,图书馆、文化馆合建新馆。1980年9月迁入新馆舍,隶属市文化局领导。
  1986~1996年,双城市图书馆馆址位于双城镇团结大街70号,馆舍为二层,与文化馆合用。1989年在原馆舍楼后半部扩建二楼300平方米用作书库。
  1996年4月,市政府城建改造扩道,图书馆馆舍被拆除,搬迁到体育场二楼,为临时租用。因面积狭小,大部分馆藏文献封存,以少部分图书和当年报刊维持开馆。
  1997年11月,按市政府指令,馆舍又搬迁到团结大街346号的一座三层仿古建筑承恩楼,远离城市中心,是城市一处文化景观。地下一层,地上二层,面积2250平方米,属借用开馆。2005年仍然持续。
  1999年购进新书架12个,2001年更换新阅览凳60个,2005年增添电脑1台。
  1998年被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二、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设有4人组成的文献采访团队,以在当地新华书店选购为主,辅以订购和外埠采购,经费由市财政部门全额拨付。
  图书馆结合实际制订书刊采选方针,遵循思想性、实用性、系统性原则,实行多品种、少复本采选策略。馆藏图书收藏范围涵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著作,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读物,中外文学占很大比例,也收藏一定数量的少年儿童读物,形成以文学作品、自然科学普及性读物为主体的藏书结构。1990年以后,注重对地方文献的收藏,并订购全国主要报纸合订本及期刊,对各学科普通中文工具书均有入藏。1996年后因财政经费困难,报纸合订本停订。
  图书馆收藏有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线装图书《四部备要》223种、1774册,用专柜保存。
  2005年年底馆藏文献总量为19640种、78586册。

1986~2005年双城市图书馆馆藏与购书经费统计表 表2-22

年度

购书费(元)

报刊费(元)

入藏图书数量

订阅期刊(种)

订阅报纸(种)

入藏地方文献数量

1986

48000

13362

562

2534

92

58

14

38

1987

51854

8062

146

2420

94

61

16

35

1988

54902

10829

271

1500

96

63

19

52

1989

69276

19469

631

1588

96

62

18

37

1990

64378

12064

404

1146

98

65

16

35

1991

65894

13121

614

2204

98

64

17

30

1992

67200

13912

391

1657

100

67

15

40

1993

68794

13412

405

1817

102

68

17

38

1994

74500

16146

541

2287

102

67

19

37

1995

117520

19391

412

1897

104

69

16

41

1996

93920

9637

359

2594

106

70

19

34

1997

118600

11677

695

2529

108

72

18

46

1998

105222

10000

797

3187

110

74

15

37

1999

117850

10000

520

2139

112

75

18

42

2000

150442

10000

643

2407

115

73

19

34

2001

178720

10000

508

1080

118

76

18

39

2002

181204

10000

1443

2411

120

77

17

42

2003

250460

20000

825

2445

128

75

20

50

2004

272840

20000

790

2580

131

78

17

37

2005

275300

20000

1122

3250

134

79

19

46



  (二)信息资源组织

  1986~1989年使用《中图法》(第2版);1990~1998年使用《中图法》(第3版);1999~2005年使用《中图法》(第4版)。对藏书较少的类目采取粗分。
  文献著录由2人负责,手工著录款目。1986~2004年采用《中文普通图书统一著录条例》著录,2005年改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著录。
  文献排架原采用种次号后用著者四角号码法,1990年起采用分类种次号法排架。目录体系由公务分类目录、公务书名目录、读者分类目录和期刊目录构成。
  分类目录按《中图法》类序组织,书(刊)名目录依书(刊)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目录管理、维护、修补统一由编目人员负责。
  1986~2005年,设综合外借书库一个。1992年按省文管会要求,取消县图书馆基藏本保藏制度,统一归于外借库,向读者流通。
  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赠书)采选到馆的书刊文献,凡符合入藏标准的,均予登录、编目入藏,提供借阅。无长期保存价值的,在流通一段时间后予以剔除。对入藏的书刊文献,凡丢失、损毁、剔除均履行严格的注销手续。

  三、读者工作

  (一)读者

  图书馆读者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军人、学生、教师及其他各阶层人员。读者登记项目有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文化程度等。
  读者证分为个人和集体两种,敞开办证,随到随办,缴纳押金,退证自由。1986年有个人读者证1421个,集体证324个;2005年有个人读者证2645个,集体证841个。

  (二)基本服务

  双城市图书馆设有综合借书处、阅览室各一处,分别由4名管理员轮流负责管理。

1986~2005年双城市图书馆读者服务统计表 表2-23

年度

到馆总人次

流通总册次

图书外借

书刊阅览

特殊服务

人次

册次

人次

册次

人次

册次

1986

49867

136602

34945

60876

14922

75726

16

84

1987

46178

130581

29836

61003

16342

69578

15

100

1988

46572

136541

25623

62542

20949

73999

14

120

1989

48697

137487

26200

61269

22497

76218

16

110

1990

47935

139451

24560

63987

23375

75464

16

86

1991

49578

138007

25975

65001

23603

73006

14

130

1992

50821

138974

24876

64418

25945

74556

17

140

1993

52146

139872

26458

66847

25688

73025

16

90

1994

52789

140457

27589

65431

25200

75026

15

80

1995

53124

141287

27986

67421

25138

73866

12

90

1996

32247

91873

18974

48478

13273

43395

15

140

1997

52149

142456

29974

69245

22175

73211

14

150

1998

51436

142569

30045

69147

21391

73422

18

90

1999

52478

148965

31457

69383

21021

79582

16

110

2000

53579

147873

32241

70457

21338

77416

14

100

2001

51246

149830

30769

71479

20477

78351

16

120

2002

54782

151256

33002

72456

21780

78800

13

80

2003

53479

153126

33357

73456

20122

79670

16

110

2004

54697

154014

34136

74169

20561

79845

12

90

2005

55860

154678

35451

75769

20409

78909

17

160



  图书外借工作经历了由闭架管理向全部开架的过程。借书处1986年起采用闭架式单轨制管理。1992年,书库实行全方位开放,读者可自由进库选书,由出纳员办理借阅手续。2005年,接待读者55860人次,流通图书154678册次,馆外基层服务点流通图书32956册次。
  1986~1990年,每年开馆310天,每周开馆42个小时。1991~2005年全年365天开馆,每日开馆8个小时,每周开馆56个小时,节假日不休息。

  (三)参考咨询及特色服务

  双城市图书馆信息咨询、跟题定题服务、二三次文献编辑、为领导决策、为经济建设服务等项工作由信息咨询辅导部人员负责。1986~2005年编辑二三次文献信息28627条,为领导决策服务编辑《信息报》72期,为经济建设服务编辑《科技兴农小报》156期,利用馆藏各类工具书、报刊等文献解答读者咨询问题7249条。获得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十佳项目”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图书馆编印的《领导决策参考》获省文化厅为经济建设服务“十佳项目”一等奖。
  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通过送书下乡和农村赶大集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将科技资料送到农户手中。1986~2005年图书馆在农村联系了17个种植、养殖户,为32位农民致富能手、农村专业户提供科技文献600册(件)。
  至2005年,图书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读者群体提供免费上门送书服务300余次,累计送书2000余册。

  (四)读者活动及教育培训

  图书馆每年举办宣传周,利用书刊展览、陈列、编印专题书目、推荐新书等向读者宣传介绍优秀书刊,1986~2005年宣传书刊3578种。
  1986~2005年,双城市图书馆举办读者座谈会、小说报告会、书法学习班、故事会、知识竞赛等活动68次,受众9671人。
  1995年,双城市图书馆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片展,共接待观众28938人。
  图书馆在馆内举办读者培训班,对图书文献学基础知识、书目检索方法及各类型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1986~2005年共举办读者教育培训活动50余次。

  四、业务辅导与研究

  双城市图书馆业务辅导与研究工作由信息咨询辅导部承担,成员3人,主要负责馆内人员和馆外基层图书馆(室)人员业务学习培训。
  1986年以来,双城市图书馆在本地区乡镇、村屯建立图书室,截至2005年乡镇图书分馆有8个、村级图书室99个。基层图书馆(室)数量多、分布广,辅导方式灵活多样。除在馆内举办短期培训班开展业务讲座外,还利用送书下乡活动到基层图书馆(室)实地辅导。1986~2005年共举办各种培训班19次,下乡辅导40次,培训辅导人数720人。
  图书馆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省图书馆学会和哈尔滨市图书馆学会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和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增强学术研究能力。截至2005年,王巍、侯智慧、孙颖、刘梅梅先后在《边疆经济与文化》《学术纵横》等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

  五、管理

  1927~2005年,先后有16人担任馆长、副馆长。

双城市图书馆历任馆领导名录 表2-24

姓名

性别

职务

任职时间

孙鸣烈

馆长

1927

寇博南

馆长

1957.4~1957.7

于振国

馆长

1957.7~1960.7

苏云甫

副馆长

1960.8

胡启廉

副馆长

1961.8

贲桂升

馆长

1963.3(兼)

于永发

馆长

1965.9~1968.7

张万杰

馆长

1964.8;1972.9;1981.6

张治国

馆长

1979.3~1981.5

高守发

副馆长

1979.3~1983.3

何伟琪

馆长

1983.6~1990.4

叶志坚

副馆长、馆长

1983.6~1990.4、1990.4~2004.11

曲桂珍

副馆长

1990.4~2004.11

胡忠富

副馆长、馆长

1997.3~2005.10、2005.10~

王 红

馆长

2004.11~2005.10

王 巍

副馆长

2005.10~



  图书馆设有办公室、信息咨询辅导部、采编部和流通阅览部4个部门。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千方百计方便读者的中心思想,制订图书馆工作细则、图书馆采购补充条例、分编工作细则、书库管理制度、期刊管理制度、读者服务工作准则、读者借书超期罚款及丢失图书赔偿等制度。在行政管理上制订了档案管理制度、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治安综合治理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986~2005年人员编制一直为8人,实有9~16人。实行馆长负责制、馆员聘任制,实行月考评、季考评、年总评制度。职工考评不合格,参加继续教育。每年3~4人参加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专业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学习。2005年,有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5人。
  双城市图书馆是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市财政补贴数额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