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方正县图书馆 一、建置 方正于1909年建县。方正县图书馆始建于1930年夏,馆址在现镇内第二小学,馆舍面积28平方米。藏书10余种、60余册,以报刊为主。隶属县公署,馆长焦鸿翔,服务对象以县公署官员为主。1933年在原图书馆的基础上,成立了县民众教育馆,1945年闭馆。
1949年初,建立方正县文化馆,内设图书室,面积40余平方米。藏书1000余册,订有《东北日报》《松江日报》等报刊10余种。
1976年3月,方正县图书馆正式成立,隶属县文教科领导,设有外借、阅览、辅导三个组,以后逐渐增设了采编组、财务组、参考咨询组、文物组。1996年,县文化局、县体委合并,县图书馆隶属县文化体育局领导。
2004年,方正县图书馆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
二、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采购经费主要来源于县财政拨款。图书主要是从县新华书店选购,辅以订购和一小部分特需图书从外地书店选购。1995年获赠哈尔滨市图书馆下架图书2400余册,2003年哈尔滨市新闻出版局赠送图书740册。
方正县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方正县图书馆与县科委协作,大量入藏有关北方地区水稻种植产业的农业科技文献资料,形成馆藏的一大特色。文艺书刊和各学科科普读物也有一定比例。馆藏文献主要集中在图书外借处和基藏处两个藏书室。1976年建馆时有藏书1313种、7750册;2005年年底藏书总量为13877种、50095册,其中图书43771册、期刊合订本5618册、报纸合订本706册。
1986~2005年方正县图书馆经费及藏书统计表 表2-25
年度 | 经费总额(元) | 购书经费(元) | 入藏图书 | 订阅期刊(种) | 订阅报纸(种) | 种 | 册 | 1986 | 48800 | 8052 | 527 | 2710 | 98 | 31 | 1987 | 42712 | 3659 | 190 | 570 | 94 | 40 | 1988 | 62832 | 24034 | 651 | 1953 | 99 | 42 | 1989 | 71468 | 28907 | 1121 | 3250 | 96 | 48 | 1990 | 64131 | 15588 | 614 | 2204 | 81 | 39 | 1991 | 53334 | 4616 | 391 | 1657 | 98 | 48 | 1992 | 68249 | 5448 | 405 | 1817 | 99 | 48 | 1993 | 69168 | 5198 | 329 | 997 | 106 | 50 | 1994 | 72188 | 2693 | 391 | 1657 | 110 | 48 | 1995 | 97610 | 2945 | 412 | 1987 | 98 | 51 | 1996 | 110056 | 2768 | 271 | 1500 | 102 | 50 | 1997 | 109068 | — | — | — | 93 | 48 | 1998 | 111025 | — | — | — | 49 | 31 | 1999 | 131398 | — | — | — | 52 | 30 | 2000 | 149229 | — | — | — | 64 | 32 | 2001 | 165289 | — | — | — | 70 | 41 | 2002 | 239004 | 11845 | 271 | 1480 | 52 | 30 | 2003 | 307519 | 36224 | 350 | 1050 | 55 | 35 | 2004 | 26426 | — | — | — | 50 | 42 | 2005 | 277951 | 13659 | 562 | 2534 | 85 | 49 |
|
(二)信息资源组织
方正图书馆配备1名兼职人员负责采编工作。建馆之初使用《中图法》(中小型图书馆试用本)分类。1980年起采用《中图法·简本》给号,对收藏较少的类目作了粗分规定。这一做法一直沿用到2000年,之后使用《中图法》(第4版)。
馆藏文献目录由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组成。公务目录包括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典藏目录),读者目录只设分类目录。书名目录按书名首字汉语拼音音序排列,首字相同依第二字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分类目录按《中图法》类目顺序组织排列。
为维护目录完好性,对破损、缺失款目及时修补。1994~1995年对建馆初期著录不标准的款目予以更换,两年更新目录卡片近万张。
三、读者工作 (一)读者
方正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分为一般读者和重点读者两类。一般读者主要以青少年学生、工人、干部为主,重点读者以教师、科研人员、农村种植养殖专业户为主。读者主要登记姓名、个人身份、工作单位等事项。到馆阅览的读者只需花0.5元钱办证,就可随时到阅览室阅览;借阅图书的读者需交纳15元押金。到2005年,发展一般读者1100余人,重点读者24人。
(二)基本服务
图书馆设有外借处及综合阅览室,开展对外服务。每个借书证每次可在外借处借书2册,借期7天,超期一天收取超期费0.1元。综合阅览室凭阅览证阅览书刊。
深层次服务大多围绕农村种植、养殖业户开展。图书馆组织人员把馆内有关科技文献整理筛选,打印装订成册,提供给用户。其中方正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制的《稻香新曲》32册,冈松庆久著作《播种》日文原版25册、中文版35册,深受用户喜爱。对馆内未入藏而用户急需的文献资料,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解决。
馆际互借工作只限于省、市图书馆之间开展,1986~2005年馆际借书仅11次,总计34册次。由于馆内没有复印设备,读者可将馆藏文献带出馆外复印。
1986~2005年方正县图书馆读者基本服务工作统计表 表2-26
年度 | 到馆人次 | 流通册次 | 外借 | 阅读 | 人次 | 册次 | 人次 | 册次 | 1986 | 49867 | 136602 | 34945 | 60876 | 14922 | 75726 | 1988 | 46572 | 136541 | 25623 | 62542 | 20949 | 73999 | 1989 | 48697 | 137487 | 26200 | 61269 | 22497 | 76218 | 1990 | 47935 | 139451 | 24560 | 63987 | 23375 | 75464 | 1991 | 49578 | 138007 | 25975 | 65001 | 23603 | 73006 | 1992 | 50821 | 138974 | 24876 | 64418 | 25945 | 74556 | 1993 | 52146 | 139872 | 26458 | 66847 | 25688 | 73025 | 1994 | 52789 | 140457 | 27589 | 65431 | 25200 | 75026 | 1995 | 53124 | 141287 | 27986 | 67421 | 25138 | 73866 | 1996 | 52247 | 141873 | 28974 | 68478 | 23273 | 73395 | 1997 | 52149 | 142456 | 29974 | 69245 | 22175 | 73211 | 1998 | 51436 | 142569 | 30045 | 69147 | 21391 | 73422 | 1999 | 52478 | 148965 | 31457 | 69383 | 21021 | 79582 | 2000 | 53579 | 147873 | 32241 | 70457 | 21338 | 77416 | 2001 | 51246 | 149830 | 30769 | 71479 | 20477 | 78351 | 2002 | 54782 | 151256 | 33002 | 72456 | 21780 | 78800 | 2003 | 53479 | 153126 | 33357 | 73456 | 20122 | 79670 | 2004 | 54697 | 154014 | 34136 | 74169 | 20561 | 79845 | 2005 | 55860 | 154678 | 35451 | 75769 | 20409 | 78909 |
|
图书馆未单独设立咨询人员,采取全员负责制的方法,各岗位对读者咨询问题都认真接待负责到底。1986~2005年共解答读者咨询问题194条。
图书馆每年都开展定题服务1~2项。针对农村养殖户的需求,图书馆定期制作《方正星火》信息速报,及时发布各种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共发行信息速报118期,传递各类信息1200余条。
2003年8月,由上级拨款购进14台微机,开设了电子阅览室。
开馆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每周开馆48个小时,年开馆300天。
(三)读者活动
方正图书馆经常举办读者座谈会,读书报告会,剪纸、书法、美术作品展,1986~2005年共举办各种读者活动80余次,参加活动超过4000人次。1990年7月,方正县首届小学生百科知识竞赛在图书馆举办;2000年10月,举办“迎接新世纪,歌颂家乡新面貌”征文展;2002年2月举办“祖国在我心中”中小学生征文展;2005年7月,赴哈尔滨市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小学生演讲比赛,获征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方正县图书馆获优秀组织奖。
四、业务辅导与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常组织业务学习和业务考核,上级部门组织的活动都积极参加。1987年6月,方正县图书馆组织5人参加松花江地区文管站组织的业务知识、技能竞赛。1991年12月,方正县图书馆被评为哈尔滨市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96年方正县图书馆《方正星火》信息速报被评为省文化厅科技开发二等奖。基层乡镇、厂矿图书室的工作也得到相应的业务辅导。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经费紧缺、裁减人员,仅有的几名馆员只能保证开馆,很少组织业务学习和开展基层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及各种学术活动,也很难派出人员参加。
方正县图书馆有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会员2人,哈尔滨市图书馆学会会员3人。
五、管理 1976~1985年刘永泽任方正县图书馆馆长;1985~2000年齐淑芬任馆长;1987~2000年李瑞堂任副馆长;2000年至2004年4月,刘亚波任副馆长;2004年5月,崔东平任馆长,杜士民任副馆长;2005年5月,杜士民任馆长,赵微任副馆长。
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均按照省文管会下发的《关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若干规定》认真执行,制订有《图书采购条例》《图书采购基数表》《图书分类细则》《图书期刊著录细则》《图书保护制度》《图书外借处岗位责任制》《阅览室岗位责任制》《采编工作岗位责任制》《辅导工作岗位责任制》。
图书馆为全民事业单位(股级),编制5人,实有工作人员5人。馆内工作人员全部参加过市级以上业务培训,通过函授及电大等学习方式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其中图书馆专业1人、英语专业1人、中文专业2人、其他专业1人。2005年,职工中有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
图书馆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拨付。1996年县文化体育局成立后财务工作采取报账制,图书馆设出纳员,文体局设会计。由于与文体局同楼办公,行政后勤及安全保卫等事项由文体局统一安排。1991年度总支出为57816元;1997~2001年经费紧缺,财政拨款只够订购期刊报纸,没有采购新书。
1976年,图书馆在县城中央大街中段路北文化馆内,其中200平方米划给图书馆作为馆舍。1982年11月,省文管会拨款16万元、地方自筹4万元,在原址翻建的二层楼馆舍建成,一楼由图书馆使用,面积为400平方米。1990年10月,在原二楼上接出一层169平方米归图书馆使用,馆舍面积共569平方米。1999年2月方正县图书馆迁入文化路南段文体中心三楼,馆舍面积共6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