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通河县图书馆 一、建置 1917年,通河县通俗教育社内开辟一处图书馆,备有少量书报。1931年成立县民众教育馆,馆内附设图书馆,有职员1人,全年经费736元,有藏书32种、867册。1932年日军侵占通河后,年开馆仅18天。
1948年,县人民文化馆内设图书室,藏书2100册,每月有固定开馆日期,常年为群众服务。“文化大革命”中藏书被焚毁1500余册,业务停止。
1975年1月,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通河县图书馆,由县文化科领导。10月,通河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通河县图书馆,编制5人,时有藏书5000册。1986~1995年隶属于县文化局。1995年,县文化局与体育委员会合并,图书馆隶属于通河县文化体育局。2002年3月,县文化体育局与县教育局合并,图书馆隶属于县文体教育局。
二、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建设
通河县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遵循实用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则,力求多品种、少复本,一般图书复本控制在3~5册。图书以在本县新华书店选购为主、书目订购和到外地采购为辅,报刊在当地邮局选订。
图书馆购书经费由县财政部门全额拨款,配有专人负责采购工作。除收藏经典著作、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类书籍和综合性图书外,还收藏少年儿童读物。馆藏图书中文学作品数量较多,占总数44.4%。科技图书以电工、轻工服务类和医药卫生类为主,农业书籍收藏量较小。工具书种类欠缺,数量很少。2005年馆藏图书7821种,24270册。
1986~2005年通河县图书馆藏书统计表 表2-29
年度 | 经费总额(元) | 购书费(元) | 藏书总量 | 报纸(种) | 杂志(种) | 种 | 册 | 1986 | 19410 | 2951 | 7376 | 25097 | 30 | 188 | 1987 | 23615 | 4085 | 7580 | 25714 | 34 | 202 | 1988 | 25679 | 4647 | 7719 | 26252 | 22 | 149 | 1989 | 24210 | 4914 | 7772 | 26661 | 16 | 145 | 1990 | 22200 | 5736 | 7783 | 23446 | 20 | 151 | 1991 | 21000 | 2940 | 7802 | 23588 | 16 | 139 | 1992 | 28700 | 1820 | 7802 | 23545 | 11 | 144 | 1993 | 32232 | 2207 | 7821 | 23545 | 6 | 66 | 1994 | 29800 | 3868 | — | 23545 | 4 | 70 | 1995 | 28836 | 2767 | — | 23595 | 4 | 57 | 1996 | 32088 | 5104 | — | 23706 | 3 | 50 | 1997 | 37661 | 3981 | — | 23754 | 6 | 82 | 1998 | 37463 | 3347 | — | 23801 | 6 | 50 | 1999 | 63558 | 5000 | — | 23837 | 7 | 52 | 2000 | 90549 | 5000 | — | 23897 | 6 | 54 | 2001 | 78000 | 800 | — | 24039 | 6 | 61 | 2002 | 103000 | 10000 | — | 24140 | 24 | 77 | 2003 | 95000 | 5000 | — | 24230 | 5 | 85 | 2004 | 100000 | 5000 | — | 24270 | 3 | 37 | 2005 | 110000 | 10000 | — | — | 5 | 3 |
|
(二)信息资源组织
通河县图书馆1993年以前使用《中图法》(第2版)类分图书,1994年使用《中图法》(第3版)分类,1996年起依《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款目。
设置公务分类目录、公务书名目录和读者分类目录。分类目录按《中图法》类目体系组织,书名目录按书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目录管理、维护、修补统一由编目人员负责。
馆藏图书设基藏书库和外借书库,文献分配为基藏书库每种存1册,其余分配到外借书库。各类图书按分类种次号排架。1992年按省文管会的要求,取消县图书馆基藏本保藏制度,藏书统一归于外借库流通使用。每三年典藏一次。制订了书库保卫制度和剔除规定,凡丢失、损毁、剔除均须履行严格的注销手续。
三、读者工作 (一)基本服务
通河县图书馆读者队伍是由工人、干部、教师、知识分子、军人、农民、学生等各阶层人员构成,登记读者姓名、性别、职务、工作单位、文化程度等项目。1997年有持证读者356人。
通河县图书馆设有外借部、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因馆藏图书数量少,1988~1997年,每位读者每次限借图书1册。除馆内借阅服务外,在通河镇第一中学和实验小学建立两个图书流动站。科研人员和农村专业户所需图书资料,在县图书馆缺藏的情况下,就到省、市图书馆或附近县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复制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1986~1997年,县图书馆综合阅览室和外借部开馆时间最高达到年开馆330天,周开馆43个小时,节假日照常开馆。从1998年3月至2005年年底因无馆舍未开馆。
1986~1997年通河县图书馆读者工作统计表 表2-30
年度 | 借阅人次 | 借阅册次 | 阅览人次 | 阅览册次 | 流动站借阅人次 | 解答咨询(条) | 1986 | 17346 | 16749 | 16726 | 36244 | 4518 | 30 | 1987 | 11582 | 11582 | 36906 | 87224 | 3109 | 68 | 1988 | 9595 | 9595 | 18934 | 18934 | 1112 | 70 | 1989 | 10481 | 10481 | 16783 | 16783 | 4251 | 25 | 1990 | 9608 | 9608 | 31647 | 98412 | 25126 | 50 | 1991 | 3071 | 3071 | 25932 | 50374 | 3456 | 56 | 1992 | 2195 | 2195 | 17320 | 34620 | 2170 | 10 | 1993 | 2895 | 2895 | 17895 | 35790 | 5018 | 11 | 1994 | 2400 | 2400 | 19513 | 19553 | 6405 | 5 | 1995 | 2793 | 2793 | 13356 | 13356 | 3247 | 5 | 1996 | 2240 | 2240 | 15540 | 22105 | 6418 | 10 | 1997 | 2387 | 2387 | 14961 | 25372 | 3610 | 23 | 说明:1998~2005年因无馆舍而闭馆
|
(二)参考咨询
1986~2005年,通河县图书馆每年都为读者解答咨询,为科研人员、农村专业户和技术人员查找科学技术资料,遴选有价值的课题跟踪服务。每年都编印《信息小报》4~6期,无偿向用户发放。2002年在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第六届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十佳项目”评选活动中,《信息小报》被省文化厅评为一等奖。
县图书馆课题服务小组为通河县兽医院孵化养鸡场和个体工商户送去科技报刊60多份,可用的新技术、新信息100多条。1999~2002年,李长义、夏元成、梁学华、赵宏传、刘秀丽等人负责的“烤烟种植技术”“科学养猪”“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科学饲养”“肉犬科学饲养及犬癞的治疗”等课题服务项目,在全省公共图书馆第四至第六届为经济建设服务“十佳项目”评选活动中被省文化厅评为一、二、三等奖。
(三)读者教育与培训
县图书馆每年都召开读者座谈会、报告会和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举办雷锋事迹图片展、“宣传周”活动、科普知识书刊展阅,其中国庆有奖征文6次、庆祝建党有奖征文6次、科普知识书刊展阅活动16次、读书演讲活动10次。1995年11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举办图片展览,共展出36场,接待观众5000多人。1999年5月,在全国助残日为聋哑学校捐赠少儿读物。2000年开展“支持农民读书,万人捐书签名”活动。2000年、2002年,县图书馆被哈尔滨市文化局授予“宣传周”活动优秀组织一等奖。
通河县图书馆于2002年购置1台电脑,但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开展。
四、业务辅导 通河县图书馆业务辅导部由3人组成,经常对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屯图书室作业务辅导,共帮助23个图书室整理图书60000多册。县图书馆选出5000多册图书报刊,投放到开展工作较好的图书室。
图书馆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开展业务讲座、送书下乡活动,对基层图书室实地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图书管理。1986~2005年共举办培训班11次,下乡辅导36次,对城镇各基层图书室辅导15次。
通河县图书馆积极参加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和哈尔滨市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1990年派1人参加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中图法》(第3版)培训班。
五、管理 通河县图书馆实行馆长负责制,1977~2005年共有8人先后担任馆长、副馆长。
图书馆设置有工会、财务、安全保卫、业务辅导部、采编部、外借部、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机构。
图书馆制订的规章制度有18项,主要有馆长责任制、各部门岗位责任制、采编工作制度、儿童阅览室制度、综合阅览制度、文献排架维护制度、开架借阅制度、财会制度等。
图书馆自成立至2005年编制数一直是5人,由通河县人事局统一管理,每年由人事局和主管局考绩考核。
图书馆经费由县财政拨款。1986年财政拨款19410元,其中购书款2951元。1993年后县财政每年只拨给2000~5000元的报刊费,无购书经费。
1986年,馆址位于通河镇中央大街北侧正十字街处,馆舍面积390平方米,有阅览桌14个、座椅60把、书架34个、柜4组、目录卡片箱3个。1996年图书馆搬迁至通江街北段西侧原信用社处,面积370平方米。
1998年后,馆舍几经变迁,多年处于无馆舍状态。
2002年,县委、县政府批准建设图书馆,2005年11月建成坐落于松花江街与隆达路交叉口西100米处的四层楼房,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购置了一批新书架、期刊架、阅览桌椅、办公桌椅等设备。
通河县图书馆历任馆领导简表 表2-31
姓名 | 性别 | 职务 | 任职时间 | 沈绍贞 | 男 | 副馆长 | 1977~1979 | 于林福 | 男 | 副馆长 | 1977~1985 | 袁英富 | 男 | 副馆长、党支部书记、馆长 | 1979~1981、1984~1985、1986~2000 | 刘安田 | 男 | 馆长 | 1982~1983 | 张喜军 | 男 | 馆长 | 1985~1986 | 蔡玉杰 | 女 | 副馆长 | 1987~1989 | 李长义 | 男 | 副馆长、馆长 | 1993~2000、2001~ | 夏元成 | 男 | 党支部书记 | 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