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泰来县图书馆 一、建置 1930年,泰来县设民众教育馆一处,开展报纸、期刊阅览活动。
1950年建泰来县文化馆附设图书室,专职人员1人。1958年图书室划归泰来镇,改名为泰来镇图书馆。后经多次变迁,1962年又并入泰来县文化馆,仍称图书室。“文化大革命”时期图书馆停止借阅活动,大量图书散佚。
1976年泰来县图书馆正式成立,藏书9000册,隶属县文教科。1980年图书馆隶属县文化局,1986年图书馆隶属县文化体育局。
二、信息资源 (一)信息资源建设
文献采选注重综合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地方性,结合县域经济建设方向和重点,入藏符合本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现实需要和长远规划的各类文献,努力形成馆藏特色。
采选工作坚持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面向读者、面向社会作全面调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采购。根据本地生产建设、科学文化的特点,从读者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合理的藏书结构。在各类藏书中,社会科学图书种数约占55%,自然科学图书种数不低于30%。图书馆配备1名专职采编员。在采购中注重增加品种,复本控制在5册以下;注重地方文献和各种工具书的采购和征集;连续出版物和多卷书要配套;只收藏中文图书,以普及型读物为主体。2003年接收国家文明办、文化部、财政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等部门的大批捐书,藏书结构中自然科学类图书比例有所增加。
特色馆藏有《泰来县志》、党政各部门志、地方史、少数民族史志、泰来党政文史资料、地方人物专集等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600余册。
采购经费占事业费的比例不低于35%。1986~1988年书刊采购经费每年7000元;1989年起每年增加到14000元;1996~2005年增到每年15000元,其中1998年追加采选经费5000元、1999年追加2000元。
1986~2005年泰来县图书馆经费及馆藏文献统计表 表3-18
年度 | 事业总经费(元) | 图书入藏量 | 期刊(种) | 报纸(种) | 种 | 册 | 1986 | 38000 | 300 | 310 | 142 | 42 | 1987 | 38649 | 390 | 390 | 149 | 41 | 1988 | 39541 | 545 | 578 | 96 | 39 | 1989 | 51802 | 623 | 623 | 148 | 42 | 1990 | 51390 | 698 | 698 | 139 | 44 | 1991 | 51259 | 765 | 765 | 133 | 42 | 1992 | 61657 | 780 | 780 | 125 | 39 | 1993 | 68436 | 523 | 523 | 198 | 39 | 1994 | 76422 | 545 | 545 | 124 | 43 | 1995 | 83160 | 530 | 530 | 190 | 42 | 1996 | 81388 | 489 | 489 | 128 | 41 | 1997 | 100863 | 500 | 500 | 159 | 42 | 1998 | 103183 | 582 | 582 | 142 | 42 | 1999 | 118639 | 488 | 488 | 144 | 47 | 2000 | 129310 | 503 | 503 | 111 | 38 | 2001 | 127597 | 548 | 548 | 152 | 42 | 2002 | 168263 | 789 | 800 | 220 | 42 | 2003 | 169587 | 545 | 545 | 263 | 43 | 2004 | 181647 | 596 | 600 | 134 | 44 | 2005 | 181814 | 608 | 620 | 113 | 35 | 合计 | 1922607 | 11347 | 11417 | — | — |
|
(二)信息资源组织
泰来县图书馆按《中图法》分类,按《中图法·简本》给号。使用种次号记录卡,按图书分编的顺序取号。分类号和书次号相同的图书使用辅助区分号。
1986年制订《中文图书著录条例》,1989年修订为《泰来县图书馆关于著录的规定》,按照《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和《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对普通图书和过刊合订本采用手工著录。1993年开始用打字机,采用五段空格法著录款目。著录项目为基本级次,文字规范。
图书馆设置三套目录:公务书名目录、公务分类目录和读者分类目录。分类目录按《中图法》类目顺序排列。分类号相同的款目,按图书种次号顺序排列。
新书编目后及时将款目排入目录,剔除图书时随之提出款目,做到书卡相符。1989年制订《关于目录组织的规定》,规定公务目录每年核对一次,读者目录每3个月核对一次,发现缺片和排列不准的及时补充和纠正。2002年购置了新目录柜。公务目录由采编人员负责组织、保管、使用,读者目录由外借人员管理。
1991年取消基本藏书库,馆藏文献采取水平布局方式。普通图书采用分类种次号排架,过刊、报纸合订本按年代排架,中文工具书、地方文献和外借新书设专架排列,书架上都有醒目的标识。
泰来县图书馆制订有《图书清点方案》。1990年下半年,对馆藏图书进行全面清点,注销破损丢失图书517册。2002年的清点工作,注重修补破损图书和纠正乱架。
制订《文献保护(书库管理)制度》,加强防虫、防鼠、防火、防水、防晒等防护工作。
三、读者工作 读者类型分为成人普通读者、研究型读者和少儿读者,普通读者和少儿读者是主要借阅群体。通常情况下,凭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到图书馆外借处办理读者证;图书馆也到机关团体、学校现场办证,利用宣传周、节假日到街头设宣传点办证。
(一)基本服务
1990年以前,采取闭架形式外借图书。1991起实行开架借阅,借阅数量大幅增加。阅览工作采用填写工作单方式作统计分析。
开馆时间为:冬季(10月至4月)上午8时至12时,下午1时30分至5时30分;夏季(5月至9月)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6时。公休日上午9时至下午3时。
1986~2005年泰来县图书馆读者工作统计表 表3-19
年度 | 外借 | 阅览 | 馆外流通 (册) | 开馆时间 (天) | 借书证 (个) | 人次 | 册次 | 人次 | 册次 | 1986 | 2287 | 5364 | 23083 | 51863 | 4290 | 365 | 3416 | 1987 | 2304 | 5467 | 23618 | 81030 | 4371 | 306 | 3566 | 1988 | 5198 | 12409 | 31415 | 44200 | 8119 | 365 | 3516 | 1989 | 2115 | 3804 | 42851 | 105000 | 7103 | 365 | 3857 | 1990 | 1190 | 2138 | 30860 | 104800 | 5089 | 330 | 1136 | 1991 | 22847 | 43882 | 25346 | 38653 | 2866 | 354 | 1021 | 1992 | 14819 | 25149 | 27982 | 55979 | 2566 | 355 | 1087 | 1993 | 13251 | 20392 | 27913 | 56112 | 2921 | 361 | 1207 | 1994 | 17755 | 36228 | 28778 | 57563 | 31754 | 358 | 1093 | 1995 | 18397 | 34803 | 24368 | 49842 | 2357 | 352 | 1307 | 1996 | 23115 | 43618 | 26218 | 53492 | 2817 | 344 | 2289 | 1997 | 25760 | 42723 | 29551 | 59348 | 2824 | 349 | 2350 | 1998 | 24157 | 43918 | 26243 | 53491 | 3384 | 347 | 2367 | 1999 | 25123 | 41595 | 26249 | 52847 | 4012 | 349 | 2187 | 2000 | 31699 | 47102 | 27104 | 54932 | 5418 | 352 | 2216 | 2001 | 31889 | 46897 | 32361 | 64893 | 4912 | 356 | 2231 | 2002 | 30506 | 47573 | 31587 | 63174 | 5675 | 350 | 2189 | 2003 | 15830 | 19300 | 30869 | 61943 | 5580 | 347 | 2189 | 2004 | 26737 | 55736 | 29873 | 59897 | 4150 | 365 | 2119 | 2005 | 27316 | 56683 | 28735 | 57942 | 4482 | 363 | 2167 |
|
为让读者了解书刊动态,采用馆门前设立宣传板、室内设最新图书介绍板、在街头举办新书展、发放和张贴新购图书及订阅报刊目录、到县电视台投稿报道新书消息等多种形式宣传书刊;编写《初中生必读10本书简介》和内容提要,宣传新书;也通过组织名人读书报告会等进行导读。
(二)参考咨询服务
编印书目5种:《泰来县图书馆馆藏科技期刊目录》《自助外借处书目》《自助外借处新书目》《泰来县图书馆外借处新书目》和《图书馆订阅报刊目录》。
咨询内容主要包括汽车部件数据,冷僻字语、疑难词注释,辽金时代资料,古代词牌及文句、词语解释,阴历和阳历对照,歌曲、戏剧词语,武术、剑法图解等。
1987年起,泰来县图书馆为经济建设服务,以省市“星火计划”项目和种植业、养殖业户为重点,通过编印《信息与服务》小报,向用户提供跟踪服务。至1988年年底,在为“星火计划”服务中取得间接经济效益10万元。
1989~1990年,编写《未来十年的天气预测资料》读本发放给用户,向省图书馆《星火信息速报》反馈信息11条,跟踪服务“养鹅技术开发”“红麻栽培”“玉米根基因氮菌在农作物中应用”等项目。
1991年,跟踪服务泰来县运输公司技术革新项目“汽车发动机冷热磨试验台”和“悬臂式行走吊车”,节约开支2万多元;跟踪服务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多元微肥使用技术”,推广玉米种植面积23300亩,亩产增加10%。
1992年,泰来县图书馆深入到汤池乡黎明村,放映《奶牛高产饲养与管理》《开辟蔬菜生产的新天地》等科技录像片;跟踪服务泰来县植物保护管理站的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和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增收人民币316.46万元,这两项技术分别获得县优秀科技成果一、二等奖。
1993~1994年跟踪服务泰来县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园“葡萄栽培与管理”项目、泰来县和平乡中心村的“花生种植管理”项目;1995年跟踪服务赤泥塑料异型材有限公司“赤泥塑料异型材生产与加工”项目,当年产值1200万元。
1996~1999年,跟踪服务泰来县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园的花卉栽培育苗、定植和病虫害防治,葡萄四季管理等项目;跟踪服务街基乡同乐村果树、葡萄栽培,大棚蔬菜管理,奶牛、大鹅饲养等项目;配合泰来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推广莱因鹅与本地鹅杂交繁育技术,每只鹅增收3.80元;对泰来县第五中学实验园跟踪服务,控制了大棚黄瓜角斑病、霜霉病、炭疽病和葡萄的白腐病以及花卉培养土的配制问题,取得间接经济效益5万多元。
2000年起,配合泰来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推广中华巨葱高产栽培技术,在街基乡推广试种200亩,产量由原亩产2200公斤增加到亩产3400公斤。推广水稻钵育摆栽技术,使水稻增产10%以上,降低成本6%左右。
配合“三下乡”(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1999年在和平乡和平洋镇街头展出科普书刊879册,放映科普录像片《猪牛羊肝病防治》《日光温室养猪》等5部、10场次。向当地农民发放县图书馆编印的《科普之冬》专题信息小报400多份,农业知识资料821份。2000年春节前到平洋镇与宏升乡学校举办科技图书展2次,展出图书1180册;春节后又到红旗粮库农贸大集举办书展,向农民赠送科技图书750册、科技资料500多份。2001年,到塔子城镇与江桥镇先进村举办2次科普图书展;配合农村费改税工作到泰来镇长胜村举办书展,向农民赠送图书资料。2002年到胜利乡、2003年到宁姜乡举办科普图书展,展出科普图书均在600册以上,发放科技信息资料均在1300份以上。
为领导决策服务,1993年为主管科技副县长提供《计划与经济》《经济论谈》等期刊70多册,《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纸200多份;1999年配合泰来县“三讲教育”活动,为“三讲办”送去书刊46册。2003年,配合泰来县发展奶牛养殖业,为农业副县长送去奶牛饲养与管理方面的书籍;为泰来县新成立的中草药材开发公司提供中草药种植方面的信息资料;在泰来镇农人农业研究会、汤池镇经济作物协会等4个协会、研究会设立科技图书流动点,均投放农业科学图书600册。
1986~2005年泰来县图书馆参考咨询、信息服务统计表 表3-20
年度 | 咨询数(人次) | 跟踪服务项目(个) | 提供资料(份) | 取得效益项目(个) | 1986 | 290 | 8 | 37 | 4 | 1987 | 360 | 8 | 26 | 5 | 1988 | 380 | 17 | 350 | 4 | 1989 | 371 | 7 | 210 | 2 | 1990 | 22 | 8 | 15 | 4 | 1991 | 61 | 8 | 29 | 6 | 1992 | 37 | 9 | 158 | 6 | 1993 | 57 | 7 | 172 | 5 | 1994 | 127 | 9 | 186 | 6 | 1995 | 128 | 6 | 137 | 5 | 1996 | 122 | 11 | 212 | 9 | 1997 | 121 | 10 | 469 | 9 | 1998 | 128 | 11 | 356 | 9 | 1999 | 119 | 12 | 1009 | 10 | 2000 | 113 | 11 | 570 | 10 | 2001 | 116 | 10 | 211 | 8 | 2002 | 112 | 10 | 671 | 7 | 2003 | 310 | 9 | 201 | 7 | 2004 | 596 | 12 | 700 | 9 | 2005 | 578 | 11 | 632 | 9 |
|
(三)读者活动、教育培训
1986年读者活动主要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和重点读者。1989年起开展宣传周活动,活动范围扩展到城镇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有些活动与共青团泰来县委员会、县教育委员会、文化体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集邮协会和环保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并请泰来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参加,还请县电视台记者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
1.少儿活动
1986~2003年,泰来县图书馆与县少年之家经常在学生寒暑假期间,组织城镇中小学生开展风筝比赛、棋类比赛、影评活动、慰问演出活动和新春游艺会等活动,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
1986年,泰来县图书馆在学生寒假期间举办了普及法律知识教育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中小学生300余人;请赴老山前线战斗英雄讲述保卫祖国浴血奋战的事迹;请县文物干部讲革命文物史;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四有”教育集邮展览,推荐6部优秀作品参加首届鹤城(齐齐哈尔市)青少年集邮展;举办中小学生“四有”教育读书读报知识竞赛和少先队知识抢答赛,150名选手参赛。
1987年,配合共青团泰来县委员会举办首届青少年书画展、小学生毕业班作文讲座;1988年,举办少年书画展与科技小制作展览;1989年,请县集邮协会成员作集邮知识讲座,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青少年画展和中学生科技作品展、青少年科普知识集邮展览;1991年,举办美术学习班和书法辅导班。
1992年,与县少年之家承办的小学生环保专题图画比赛,12人获县级奖励,罗松同学获全国比赛第三名;共同举办“校园之星”培训班,培训演讲知识与集邮知识,组织观看小发明、小制作、小革新、小创造和“两史一情”教育录像片;举办小学生环保知识大赛,有6名选手获奖;举办小学生故事比赛,160人参赛;还举办了小学生“知我中华,爱我祖国”演讲比赛、小学生“两史一情”知识竞赛、中学生基本国情知识竞赛、集邮知识大奖赛和城镇中小学生“环境与发展”专题演讲比赛。
1993~1994年,举办了中小学生书画展、中学生主题漫画展。1996年8月,与少年之家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放映《地震知识》《防治碘缺乏》录像片。1997年,举办“香港明天更美好,共创祖国未来”少儿书画展,展出作品413幅;举办科普知识讲座,讲授地震、日食等科普知识;举办中国少年报记者培训班,讲授新闻的写作与通讯等写作知识,210多人参加培训。
1999~2000年,举办中、小学灯谜大赛,承办“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读书知识竞赛”和“五十年辉煌 新世纪畅想”读书教育活动之演讲比赛与知识竞赛。
2001~2002年,请退休老教师以“读好书,做共和国脊梁”“读好书,名人读书资讯会”为题,对泰来县第四中学78名学生、泰来镇第二小学58名学生进行读书辅导。
2003年,与少年之家举办全县中小学生首届科普作品展,展出科技作品136件,3000多人参观展览,6件作品在齐齐哈尔市联评获三等奖,12件获优秀奖。
2004年,暑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聘请退休老教师讲授爱国英雄人物事迹,召开心得交流会;举办2期中小学生读书辅导班,69人参加培训。
2005年,举办“关注青少年阅读 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城镇中小学生演讲比赛,推荐5名选手参加齐齐哈尔市未成年人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泰来县图书馆辅导员到泰来县第二中学,开展了以“图书馆是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为主题的宣传辅导活动。
2.宣传周
1989年起,在服务宣传周举办读书报告会、书刊展览、邮寄办证、解答咨询和青少年游艺会等活动。
1992年,在泰来镇闹市区(中央街)举办图书展,设立图书宣传点、咨询服务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办理借书证;开展为特殊读者送书活动;请电影院放映前播放服务宣传周消息。
1997年,送科技下乡、送书上门,到机关团体宣传图书馆,开展现场办证、解答咨询活动,请泰来县电视台用字幕的形式打出服务宣传周口号。
1998年,借用汽车装置了一辆宣传车,借用两个学校的鼓乐队,上街头宣传;设点宣传,发放宣传品;在泰来县运动会开幕式上沿跑道绕场宣传。
1999年,制作条幅、印制宣传单到街头宣传;举办“共和国历程”图书展和“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图片展;请主管副县长作题为“大兴学习之风”的电视讲话。
2000年,在泰来县第32届运动会场与中央街举办“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破除迷信,反对愚昧落后”挂图展与科普图书展;装置宣传车,借用和平乡军乐队,在泰来县运动大会开幕式上沿跑道宣传和到街头繁华地段停车演奏,发放宣传品;在泰来县中央街设立了捐赠图书接待站,泰来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领导带头到接待站捐书。
2001年,在中央街举办“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迷信邪教,迎接世纪挑战”挂图展和“党的光辉历程”图片展;为残疾人、住院患者、武警中队战士、图书流动点等多方位组织送书活动;请电视台在黄金时间用字幕形式打出宣传口号,报道图书馆服务消息。
2002~2003年,在街头举办科普图书展,进行流动宣传;多方位送书;在图书馆门前张挂宣传周活动主题条幅;利用傍晚中心广场健身娱乐的群众多的大好时机,采取图版介绍和发放《泰来县图书馆外借新书目》的方式宣传图书馆。
2004~2005年,在泰来县中心广场设立了宣传新书展台和咨询服务台,邀请“夕阳红秧歌队”打着条幅进行宣传。
3.展览
1987年,举办图书展览展出图书1000余册,120余人观展。
1988年,与泰来县集邮协会共同举办了集邮展览。
1993年,泰来县图书馆协同县少年之家、县集邮协会在泰来县图书馆少儿阅览室举办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光辉形象 永驻方寸”集邮展,展出6天,3305人次参观;举办“两史一情 领袖风采”图片展和街头图书展。
1994年,配合泰来县文化馆举办了孙文坤遗画展。
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与县博物馆承办“劫难与辉煌”大型图片展,展出20天,接待5558人次。
1997~2000年,举办“迎接1997香港回归祖国”大型图片展、“邓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图片展、“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图片展、“共和国历程”图书展、科普挂图展和科普图书展。
2001年,举办“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大型挂图展,展出图片1129幅,2300余人次观看展览。
4.征文
1986年,泰来县图书馆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我们的理想”征文比赛;1992年,承办“我爱金色的税徽”征文大奖赛;1995年,开展泰来县中小学生“振兴家乡”征文活动;1996年,承办“绿色小天使”征文比赛,收到征文164篇,选出46名“绿色小天使”。1999年,开展“赞美祖国,颂扬家乡”读书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85篇,有2篇分别获得黑龙江省文化厅颁发的(成人组)二、三等奖;举办“五十年辉煌,新世纪畅想”征文比赛,收到征文409篇,在齐齐哈尔市联评中有7人分获一、二、三等奖,37人获优秀奖。
2002年,开展“我爱读书”征文活动,收到征文92篇,分别按成人、中学组、小学组评奖;2005年,举办“关注青少年阅读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城镇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推荐5篇优秀征文参加齐齐哈尔市未成年人读书征文比赛,分获一、二、三等奖。
5.座谈会
1991年召开读者座谈会,就图书馆发展、书刊采购、信息传递等方面进行座谈;1993年召开骨干读者座谈会,征求读者意见;1996年的读者座谈会,就自助外借处的管理与阅读倾向与读者进行交流。
1998年召开《中国少年报》学生记者座谈会;2001年召开小学生“读书与观展”座谈会。
2003~2005年,均在报刊订阅前召开读者座谈会,征求读者对订阅报刊的建议,适时调整报刊订阅计划。
6.共建活动
1998年7月,与县武警中队建立馆警共建关系。每月为武警中队送书刊100册,组织全馆人员分批到武警中队参观兵营,观看武警战士操练。武警中队官兵利用团活动日到图书馆帮助清理环境卫生。召开馆警座谈会、联谊会,交流经验,增进友谊。2000年8月,武警中队官兵与泰来县图书馆举办歌咏联欢活动,帮助图书馆清扫卫生。
2002年8月1日,与县少年之家组织城镇中小学生到武警中队慰问演出。8月31日,与县老年公寓建立协作关系,在泰来县民政局举办了“庆祝老年节捐赠图书、慰问演出活动”。
2003~2005年建军节,组织馆员到武警中队举行联欢和体育活动。
四、业务辅导与研究 1989年,设立业务辅导部,设专职业务辅导员1名。2003年11月起业务辅导工作由馆长兼任。
1988年7月,泰来县图书馆到泰来县实验小学举办图书馆业务研究辅导班,20余人参加辅导。还协助该校分类、编目图书10000余册,健全了管理制度。
1989年,业务辅导员深入到泰来县委党校、泰来县进修学校等14个图书室走访调研,沟通信息,配合泰来县实验小学的省重点校验收工作,对其图书室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辅导。还举办了泰来县城企事业单位、学校图书室人员培训班。
1990年,对18个图书室进行调研,相继协助泰来县委党校、泰来县进修学校图书室完备了目录组织,建立了登记账,健全了岗位责任制。还两次到泰来镇第五小学图书室类分图书1294册。
1992年1月,举办图书馆(室)工作人员学习班,18名乡镇、学校图书室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1992~1996年,业务辅导员先后到汤池乡图书室、前卫中学图书室、汤池乡黎明小学图书室、泰来镇第五小学图书室、大兴镇文化站图书室、县人民医院图书室进行多次辅导,协助类分图书、建章建制。
1997~1998年,为迎接全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工作,业务辅导员等先后到泰来县第五中学图书室、泰来县蒙古族中学图书室、汤池乡中学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培训图书管理员,协助类分图书20000多册,并指导图书登记、加工与排架,帮助建立借阅手续,完善规章制度。
2000年,泰来县第五中学新进图书2000多册,辅导员再次进行业务指导。2002年泰来县图书馆制订了业务辅导规划,每年要对4个以上图书室进行辅导,搞好纪实。
2002~2005年先后对泰来武警中队、泰来县职业技术学校、泰来县第五中学、武警二支队、泰来县土地局、塔子城镇文化站、和平镇文化站等图书室进行16次业务辅导,建立了协作关系。
五、管理 (一)机构及规章制度
泰来县图书馆1976~2005年先后有9人担任馆长、副馆长。
泰来县图书馆历任馆领导名录 表3-21
姓名 | 性别 | 职务 | 任职时间 | 刘 丹 | 男 | 馆长 | 1976~1981 | 奚忠文 | 男 | 副馆长 | 1980~1981 | 王成章 | 男 | 馆长 | 1981~1990 | 王锋庆 | 男 | 副馆长 | 1981~1985 | 李忠玺 | 男 | 馆长 | 1990~1993 | 杨 桐 | 男 | 副馆长、馆长兼党支部书记 | 1990~1993、1993~2003 | 闫淑兰 | 女 | 副馆长 | 1993~2001 | 王 坤 | 女 | 馆长兼党支部书记 | 2003~2005 | 李晓达 | 女 | 馆长兼党支部书记 | 2005~ |
|
1986年,泰来县图书馆设有采编组、辅导组、外借组、阅览组、文物组和科技服务组。
1987年1月,新馆舍投入使用,撤销文物组,单独成立泰来县博物馆。泰来县图书馆内设综合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参考阅览室、综合外借处、采编部、辅导部、信息部。
1991年,基本藏书库取消,改设图书阅览室;综合阅览室改为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更名为少儿阅览室。
1992年10月,成立集资外借处。
1993年9月,内设机构为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综合外借处、自助外借处、信息辅导部和采编部。到2005年内设机构未改动。
1986年,订立干部职工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和各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
1989年,制订信息员工作制度和业务辅导员工作制度。
1990年,重新制订职工考勤制度、图书外借规则,修订各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
1992年,制订集资外借处制度。
1993年,重新制订图书阅览、报刊阅览规则,工作人员考勤奖惩制度、职工考核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制订自助外借人员工作制度;修订图书外借规则、馆长和各业务部门岗位责任制。
1997年,制订安全保卫制度,修订借阅规则和自助外借人员制度。
1999年,重新修订考勤奖惩制度。
2002年,制订自助外借处借阅规则、图书外借规则、文献保护(书库管理)制度、设备(物资)管理制度、馆长(副馆长)岗位责任制、外借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图书阅览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采编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2005年,根据工作要求,对各部门岗位责任制进行了修订。
(二)队伍建设、行政管理
1986年泰来县图书馆省定人员编制6人(其中文物编1人),实有人员9人。1987年评定技术职称,中级1人、初级7人;博物馆单独设立,文物编制调出。1994年开展干部聘任聘用工作,县编委核定编制11人,实有11人,其中大专学历4人、中专6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8人。2000年实有10人,其中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5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2003年全县事业单位改革,图书馆定编5人,在岗人员5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直至2005年。
1986年起,泰来县图书馆采取自学、培训和离职学习的方式提高全馆人员业务素质。1989年、1990年,党、政、工会、共青团齐抓共管,提高馆员政治、业务素质。1991~1994年,每年开展业务比赛,锻炼过硬队伍。1995年,进行继续教育技术考核,90%成绩及格,5人技术职称由管理员晋级为助理馆员。1996年开始,每年进行业务技术考核,作为调整岗位的依据。1998年、1999年均有1人晋级为馆员。2003年,进行了业务知识考核,竞争工作岗位。
泰来县图书馆设兼职会计、出纳员各1人,事业经费由县财政局拨给,各项经费指标单列,专款专用。1986年总经费38000元。1989年开展创收工作,当年收入4000元。以后经费逐年递增,2005年总经费达到181814元,其中预算外收入12900元。注重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制订有财务人员工作职责,做到财务账目日清月结和财务公开。
2003~2005年,实行工作目标量化管理与奖金挂钩。制订图书馆管理工作规范和《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实施方案,向读者公示,接受监督;制订创建省级文明图书馆活动计划和图书馆文明服务公约。
(三)馆舍及设备管理
1986年以前,泰来县图书馆位于泰来镇中央街县文化馆一楼东半部,面积250平方米,其中阅览室110平方米、书库75平方米。
1986年12月新建馆舍投入使用,位于泰来镇南一道街,馆舍面积800平方米,其中阅览室296平方米(综合阅览室150平方米、儿童阅览室100平方米、参考阅览室46平方米)、书库62平方米。迁入新馆舍后,对原有阅览桌椅维修刷漆,添置了期刊架6个、目录柜4组,新购置复拉式组合书架42个、252延长米。2000年购置大阅览桌10张,成人阅览椅100把,少儿阅览椅40把,阅览座席总数160个。2004年县教育委员会划拨给图书馆电脑5台,县文化体育局拨给电脑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