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硬件投入

第一节 硬件投入


  为了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全省各级地税机关积极筹措,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截至2005年底,共筹措资金1亿余元用于信息化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硬件配置落后的问题,全省地税系统的计算机总量已从建局之初的50台增长到8057台,建成了拥有18台集群式并行机,356台服务器,199台路由器,311台交换机,8057台PC机,197台UPS,1401台打印机的硬件体系,满足了软件运行的需要,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发展基础。
  1996年,全省各地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增加硬件投入,使全系统计算机数量由原来的不足百台,增加到503台,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组织开发了全省统一的征管微机应用软件,一些市县还引进了多媒体查询、光电扫描录入、磁卡、IC卡申报等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征管手段落后的局面。到1997年底全省共建局域网132个,需配2台以上微机核算的征收分局基本上都实行了联网运行。购置586型工作站909台,486型工作站350台,其他型号微机72台,共投资904.2万元,全省城市、县镇征收分局的硬件配置已经基本配齐到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税收业务人员对齐齐哈尔市地税局开发的局域网络软件进行四次较大的修改和优化,把其作为全省统一的网络软件,解决了全省多套软件并行的问题,已有87个县、区分局使用统一软件。在选调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立足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把应用人才与培养业务骨干结合起来,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先后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并组织编写了23万字的培训教材。组织完成了《全省地税系统“九五”时期及2010年电子化工程发展规划》,对全系统的税收电子化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安排。制定印发了部分计算机管理规章制度,初步规范了计算机管理。1997年,全省地税系统还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硬件投入,使计算机拥有量由上年的500余台增加到1331台;强化局域网络软件开发和联网试点及推广工作,已建成局域网61个,工作站486个,并投入正常运行;积极推进税收手段电算化,应用IC卡申报、信用卡交税,使用多媒体税收查询、光电扫描先进技术进行征收管理的分局达50多个,税收征管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以及银税联合办税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年,全省地税系统加大投入,优化硬件配置,新增计算机1500多台,服务器121台,安装了网络安全软件。拓宽应用领域,全面启动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省、市(地)局及大部分县(市、区)局基本实现了公文处理网上运行。税收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健全了信息化管理制度。稳步推进数据集中处理,全面推行电子化申报,积极开展外部信息联网试点,税收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