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黑龙江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早在远古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在风雷激荡的历史长河中,黑龙江人经历了早期渔猎和稼穑的艰辛,部落繁荣和民族融合的递嬗,为我们多民族伟大国家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黑龙江人蒙受了列强宰割的屈辱,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抗战,谱写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捍卫民族尊严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开始了振兴家园的探索,改革开放的奋进,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不断拼搏……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曾反复强调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号召全党通过学习历史,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1999年1月,江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总书记的指示,使我们广大史志工作者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为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弘扬先进文化,配合我省“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战略的推进工作,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决定利用全省首届修志的丰富成果,编写一部能够清晰展现黑龙江历史脉络的《黑龙江简史读本》。目的是为全省广大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一部简明扼要、学用方便的历史工具书,使其通过该书明白晓畅而又严谨翔实的历史记述,吸取营养,引发思考,做到鉴古知今,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除此之外,该书还可以帮助省内外、国内外各界朋友了解黑龙江、认识黑龙江,成为全省扩大招商引资、拓展旅游事业、搞好省际和国际交流的有效载体。
《黑龙江简史读本》由编辑委员会主持编写,省文化厅、哈尔滨师范大学、省人民政府史志办、省地方志办公室6名史志工作者参加编写。具体分工是:干志耿负责编写1~5章;王云负责编写6~9章;张守春负责编写10~13章;孟庆恩负责编写11~12章;王培乐负责编写14~16章;姜绍华负责策划、统稿;杨永茂负责终审。
《黑龙江简史读本》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考古工作者和史志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他们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和篇幅所限,该书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姜绍华
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