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学研究项目 1981年,松岭区(局)科委在中心苗圃开展塑料大棚容器育苗科研试验,解决缩短育苗周期、促进苗木生长、延长人工造林时间、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等问题。经过反复试验复查等工作,获得成功,取得较为理想的科研成果。
1983年,区科技部门在壮志林场贮木场进行木材装卸桥公共电阻同步系统、耗能紧急制动系统、滑阻线供电控制系统和远红外线取暖系统四项技术改造。同年,区科技部门与区机交科联合对大扬气贮木场传送带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1987年5月,科委从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引进肉食鸡等星火计划项目;10月,从新疆引进天山马鹿32只,开始天山马鹿驯养实验工作;同时,开展北极狐驯化饲养、中草药栽培等技术项目研究,全部取得预期成果,年创产值30余万元。科委与壮志林场合作进行壮志贮木场传送带控制系统的生产工艺改造。
1988年,科委与地区林科所联合开展天然幼壮林抚育试验,该项试验通过大兴安岭地区科研部门鉴定。同年,区(局)为加强森林保护工作,购进微型飞机,用于施业区航测、森林灭虫、防火巡护和森林资源调查等工作。
1990年,科委历经8年开展的《水湿地改造及其造林效果的研究》课题,通过大兴安岭地区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科技工作重点放在森林保护、培育、木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地上地下资源、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上。
1994年,科委开展兴安落叶松人工速生丰产林的科研试验,科研成果在全区(局)营林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
1997年,科委与省采运研究所在绿水贮木场试验《新型夹钳式传送带驱动轮研制》课题,通过大兴安岭地区技术鉴定,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松岭区(局)组织科技人员、食用菌专业户和基层领导到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学习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先进经验。
2000年,科委开展推广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
2001年,由区(局)承担的《兴安落叶松集装箱底板技术开发》项目获大兴安岭地区科技创新一等奖。
2004年,区(局)组织各级领导和群众100余人到内蒙古的齐奇岭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动松岭区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
至2005年,全区(局)科技工作者围绕林业生产组织进行的科研工作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项目取得一定成果。一批项目成果推广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在解决生产急需、节约资金、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作用。
1980~2005年松岭区科研项目表 表17-11
项目名称 | 承担单位 | 短辕杆拖车与原条预装对位工艺研究 | 局生产科 | 电子拉力计量尺自动打印小票系统 | 区科委 | 路面回沙机的研制 | 壮志林场 | 木段输送工艺改革 | 大扬气板厂 | 单板卷架机构的设计 | 大扬气板厂 | 爆机同带定传轮 | 大扬气板厂 | 贮木场生产工艺改造 | 壮志林场 | 移动天吊 | 新天林场 | 土陶生产上光工艺和退光工艺 | 区劳动服务公司 | 推广伐区作业宿营车 | 壮志林场 | 生产车间除尘器 | 大扬气板厂 | 单板副断机 | 大扬气板厂 | 轻型飞机在林业上的应用 | 区科委 | 水湿地改造及其造林效果研究 | 区科委 | 叉车改造 | 大扬气板厂 | 大型林用割灌机的研制 | 区科委 | 山间沼泽地的综合开发利用 | 不同强度天然幼壮林抚育 | 北美短叶松树种引进研究 | 人工饲养柞蚕试验 | 远红外电子烘干炉 | 北极狐的引种驯化 | 营造针阔混交林技术研究 | 落叶松人工速生丰产林的研究 | 脚动铡刀 | 大扬气板厂 | 免烧砖技术开发 | 区工程处 | 森林生态作业系统的研究 | 区科委、东北林业大学 | DZP-200型电子增频器 | 区科委、壮志林场、齐铁研究所 | YDJ型原木调头机的研制 | 区科委、壮志林场 | 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节电技术 | 机修厂 | 西伯利亚红松的引进推广 | 营林处、科委、新天林场 | 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 | 营林处、科委 | 兴安落叶松集装箱底板开发 | 林业局 | 笃斯越橘人工栽培 | 资源科 | 狍子人工驯养技术 | 天鹿特产实验场 | 多层实木复合地热地板的研制开发 | 昕宇木制品公司 | 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 | 中心苗圃、区科委 | 梅花鹿人工饲养技术标准 | 天鹿特产实验场 | 新型夹钳式传送带驱动轮的研制 | 科委、省林机研究所 |
1980~2005年松岭区科研项目成果地级以上获奖情况表 表17-12
项目名称 | 承办单位 | 课题负责人 | 获奖情况 | 润滑油电控自动计量装置 | 壮志林场 | 李树然 | 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不同强度天然幼壮林抚育技术 | 区科委、林科所 | 田子祥、王俊新、刘新田 | 1983年度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紫铜管电弧焊接法 | 机修厂 | 王殿民 | 地区三等奖 | J-50变速箱孔专用机库 | 机修厂 | 高方玉 | 地区三等奖 | 双杆切头石桥镗刀 | 机修厂 | 关崇贵 | 地区三等奖 | 飞轮外壳铝胎具 | 机修厂 | 于恩和 | 地区三等奖 | 原木传送机自动控制屏 | 机修厂 | 贺业开 | 地区四等奖 | 区病毒性乙型肝炎调查 | 卫生科 | 张喜权、马成林 | 地区四等奖 | 悬挂摇臂平衡架电锯 造林和供电 | 壮志林场 | 电工班 | 地区三等奖 | 卸装桥折叠电缆改滑触线 | 科委、机修厂 | 暴凤良、贺业开、陈桂庆、曲宝国、白浩勤 | 地区四等奖 | 林用装卸桥同步系统 | 科委 | 暴凤良 | 省级三等奖 | 水湿地改造及其造林 效果的研究 | 科委 | 孙茂玲(女)、王俊新、宋新生、李英敏、暴晓明 | 1989年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小型无线电信号识别器 | 防火办 | 崔志安、王彦铎 | 1991年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长白落叶松引种推广 | 科委、营林处 | 宋新生、李长河 | 1993年度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天山马鹿引种驯化科技情报 | 科委 | 暴凤良、周尊卿 | 省科技情报三等奖 | 贮木场节电照明技术 | 壮志林场 | 郭 鹰 | 1994年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兴安落叶松人工速生丰产林技术研究 | 科委 | 宋新生、杨淑芳(女)、王俊新 | 1994年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 卫星导航仪在林业上的应用 | 科委 | 李大为、宋新生 | 1995年地区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省科委科技情报三等奖 | 北美短叶松引种技术研究 | 科委 | 宋新生、杨淑芳(女)、王俊新 | 1996年度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YDJ型原木调头机的研制 | 科委 | 郭和平、郭 鹰、王贵林 | 1996年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 原木输送机3型夹钳式 主动轮的研制 | 科委、省林机所 | 郭和平、宋新生、吴成志 | 1997年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 DZJ-200型电子增频器的研究 | 科委、壮志林场、齐铁研究所 | 郭 鹰、王贵林、郭和平、盘岫岭等 | 1997年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 CD-16型履带式小型林 内作业机 | 科委、省林机所 | 郭和平、宋新生、樊 涛 | 1999年中国福马林业机械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 兴安落叶松集装箱底板 技术开发 | 松岭区政府松岭林业局 | 王学义、王贵林、宋新生、郭洪顺、关崇贵 | 2001年地区科技创新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