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史志
第三节 史志
1983年,区地方志办公室开始筹建。
1984年4月,开始编写《松岭区(局)大事记》。
1987年6月,开始编纂《中共松岭区组织史资料》。
1988年6月,完成编辑“5·6”大火资料剪辑2册,15个专题,38.7万字。12月,完成《中共松岭区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
1989年,抽调8名编写人员,拟定《松岭区志》篇目,制定《编纂方案》。同年,完成《松岭区档案志》。
1990年3月,松岭区(局)召开区地方志工作会议,开始《松岭区志》纂写工作。
1992年5月,区党史研究室与区志办合署办公,编写完成《组织史资料》(第一卷)。
1993年,开始编纂《组织史资料》(第二卷)。
1994年,完成《组织史资料》(第二卷)编纂工作,12月末定稿。《松岭区志》书稿通过终审。
1995年12月,《松岭区志》印刷成书,时间断限为1964~1990年,全书共22篇90章350节,103万字。《组织史资料》(第二卷)出版发行200册,全书12万字。上限始于1987年11月,下限至1993年12月末为止。
1997年,松岭区开始向《大兴安岭年鉴》供稿。为《大兴安岭年鉴》提供11个条目,8500字的工作鉴稿。
1998年10月,制定《松岭区1998~2002年史志鉴编纂工作规划》。为《大兴安岭年鉴》提供小型企业产权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10个条目近万字的工作鉴稿。
1999年,开始编写《松岭区大事记》《松岭区人物》。为《大兴安岭年鉴》提供39个条目,13137字的工作鉴稿。
2000年,举办修志人员“编史修志”专业知识培训班。同年,完成《松岭区大事记》《松岭区人物》共计70万字的编纂工作。
2001年,为《大兴安岭年鉴》提供招商引资、商业企业改革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48个条目的工作鉴稿。
2003年,为《大兴安岭年鉴》供稿,提供机关作风建设、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等55个条目,13045字的工作鉴稿。
2004年7月,区(局)召开全区第二届史志工作会议,区政府制订并下发《松岭区第二届两级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和《松岭区志》篇目,篇目共设25篇153章577节。区政府与各镇(场)及承编单位签订承编责任状,落实具体编纂任务和责任。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邀请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的修志专家对全区100余名参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修志工作正式启动,开始征集资料。
2005年,为《大兴安岭年鉴》提供林场改革、招商引资、特色种养业等32个条目的工作鉴稿。同年,完成《大兴安岭年鉴》《大兴安岭概况》《大兴安岭创业人物》供稿。为省、地区党史研究和省年鉴提供资料3万字。
至2005年,编纂、出版史志系列书籍约295万字,其中,《松岭林业局林业区划》7万字,《中共松岭区组织史资料》一、二、三卷56万字,《松岭区志》103万字,《松岭区文艺志》5.8万字,《松岭区工会志》22万字,《松岭区地名志》22万字,《松岭区法院志》9.2万字,《松岭人物》和《松岭区大事记》7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