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滨绥线

第一章 铁路主要干线

第一节 滨绥线


  滨绥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自哈尔滨站起向东偏南经阿城、一面坡、横道河子、牡丹江、穆棱、下城子至绥芬河站。1986年,营业里程549.8公里。其中:哈尔滨站—牡丹江站为复线。中俄铁路分界点在551.679公里处。该线在哈尔滨枢纽分别与滨洲、长滨、拉滨、滨北等线相连接;在敖头站与火龙沟线接轨;在牡丹江站与牡佳、牡图线交会;在下城子站与城鸡线联结。
  滨绥线横贯黑龙江省东南山岳地带,哈尔滨站至玉泉站间地形较为平坦,由玉泉站起进入山地、丘陵区,线路穿越张广才岭、老爷岭、太平岭等主要山脉。哈尔滨海拔127.95米,绥芬河海拔455.01米,两地海拔相差327.06米,高岭子站海拔638.73米,是滨绥线最高点。沿线跨越阿什河、蚂蜒河、牡丹江、穆棱河、小绥芬河等较大河流。哈尔滨站—阿城站间地质为洪积层,上部是微沙层,呈浅黄色或褐色,下层是沙黏土。平山站—乌吉密站间是山地,赤褐色闪黑云母花岗岩。一面坡站—海林站间多为斑状花岗岩,呈肉红色。牡丹江站—磨刀石站间是中生代层,主要由砂岩夹杂很少砾岩构成。穆棱、下城子、马桥河一带也是中生层,构造杂乱,基底由砾岩、片麻岩、结晶岩、花岗岩、黏板岩、硅岩等组成,上部是灰白色、浅黄色及暗灰色的花岗岩砂岩。绥芬河站附近为古代安山岩及玄武岩所覆盖。
  滨绥线沿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较长,夏季较短。年平均气温在2.3℃至4.9℃之间,最冷月(1月)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4.1℃,最热月(7月)极端最高气温为35.7℃,年降水量在492毫米至691毫米之间。线路所经地区均为农业区、林业区或农林混合经营区域,铁路沿线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适合农作物生长。煤城鸡西、七台河生产的大量煤炭大都通过牡佳线,经滨绥线运往东北各地。
  改建和整修伪满时期修建的杜草隧道:这项工程是哈尔滨—牡丹江复线建设的重点工程。开始时确定由哈尔滨第二工程队的两个工程段施工,1985年9月,经过一段施工后发现遇到的复杂情况比预想中的更为困难。而哈尔滨—牡丹江复线建设要求1988年投入运营,为加快施工进度,路局决定请铁道部第三工程局第六工程处协助施工。1986年9月20日,双方签订了部分承包施工合同。第六工程处承担杜草侧施工,路局集中力量承担治山侧施工。杜草隧道施工难度比新建更大,既要防止拓宽爆破中拱顶衬砌塌落,又要加快进度,洞内狭窄,施工作业相互干扰,断面不能一次形成。地处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多阵雨,施工作业非常困难。工人们克服诸多困难,顽强奋战,1988年11月25日完成杜草隧道改建和整修任务,11月30日正式验收,12月21日投入使用。1991年,杜草隧道安设通风机。1995年10月10日至15日,滨绥线杜草隧道3.9公里线路全部更换为P50型长轨。
  绥芬河站场扩建工程:1992年冬,路局与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协商,共同投资对绥芬河站场进行技术改造。在绥芬河—宽沟站(牡丹江侧2.5公里处)新建准轨场,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及机车走行线)、编组线4条、迁出线1条,新、旧站场联络线1条。新场办理牡丹江方向到发、编解及出境准轨列车。旧场办理宽轨列车到发、编解及换装作业,还担当宽轨、准轨旅客列车到发作业,准轨出境列车的边防检查及准轨专用线、货物装卸作业。新建准轨场土方达36.8万立方米,涵洞4座,铺设道岔18组,铺轨10.7公里。1992年冬季开始施工,1993年7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对旧站场进行改造,由牡丹江分局牡丹江工务段、电务段、水电段劳动服务公司施工队负责施工,1994年5月完工投入使用。2000年,对滨绥线绥芬河站进行站场改造,将5~6、18~20道宽轨线路更换为混凝土枕,钢轨达到P50型,对13组道岔进行大修。2001年10月8日,铁道部投入2.68亿,对绥芬河口岸站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后货物年吞吐量达900万吨。
  线路改造:1985年,滨绥线铺设P50型钢轨393.643公里;滨绥线下行线木枕248.203公里,混凝土轨枕301.822公里,上行线木枕7.984公里,混凝土轨枕237.175公里。1994年,滨绥线下行线木枕16.219公里,混凝土轨枕516.110公里,上行线木枕5.041公里,混凝土轨枕324.255公里。是年,铺设P60型钢轨135.592公里,并开始铺设45.707公里P65型钢轨无缝线路(新香坊—玉泉站间)。1996年,对绥滨线167~496公里间失效的Ⅰ型混凝土更换为Ⅱ型混凝土枕33553根。更换伤损P50/P60钢轨730根,更换岔枕2810根,辙叉123台、尖轨86根;整修道床49公里。7月16日至11月15日对滨绥线上行道林至牡丹江间63公里(P60型钢轨)换轨大修施工。
  1999年,滨绥线新做优质曲线303条,优质道岔169组,大机作业维修182公里。
  2001年,对滨绥线沿线站场25条股道的轻老杂轨进行更换。其中:一面坡站内14条股道,亚布力站内3条股道,九江泡1条股道,青岭子1条股道。同时,对18条股道更换混凝土枕16700根。其中:一面坡站内14条股道,亚布力站内3条股道,青岭子1条股道。
  2002年,滨绥线260.158公里处2~4.5米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桥改造为2~2.5米框构;310.319公里和193.516公里两处道口进行平改立改造(310.319公里为1~4.0框构,193.516公里为1~3.0盖板箱涵)。对一面坡、奇峰等站更换轻老杂道岔20组;更换54条曲线1031根钢轨,43千克/米钢轨更换为50千克/米钢轨4.9公里。
  2003年,完成滨绥线正线道岔及前后木枕地段安设弹性分开式扣件。对滨绥下行线313公里至339公里线路进行大修。
  2004年,对滨绥线部分低接头线路更换Ⅲ型枕,解决了线路低接头问题。调整曲线超高246条。对绥芬河国境线线路进行大修改造,更换套线木枕9085根,钢轨405根,防爬器1586套。
  截至2005年年末,营业里程548.9公里,延展长度905.9公里。钢轨类型:60千克/米钢轨680.9公里,50~59千克/米钢轨225公里;无缝线路300.4公里;道岔418组。宽轨:延展长度6公里;50~59千克/米钢轨42公里,49千克/米及以下钢轨2.5公里;道岔82组。桥梁共有354座9731延长米,其中特大桥1座、大桥10座、中桥98座、小桥245座;隧道及明洞9座9236延长米。其中:隧道8座9066延长米。哈尔滨站—牡丹江站间行车采用自动闭塞方式,牡丹江站—绥芬河站间采用半自动闭塞。牵引动力:旅客列车是东风4D型内燃机车,货物列车是东风4C型、东风4和东风8型内燃机车。线路运行允许速度:哈尔滨站—牡丹江站间80~120公里/小时;牡丹江站—绥芬河站间60~80公里/小时。牵引定数:哈尔滨南站—牡丹江站间货物列车上行5000吨,一面坡站—牡丹江站下行2000吨;牡丹江站—绥芬河站间货物列车上行3200吨,下行900吨。运输能力:哈尔滨站—一面坡站间9790万吨/年;一面坡站—牡丹江站间10140万吨/年;牡丹江站—穆棱站间495万吨/年;穆棱站—绥芬河站间555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