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嫩林线
第十一节 嫩林线
嫩林线贯穿黑龙江省西北部。1986年,营业里程679.6公里。嫩江—哈达阳站间13.81公里至伊南—太阳沟站间309.157公里之间线路,计长243.7公里在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内,其余皆在黑龙江省境内。线路所经地区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地带,是国家主要木材产地之一,有“落叶松故乡”之称。嫩江—加格达奇段是嫩林线最南部,是本线的运输咽喉区段。本段的修建缩短了加格达奇以北及牙林东线(伊图里河至加格达奇)木材外运的距离。这个区段农业发达,有机械化较高的大型国营农场,盛产小麦、大豆。沿线前16公里为广阔的嫩江冲积平原,间有局部沼泽地,16公里至90公里为大兴安岭东南丘陵山坡,90公里之后为甘河河谷台地,地形起伏较大;塔河—古莲段是本线最北部,在沟头崖口附近地势险峻,西罗奇岭至蒙克山段线路走行在山脊上,高山深谷连续出现,盘古至樟岭间地形也极为陡峻。自卡尔至古莲间线路大部走行在阿穆尔河右岸阶地上,地势平坦,局部沿河地段山坡较陡。沿线森林茂密,湿地、沼泽分布甚广。山阴及河谷台地有多年冻土呈岛状,地下水露头处有冰丘、冰锥,低洼地遍布塔头草。该线地处国家最北部,冬季日照短,夏季日照长,昼夜温差悬殊,最冷月份(1月)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55℃,最热月份(7月)极最高气温为38℃。降雪从9月上旬至翌年5月上旬。嫩江—加格达奇段冻结期为7个月,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2.5~3.0米,加格达奇—古莲段冻结期为9个月。嫩林线河流均属嫩江、黑龙江水系。
1991年,为提高接发列车和编组作业能力,将加格达奇站信号联锁装置改为6502型电气集中联锁信号设备,联锁道岔由47组增至56组。1992年,建成121延长米旅客跨线桥。
截至2005年年末,营业里程679.7公里,延展长度680.6公里。钢轨类型:50~59千克/米钢轨676.5公里,49千克/米及以下钢轨4.1公里,道岔225组。木轨枕287.641公里,混凝土轨枕382.686公里。碎石道床668.685公里,砂子道床11.459公里。共有桥梁108座4912.9延长米。其中:大桥有10座,中桥25座,小桥73座;共有隧道9座6662延长米。其中:千米以上3处,都在高寒地区。涵渠573座11343延长米。行车采用半自动闭塞方式,牵引定数:货物列车,嫩江—塔河站间上行4000吨,下行2000吨,塔河—古莲站间上行2200吨,下行700吨。旅客列车650~750吨,牵引动力:旅客列车为东风4B、4D型内燃机车;货物列车为东风4型内燃机车。列车运行允许速度:70~90公里/小时;输送能力:嫩江—加格达奇站间735万吨/年,加格达奇—林海站间520万吨/年,林海—塔河站间675万吨/年,塔河—盘古站间235万吨/年,盘古—劲涛站间380万吨/年,劲涛—古莲站间41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