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鹤岗线
第二节 鹤岗线
鹤岗线(亦称新兴铁路、鹤立岗铁路)为外运煤炭专用铁路,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自莲江口起向北经半截河、鹤立、新华、峻德、富力、大陆至鹤岗站,1986年,营业里程53.2公里。本线在莲江口与绥佳线相连,在半截河通过联络线至绥佳线兴莲站,在鹤岗线与鹤北线连接。
鹤岗线地势比较平坦,海拔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在80~200米。鹤立以南至莲江口附近为松花江冲击性平原,土壤为砂加黏土。鹤立站以北进入小兴安岭东端山麓,主要岩石有花岗岩、片麻岩及石英粗面岩等。地貌呈丘陵起伏状态,海拔显著上升,形成上下起伏的锯齿坡段,鹤岗煤田位于这个范围。鹤岗线所经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长寒冷干燥,夏短温和多雨。历年平均气温在1~4.6℃,极端最高气温为37.7℃,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9.6℃,无霜期为128~13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08.5毫米,最多年降雨量为852.9毫米,最少降雨量为328.1毫米。线路横跨的河流有阿凌达河和鹤立河。
大陆至峻德间改线。1988年11月15日开工,完成土石方41.2万立方米,铺轨正线5.4公里,站线1.1公里,道岔2组。新建富力会让站,设2条站线有效长880米,平交道口1处,1孔跨度20米,钢筋混凝土立交桥1座,生产房屋138平方米,拆除正线4.087公里。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色灯信号6502型小站电气集中,设电力贯通线。1991年12月18日竣工。
新华站改造。1990年,黑龙江省在新华新建发电厂,同时改造车站站场,发电厂投资,哈尔滨铁路局设计院设计,哈尔滨铁路工程处佳木斯第五工程段施工,将站场移至复线路基上设5条线,色灯信号,6502型小站电气集中,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1991年开工,1992年竣工。
通过大修,线路质量不断加强,逐年将素木枕改油浸枕木更换混凝土枕;将砂子道床换为碎石道床。由40千克/米钢轨更换为43千克/米和60千克/米钢轨。
截至2005年年末,营业里程54.4公里,延展长度55.8公里。60千克/米钢轨52.8公里,50~59千克/米钢轨2公里,49千克/米及以下1公里;混凝土枕52.225公里,木枕1.564公里;碎石道床55.691公里;道岔45组(锰钢42组)。最小曲线半径310米,最大坡度为16.3‰。共有桥梁9座408延长米。其中:中桥5座,小桥4座。行车采用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牵引动力:货物列车为东风4B型内燃机车,旅客列车为东风4D型内燃机车。牵引定数:货物列车上行4500吨,下行2000吨。旅客列车上下行均为750吨。列车运行允许速度:80~100公里/小时。色灯信号,6502型大站、小站电气集中联锁。设有电力贯通线和两个配电所,年输送能力为18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