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汤林线(南乌线)
第六节 汤林线(南乌线)
汤林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东坡,由绥佳线南岔站出岔,经西林、伊春、新青到达终点乌伊岭站。1986年,营业里程256.0公里。路基筑在汤旺河右岸上的冲积岩台地和较平缓的山坡上,山坡的基本岩层是风化花岗岩,河谷盆地表层有0.2~2.0米厚的泥炭层,其下是砂黏土或沙黏土夹碎石及砾石。在低地沼泽中,多年冻土成岛状分布,永冻上限为0.8~1.5米,局部地区有冰丘及冰锥出现。汤林线南北纵贯伊春市,其西侧是小兴安岭山脉,东侧是小兴安岭支脉,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柳树站外9公里处海拔150米,缓岭站外海拔238米,高低相差88米。沿线冬季严寒,最低气温达零下43℃,冻结深度为2.5~3.0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潮湿、气压低,雨量较集中。
伊春站改造。1986年,分局投资,伊春工务段设计,增设10线1条310米,站修线1条260米,客车停留线1条260米。土方由车站施工,利用旧轨、旧道岔,伊春工务段施工。1997年,伊春站站舍新建,7月开工,1998年10月25日竣工验收,10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车站有到发线8条,其他线12条,段管线15条;站舍建筑面积5010平方米,投资1400万元,施工单位是哈尔滨铁路工程五公司。
汤林线的线路标准低,钢轨类型复杂,长短不一,混砂道床,曲线半径小,行车速度低。为适应运输量增加的需要,路局投资,采取更换再用轨、加大中修力度、换石碴道床和线路大修等措施,对该线线路进行改造。1985年,50千克/米钢轨110.9公里,43千克/米钢轨145.4公里。1994年,50千克/米钢轨256.306公里,43千克/米钢轨0.027公里;混凝土轨枕249.198公里,木枕2.161公里;碎石道床254.798公里,砂子道床0.750公里。1997年,50千克/米钢轨为256.294公里,43千克/米钢轨0.027公里。混凝土轨枕248.923公里,木枕1.952公里。碎石道床254.525公里,砂子道床0.756公里。最小曲线半径288米,最大坡度27.0‰。道岔104组。
截至2005年年末,营业里程256公里,延展长度256.3公里,平均轨重50千克/米。其中:50~59千克/米钢轨256.3公里。道岔84组。共有桥梁63座2326延长米。其中:大桥8座,中桥18座,小桥37座。运输能力:南岔至伊春间730万吨,伊春至五营间655万吨,五营至乌伊岭间635万吨。列车牵引动力:货物列车使用东风4B型内燃机车,旅客列车使用东风4D型、4B型内燃机车。列车牵引定数:货物列车南岔—伊春上行2500吨、下行2000吨,伊春—乌伊岭上行2500吨、下行1600吨;客车上下行均为750吨。列车运行允许速度:80公里/小时。设有电力贯通线,配电所4处。行车采用64D型继电半自动闭塞,色灯信号,6502型小站集中和色灯电锁器联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