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哈尔滨枢纽

第四章 铁路枢纽

第一节 哈尔滨枢纽


  一、哈尔滨枢纽概况

  哈尔滨枢纽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哈尔滨市,紧靠松花江两岸,由哈尔滨东站向王岗、孙家呈缓坡状逐渐升高。枢纽地处我国纬度较高地区,西北部为蒙古季风之要冲,东部又受鄂霍茨克海寒流影响,故冬季寒燥,夏季湿热,属寒温带。一年中寒暑相差极大,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8℃(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24.8℃(1月)。冻结期较长,由11月开始至翌年4月。最大积雪深为41.0厘米,年降雨量为532.3毫米。
  哈尔滨枢纽为滨绥、滨洲、长滨、滨北、拉滨等5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其范围包括特等站哈尔滨,一等站哈尔滨南、哈尔滨东、滨江、香坊,三等站孙家,四等站新香坊、东门、王兆屯、松北、庙台子、太平桥、新松浦、北松浦、徐家、王岗,五等站西庙台子,线路所万东、徐南、夏家、穆家沟、江北、江南等17个站6个线路所。滨洲、滨北两线有庙台子站至徐家站联络线,滨绥、长滨及拉滨3线有枢纽环行线相连。松花江南、北铁路以滨洲、滨北两座松花江大桥(单线)沟通。松花江南岸是市区,北岸有少部分市区,大部分是郊区,多为农田。
  哈枢纽虽然经过几次扩建和改造,但随着运量的不断增长,运输紧张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因此,长期以来,经过反复论证,终于将哈尔滨铁路枢纽系统全面地扩建和改造工程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自1987年5月正式开工,至1992年8月建成投产,第一期工程提前3个月完成。哈尔滨南编组站的建成,有力地缓解了路局后方各编组站紧张状况,减轻改编作业,缩短车辆集结时间,加速机车、车辆周转,尤其与沈阳局苏家屯、沈西两大编组站在能力上相匹配,对提高东北地区的运输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1990~2005年哈尔滨枢纽运输能力统计表 表2—1

年度

车站

日均办理车数
(辆)

日均运用车数
(辆)

日均装车数
(辆)

日均卸车数
(辆)

货物发送量
(万吨/年)

货物到达量
(万吨/年)

旅客发送量
(万人次/年)

1990

哈尔滨

8862

1201

49

244

92.3

417.6

965.4

滨江

1502

183

70

173

111.5

266.8

71.7

三棵树

2999

319

88

258

173.4

522.3

195.6

香坊

744

160

38

218

78.4

436.1

131.7

1993

哈尔滨

8452

811

30

208

82.7

330.8

1309.2

滨江

1264

160

58

178

91.5

272.0

132.7

哈尔滨东

2794

266

80

248

158.3

496.2

214.9

香坊

558

135

36

206

69.2

417.7

123.5

哈尔滨南

6556

276

6

1994

哈尔滨

5767

749

35

177

60.5

403.5

1378.8

滨江

1159

160

57

166

89.4

245.8

159.0

哈尔滨东

2625

300

77

248

150

493.5

202.5

香坊

518

115

32

193

67.9

405.7

142.2

哈尔滨南

7080

1050

0.2

12

74.0

25.4

2000

哈尔滨

3439

482

19

144

37.2

255.9

1366.0

滨江

1030

184

65

155

122.6

245.0

150.7

哈尔滨东

3211

300

108

225

214.1

487.2

181.2

香坊

557

385

41

175

78.0

362.9

98.6

哈尔滨南

9432

1642

1

16

60.0

34.3

2003

哈尔滨

1688

269

10

98

18.6

186.5

1248.5

滨江

644

222

77

93

164.3

33.5

50.0

哈尔滨东

1592

291

107

215

217.9

465.1

170.5

香坊

665

326

45

195

83.3

407.9

96.8

哈尔滨南

12677

1557

2

13

6.9

22.7

2005

哈尔滨

1392

190

8

99

17.0

208.8

1569.0

滨江

399

139

56

75

83.1

103.6

135.1

哈尔滨东

2042

307

130

233

256.9

496.2

222.8

香坊

637

177

53

217

114.3

462.1

42.6

哈尔滨南

15657

2207

2

15

4.4

29.4



  哈尔滨枢纽办理列车编组解体业务的有以下各站:
  1.哈尔滨站。哈尔滨站分南、北两个运转场。南运转场分上、下行编组场和列车到达场,上行编组场为哈尔滨以南的货物列车编发场,下行编组场承担滨洲、滨绥、滨北线货物列车及附近小运转货物列车的编发。顾乡屯到达场承担长滨线下行及滨洲、滨绥、滨北线货物列车的到达。北运转场一、四、五、七、八道办理旅客列车的到、发线,其他线为滨洲、滨北、滨绥、拉滨线货物列车的到发线、调车线和通过线。
  1988年5月至1998年9月,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先后编制《哈尔滨至大连铁路电气化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哈大铁路电气化技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技术设计》及《哈尔滨至大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电化引入哈尔滨枢纽)技术设计》及施工图等相关文件。
  哈尔滨站主要工程为结合新建客车整备所和客车场改造,对哈长线下行正线自239.700公里至244.200公里进行改建,使之在站内贯通,并更换重型轨。在既有Ⅲ场编发线(1道)与新设哈长线下行正线之间,设2股货车到发线(Ⅱ—2、Ⅱ—3道),主要供本站编成的上行出发列车出发或反接上线列车接车作业,其线间距为5米,站线长度满足850米。
  占用既有上行场和下行调车场的一个线束修建客车整备所,具体为占用4条上行出发线,10条上行调车线,占用6条下行编发线及既有哈长下行正线1条。机车走行线1条。客车整备所设12条客车整备线1条临修线及1条牵出线,洗车库设置在客车整备所的入口处。
  客车场第一、二、三站台维持现状不动。股道调整后,增设550米×100米×0.5米第四站台及450米×10米×0.5米第五旅客站台。
  1998年9月,设计中做如下调整:调整客车场第三、四旅客站台间按两台夹两线布置,增设第五站台。调整客车整备所内线路平面布置,6条为贯通式,6条为尽头式。哈大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电化引入哈尔滨枢纽)于1994年年初开工,2001年10月竣工通车。
  截至2005年年末,哈尔滨站为滨洲线、京哈线、滨绥线及滨江线交汇点。中心里程位于京哈线自北京站起1249.157公里处,滨北线自哈尔滨站起0公里至475米处。既有车站为客货纵列式站型,由南至北依次为货运到发场、货运调车场、客车整备场、客运车场。有客车到发线9条(含正线2条),旅客站台5座,高架候车厅1座,天桥1座,旅客地道2座,行包邮政地道1座;货运车场有到发线8条,机车走行线1条,正线2条,客车会让线及货车走行线各1条,调车线16条(含编发线7条),双推单溜机械化驼峰1座。货场、货运机务段、车辆段、客整所各1处。
  2005年,客运发送量1569万人次;货运发送量17万吨,货运到达量208.8万吨。
  2.顾乡屯到达场。其作为哈尔滨站的下行到达场而设立。
  3.哈尔滨南站。位于哈枢纽南环线哈达屯。1990年10月10日,部分车场开通使用,11月17日,正式成立哈尔滨南站。下行直通场(Ⅲ场10股道),办理京哈线与滨绥线间下行空敞直达专列及非定期(空)直通货物列车;上行场办理绥佳及滨北、滨绥线发往长滨线上行的定期重车直达专列及非定期直通货物列车。上行发车场(Ⅵ场)部分开通,办理列车或单机通过。
  1992年7月28日,哈尔滨南站全部竣工,10月,经国家验收交付使用。该站主要担负京哈线王岗及其以南、滨洲线安达及其以西、拉滨线周家及其以南各站的重车流集散,以及由长春方面接入,开往牡丹江方面的空敞直达直通列车无调中转作用任务。
  4.哈尔滨东站(三棵树站)。主要承担旅客列车的到发,为客车技术站。同时承担滨洲、滨绥线部分货物列车及拉滨线摘挂列车的解体和编组。1991年10月1日,改名为哈尔滨东站。
  5.滨江站。除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外,承担专用线车辆取送及部分货物列车、枢纽小运转列车的编解。1988年4月1日,八区货场改为滨江西站专门办理集装箱业务。
  6.香坊站。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客、货运量不断上升。1994年,主要业务是卸车,承担滨绥线上行排空编组任务。
  7.新香坊站。为会让站。1986年,该站除办理客货运输任务外,还兼作货车洗刷站,并办理危险货物到发业务。

  二、哈尔滨铁路枢纽区综合技术改造工程

  哈尔滨站为编组站兼客运站,有南、北两个运转场,布局不合理,作业重复,且股道少,站线有效长度短,牵出线及南、中、北部咽喉通过能力受到限制。随着铁路运量的逐年增长,枢纽内各主要车站及各区间通过能力均感不足。三棵树站和滨江站均为辅助编组站兼客运站,场地狭窄、编组作业能力有限。太平桥至新松浦站、哈尔滨至王兆屯站等区间通过能力满足不了需要。
  哈尔滨枢纽改造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哈尔滨枢纽第一个阶段技术改造,采取边设计、边施工。自第一期工程修建后,为适应运输的发展,随即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工程项目有孙家至王岗联络线、三棵树站扩建工程,顾乡屯站扩展、东直路跨线桥及哈尔滨客运站舍新建工程。
  孙王联络线自长滨线王岗站至拉滨线孙家站,上行线全长12.5公里,下行线13.4公里。主要工作量为:路基土石方299.2万立方米,新铺线路44.9公里,改铺线路24.0公里,还有中小桥涵、通信信号及生活房屋等项。
  黑龙江省政府对哈枢纽改造工程极为重视,于1985年1月成立了黑龙江省哈尔滨铁路枢纽工程领导组,由主管工交的副省长任组长,省、市有关部门参加。同年2月3日,路局成立“枢纽办公室”。1985年年末,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提出哈达屯编组场设计文件,概算为45000万元。1986年4月,铁道部总工程师主持进行鉴定,确定第一期(近期)工程投资为45500万元,当年投资1000万元。以后施工中由于政策性调差,设备材料涨价,变更设计追加工程量和自然灾害损失等项费用,报请铁道部先后四次调整总概算为65307万元。
  哈尔滨枢纽扩建工程于1987年4月30日开工,历经5年多时间,于1992年7月28日全部竣工,其中各项工程的进度和完成数量如下:
  1.路基土方:完成647万立方米;
  2.铺轨:正线共计79.675公里。站线共计112.923公里。
  3.铺岔:总数358组。
  4.桥涵:铁路特大桥4座3606.49延长米;铁路大桥1座171.42延长米;铁公框构立交桥11座13827.60延长米;公路立交桥1座230.10延长米;中桥:4座260.84延长米;旅客地道2座298.74延长米;涵洞31座1528.24横延米。
  5.通信:架空明线28公里;埋设电缆212.25公里。
  6.信号:自动闭塞40.3公里。
  7.电力:线路106.5公里;电缆29.59公里;变配电所10处;灯桥2座;灯塔26座。
  8.房屋:166273平方米。
  9.给排水:给水深井7座;水池5座;管路33197延长米;水塔4座;水鹤4座;水源1处。
  10.机辆:机务运用段1处;站修所1处;检修所1处。
  11.投资总额65307万元。
  自开工以来,路局共组织8次验交,其中大型验收有3次,共验收377件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为95.8%。路局初验过程作为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工程质量,凡未达标的及时进行整修,在对口交接中达到各方满意。
  哈尔滨铁路枢纽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后,在路局全面验收的基础上,于1992年8月11日以哈铁枢〔1992〕419号文,报请铁道部和国家正式验收。受国家计委委托,由铁道部会同黑龙江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组成国家验收委员会,由铁道部副部长为主任委员,有副主任委员5人,委员18人,于1992年10月22日至24日,对哈尔滨铁路枢纽扩建工程进行了正式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各项工程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档案资料齐全、准确,建设用地手续完备,环保工程以及消防、安全、卫生等设施符合要求,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总概算以内,达到了建设预期目标,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和施工质量总评定为优良。国家验收委员会对哈尔滨枢纽扩建工程评价之后,做出了验收结论:“哈尔滨枢纽扩建工程经检查已按设计规模和标准建成,经分期逐步验收投产运营,各项设施运行正常,同意正式验收,交付铁道部哈尔滨铁路局使用。”
  哈尔滨枢纽扩建工程建成投产,缓和了枢纽编组站的到发、改编、枢纽区环线、货场接卸和机务整备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枢纽的运输效能。特别是哈尔滨南编组站建成投产后10个月的统计,日均办理车数5583.1辆,最高达7590.7辆,日均改编解体42.2列,发车43.9列,全年中转时间为5.1时/年,设备效率的发挥,对加速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提高运输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1993年,哈尔滨枢纽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后,国家验收委员会要求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认真总结经验,尽快完成工程收尾工作。建设单位在上半年提出竣工决算报告,办理固定资产转产手续,做好工程竣工后评价工作。

1994年哈尔滨铁路枢纽编解能力统计表 表2—2

站名

客车日均到发总列数(上行/下行)

货车日均到达总列数(上行/下行)

货车日均出发总列数(上行/下行)

车辆日均到发总车数(上行/下行)

日均装车(使用车数/装车数)

日均卸车(辆)

平均每日解体列车数

平均每日编组列车数

平均每日调动列车数

哈尔滨

104.1/104.1

4.1/65.9

12.8/66.0

2859/5767

34.6/37.6

1760

21.3

21.8

1809

哈尔滨东

38.4/38.4

12.4/11.9

18.2/10.4

1024/1601

76.6

248.1

12.5

16.5

917

滨江

13/13

2/23

3/23

308/1329

11

40

22

18

1027

香坊

40/40

6.3/4.5

2.5/5.1

1120/494.9

32.3

193

108

7.6

810.7

哈尔滨南

7/7

8.2/71.1

4.3/79.9

70/7080

0.2/48.6

12.0/40.3

61.6

60.5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