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燃料化验管理

第四节 燃料化验管理


  机车整备包括机车上煤、上水、上油(燃油和润滑油)、上砂、清灰、转向、看火、检查机车和擦车等作业,都是机车投入运行前的技术准备工作。路局各机务段都有整备车间。

  一、机车上煤

  1986年,全局各机务段共有给煤塔61座。由于内燃机车配属台数增多,蒸汽机车台数减少,上煤数量也随之减少。截至1994年年末,路局各机务段共有机械化煤塔11座,机械化煤斗13组,装载机15台,抓煤机79台。
  1995年,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在蒸汽机车减少、内燃机车增加的情况,路局下达单耗指标和节约计划,制定层层包保措施,使机煤库存始终在12万吨左右,其中优质机煤达85%以上,制定双增双节技术组织措施和应用推广新技术项目,全面整修机车热力状态开展机车热力状态检查评比。对蒸汽机车进行汽机汽密、烟箱汽密整修。各项指标全面完成,总重蒸汽计划完成45946百万吨公里,实际完成45417百万;万吨公里用煤:计划175千克,实际完成158.6千克。节煤计划70000吨,实际完成74496吨。
  1996年,路局加强基础管理,健全工作标准,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保供应、保畅通,实现机车多拉快跑,优质低耗为目标。全年整修蒸汽机车汽机汽密239台,过热装置457台;通风装置调整391台,烟箱汽密542台次。开展煤的索赔工作共计215车12775吨。路局清查在途煤油工作,共清缴在途煤2426车138432吨,收回资金2520万元;清理在途油23车1110吨,收回资金220万元。煤、油亏损率分别为4.177‰和0.85%。计划节煤80000吨,实节105539吨,完成计划的132%;计划节油70000吨,实节86785吨,完成计划的124%;两项节约价值22826.9万。
  1999年,路局加强用煤管理,完成路局抹账30万吨6000万元的任务。

1990~2000年哈尔滨铁路局部分机务段蒸汽机车用煤数量 表3—12

单位:吨

段别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哈尔滨机务段

138170

85536

84010

67312

356

 

 

 

三棵树机务段

4569

 

 

 

 

 

 

 

绥化机务段

166825

117843

52936

30205

27717

21322

6562

 

北安机务段

62544

54515

54869

48330

43963

39979

14433

 

南岔机务段

86585

45901

52651

46805

37243

10488

 

 

佳木斯机务段

128479

104499

94298

92813

97547

53992

23277

240

鹤岗机务段

56628

47043

31359

15263

1193

 

 

 

一面坡机务段

56988

1630

 

 

 

 

 

 

牡丹江机务段

53321

10201

11553

11140

12614

6118

 

 

绥芬河机务段

47889

4352

 

 

 

 

 

 

林口机务段

62646

35147

33595

34552

28092

19132

11657

1131

西鸡西机务段

48330

84854

89496

87077

88367

60777

29665

3730

齐齐哈尔机务段

19733

18165

17964

16340

14600

9612

 

 

昂昂溪机务段

94187

98955

106082

102051

79876

17975

1528

 

让湖路机务段

37538

34114

35127

29545

28397

11323

 

 



  二、内燃机车上燃油

  内燃机车整备作业,除供应机械传动方面所需润滑油脂外,主要是给内燃机车上燃油。东风4型内燃机车油箱容量9吨,东风5型内燃机车容量6吨,东风7型内燃机车油箱容量5吨,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油箱容量4.5吨,东方红5型内燃机车油箱容量3.2吨。随着内燃机车配属的增加,齐齐哈尔、昂昂溪、牡丹江、南岔、哈尔滨(哈南)等机务段都相继建成地上储油罐。截至1994年年末,路局共有燃油储油罐29个,容积为36500立方米(折合储油量29000吨),燃油发放柱52个。日发放燃油1000余吨,其中最多为牡丹江机务段,每天发放燃油250余吨。哈尔滨铁路局地处高寒地区,冬季长达6~7个月,气候寒冷,必须使用高标号柴油。而高标号柴油不仅价格高,而且货源偏紧。1988年,为降低运输成本,确保机车供油,路局指定机务处、齐科研所、齐齐哈尔分局、齐齐哈尔和昂昂溪机务段进行低烧一号柴油课题研究。
  1993年,内燃机车低烧一号柴油课题通过局级鉴定,每年可节省机车燃油费300余万元。为适应低烧一号燃油,冬季内燃机车、卸油柱、储油罐都要进行防寒和加温,防止燃油凝固、冻结。1995年,根据内燃机车增加的情况,对内燃机车燃油管路、功率调整、喷油嘴等进行全面整修。1996年,内燃机车整修燃油管路659台,功率调整1250台,喷嘴更换率每10万公里为19.6个。佳木斯热管应用5台;远红外涂料应用,北安1台,南岔2台,西鸡西15台;燃油增效剂(XJ—北京)在三棵树、哈尔滨机务段进行运营试验低烧一号油获得明显效果。为确保低烧一号油工作,局投资371万元,完成昂昂溪1个,牡丹江2个,南岔4个,哈南分段4个等油罐及管路的防寒和保温;11月份对该工程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并投入使用。自动化上油装置应用得到扩大,齐齐哈尔、三棵树、加格达奇等机务段投入使用,南岔、牡丹江、哈南分段正在施工。该装置不仅改善操作者的劳动条件,还为燃油管路提供了可靠保证。
  1999年,全局单耗成本控制模块进入规范阶段,单耗成本管理进入有序状态。全年完成路局下达的单耗财务指标,内燃机车每万吨公里燃油单耗29.65千克。推广燃油收发微机自动化管理系统,完善低烧一号配套设施。全局燃油自然损耗率0.5%,低于局控指标。

1986~2005年哈尔滨铁路局部分单位内燃机车燃油用量表 表3—13

单位:吨

段别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塔河

8058

7878

10226

9909

16443

8683

8776

8799

8799

9117

9141

9552

8527

8305

8500

8769

4076

 

 

 

三棵树

36805

40396

41402

40657

41149

36308

34992

35581

35711

37009

38054

42988

45307

46980

44331

42168

39497

38702

46126

48853

牡丹江

10647

32467

45940

48158

58973

67847

85381

84131

86984

93663

98497

103843

89210

87768

87343

90440

88881

88623

134924

147696

齐齐哈尔

3277

11248

12729

12824

13235

13955

14261

14707

15978

16087

16693

17357

18176

22240

21924

21656

20143

18317

18085

28148

昂昂溪

8129

15159

13766

14842

18137

19015

19521

19903

20113

20750

21239

27268

39361

47193

45911

47007

46515

46529

51039

137802

哈尔滨

 

218

9541

18873

75703

39188

42157

43518

46874

48866

54775

72504

67533

67155

69831

66702

16910

12339

63552

67872

南岔

 

 

702

2930

7092

16932

17915

25306

31365

32893

32268

48408

46687

47241

44646

45355

44541

46040

 

 

绥芬河

 

 

 

151

649

666

807

1401

2184

3908

5238

6622

7251

7463

8546

10977

13064

14476

 

 

绥化

 

 

 

 

 

131

1490

1630

2217

13067

16590

18927

16494

24690

28301

28796

27627

27812

 

 

一面坡

 

 

 

 

 

612

5229

13950

15414

17103

19826

20128

17079

16930

15669

16184

16786

17572

 

 

鹤岗

 

 

 

 

 

139

813

702

740

4284

7602

5461

 

 

 

 

 

 

 

 

林口

 

 

 

 

 

 

607

7051

7311

8311

8990

9736

7984

11800

14082

14666

13625

14924

 

 

佳木斯

 

 

 

 

 

 

 

 

200

1294

1213

2407

10147

20855

25601

26591

27025

27071

84453

86302

西鸡西

 

 

 

 

 

 

 

 

 

 

 

 

1164

9507

17487

17875

16837

14660

16474

 

让湖路

 

 

 

 

 

 

 

 

 

323

1732

1519

1247

 

 

 

 

 

 

 

北安

 

 

 

 

 

 

 

 

 

 

 

 

 

639

 

 

 

 

 

 

哈南

 

 

 

 

 

 

 

 

 

 

 

 

 

 

 

 

18237

23900

 

 



  三、机车上水与清灰

  路局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整备作业线路上,设有水鹤柱和灰坑(地沟),由专人负责给出入库机车上水、清灰。司机利用地沟检查机车下部技术状态、副司机给油、司炉清炉。上水、清灰工由整备(燃料)车间管理,根据机车台数、作业量大小配备一定人数,昼夜倒班给出入库机车上水、清灰。前进型蒸汽机车水箱容量为40吨,人民型蒸汽机车水箱容量为35吨,建设型蒸汽机车水箱容量为35吨,解放1型蒸汽机车水箱容量为24吨,胜利型蒸汽机车水箱容量为30吨。边上水边清灰,保证在规定的技术作业时间内完成上煤、上水、上砂、清灰、机车检查、机车给油等整备作业任务。机车牵引列车在中间给水站上水清灰,由水电段在该站配备的给水清灰工人负责。随着内燃机车的迅速增加,内燃机车冷却液的用量也相应增多。
  1994年,全局共有23套纯水装置,经阴阳离子树脂交换处理的去离子水(也称纯水),再加进缓蚀添加剂,制备出内燃机车使用的冷却液。全年内燃机车冷却液用量13117吨,其中牡丹江机务段3162吨、三棵树机务段2729吨、哈尔滨机务段2215吨、加格达奇机务段954吨、南岔机务段888吨。每台东风4型内燃机车冷却水箱容量为1.2吨,东风型内燃机车冷却水箱容量为0.8吨,东风7型内燃机车冷却水箱容量为1.1吨,东方红3型内燃机车冷却水箱容量为0.85吨,东风5型内燃机车冷却水箱容量为0.6吨。内燃机车上冷却水由专职软水工负责,按照工作量大小,各段配备3~5人,除三棵树、牡丹江等3个机务段由整备(燃料)车间管理外,大都由各段化验室负责管理。
  蒸汽机车清炉产生的炉灰,是各机务段的大老难问题,清除机车整备作业线灰坑内的灰渣是一项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对环境和工人健康危害大,影响段内环境卫生。1986年,路局机务部门共有机械清灰24座。由于内燃机车不断增加,蒸汽机车逐渐减少,清灰机也随之减少。截至1994年年末,全局共有机械化清灰机14台,水鹤柱77个。

  四、节约能源

  (一)节能概况

  1986年,全局设备节能锅炉监察处撤销,节能科调整到机务处。1994年10月,节能科又移至计划统计处。按照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年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万吨以上的企业应有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要求,路局成立节能领导组,由主管节能工作的副局长任组长,各有关业务处长为成员,节能科负责日常协调和管理。局下属7个分局、工业处、工程总公司等大单位都有节能机构和专职人员,建立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各机务、车辆、房产等年耗能万吨以上(煤、油、电)的单位共35个,都有专人负责节能工作。
  1986~1994年,路局能源消耗总量折合标准煤为2712.26万吨,其中运输系统消耗94.7%(运输系统中机车占73%)、工业系统占2.5%、工程系统占2.3%、其他占0.5%。从能源构成分析(各能源折合成标准煤):煤,2301万吨,占总消耗量84.8%;油,294.68万吨,占总消耗量10.9%;电力,84.52万吨,占总消耗量3.1%;其他,32.04万吨,占总消耗量1.2%。
  1.能源经济管理。着重抓能源计量考核,建立能源统计网络,实行生产生活能源经济包干、节奖超罚,开展企业节能升级活动,取得成绩。从1986年至1994年,先后有305人被评为局节能先进个人,路局被评为铁道部和黑龙江省节能先进企业,1990年路局晋升为国家二级节能企业。
  2.建立能源统计网络。1986年对能源消耗千吨以上的350个单位统计人员进行培训,举办各种学习班,有近千人参加。各单位都建立能源管理台账,认真计算和盘点用量,按月按季随同经济承包报表上报,形成能源消耗统计网络。为提高节能统计工作质量,制定《哈尔滨铁路局能源管理标准》,统一表格样式和内容,明确各类能源换算系数,1991年在黑龙江省企业能源管理检查评比中给予较高评价,并通报表扬。
  3.查定能源消耗定额。1986年对能源消耗定额进行查定。解决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套管理,逐步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从能源消耗大户的机务、房产、采石、水泥等4个系统6项定额开始,准确查定能源消耗量和节能量,分解到各车间、班组。1994年,节能科会同财务部门,对局管内各类能源消耗定额进行调整修改,剔除不合理部分,制定出平均先进定额和节能额度。
  4.实行生产生活能源经济包干,节奖超罚。1986年,路局结合运输生产大包干,还制定和推行《生产生活能源经济包干、节奖超罚办法》。按照上年度节能计划完成情况和本年度能源消耗及节能率指标,随同生产运输计划同时下达。1986年,在7个分局以及工业、装卸等9个系统实行,共有230个独立核算单位,占总数74%。做到能源分配、使用、节约上责权利统一。1994年,全局累计节约标准煤38.9万吨,占消耗总量的18.5%。
  5.新技术研制及推广应用。1990~1994年,路局节能设备技术改造资金投入3000万元(包括工程项目中的节能设备部分)。
  1988年,路局在围绕安全、质量,节能方面,试验推新技术。东风4型内燃机车加装两级电阻制动通过部级鉴定;LST—88型列车速度监督试验成功;高硅复合配方在东方红3型机车上应用研究通过局级鉴定;180型柴油机检测设备投入使用;内燃机车用柴油降标号试验成功,推广内燃机车电气系统测技术。继续安装和推广机车扁烟筒、强力送风器、磁化节油器、节能变压器、节能新光源、节能型炉拱等。
  1991年,路局内燃机车柴油机高压油管燃油压力波测试仪,由机务处与齐齐哈尔科研所联合研制成功。它利用柴油机高压油管的燃油压力变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检测出喷油状态,为延长定检周期、摸清机车状态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在牡丹江、哈尔滨、昂昂溪、加格达奇机务段使用。
  内燃机车冷却液新型缓蚀剂(3号配方)由铁道部铁道科学院、路局机务处和三棵树机务段共同研制成功。对铝部件及焊料的防离效果较2号配方有明显提高,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采用电导率方法,测定冷液中缓蚀剂无机物组成成分的总浓度,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实现测定仪表化。1991年4月25日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该成果于1991年10月在路局全部内燃机车、沈阳铁路局部分内燃机车上推广使用。
  内燃机车低烧一个标号柴油。在储油罐周围(上油系统)加装保温设施,改进加热系统,组织合理运油,缩短运送时间,保证低烧一个标号柴油的顺利进行。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11个机务段推广这一节能新技术,1991年节约燃料费224.7万元。
  蒸汽机车使用化学清灰剂。西鸡西机务段在前进型1989号和259号两台机车上,使用东海舰队和七零四研究所研制的化学清灰剂5号,效果良好。机车火室各钣、拱砖上无烟垢,蒸汽过热温度提高7℃,在机车运行中使用清灰剂,洗炉时不喷浆,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降低检修成本,减少黑烟排放量。
  给水所应用微阻缓闭逆止阀,分别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给水所安装使用,扬水每千吨公尺耗电量下降0.2千瓦·时。
  回收蒸汽冷凝水。1989年,科研部门与有关段研制成功密闭式冷凝水回收装置,每年节约能源(煤)700吨,节水16000吨。

  (二)机车节能

  全局机车能源是煤炭和燃油。每年机车能源消耗量很大。为此,路局开展节能工作。
  1.燃料管理。1986年,为节约机煤,对双鸭山、鸡西、七台河四大煤矿94个煤种进行化验,测算出技术当量;科学分配机煤定额;整修提高机车热力状态;加强锅炉酸洗和软水工作,推广节能新技术。全年节煤193955吨,万吨公里用煤为140.6千克,比计划降低18.4千克,比1985年降低3.7千克。为节约机车燃油,科学分配燃油定额整修排气、油水系统,安装磁化节油器,开展操纵技术表演。全年,节约机车用油26937吨,万吨公里用油为38.4千克,比计划降低10.6千克,比1985年降低3千克。
  1987年,路局机车用煤消耗282.9万吨,生产、生活用煤消耗108.1万吨。恢复热报5、6表;组织开展了燃料管理、机车热力状态检查评比活动,整修汽机汽密661台、烟箱汽密936台,改善热力状态,机车安装扁烟筒77台、强力送风器349台、磁化节油器16台,牡丹江、加格达奇、三棵树内燃段完善燃油系统检测手段,加强到达煤车数量、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
  1988年,路局为加强煤炭管理,杜绝煤炭丢失,全年机煤自然耗损率为3.8%,比1987年减少0.9%。22个机务段都使用微机编报热报5、6表,提高统计分析质量。为改善机车热力状态,共整修汽机汽密398台,烟箱气密682台。三棵树、哈尔滨、牡丹江、加格达奇机务段购置喷油器检修试验台,改善检测手段,提高检修质量。机车万吨公单用煤计划163千克,实际完成144.2千克,比计划降低18.8千克,全年节煤15.8吨,但万吨公里用煤比上年增加1.9千克。机车万吨公里用燃油计划47千克,实际完成32.4千克,比计划降低14.6千克,比1987年降低3.7千克,全年节油7.8万吨。全年,节电560万千瓦·时,节水356万吨。
  2.用水管理。实行计划供水,开展计量收费,坚持一户一表,已累计安装水表5.6万块。加强给水设备的养护维修,全年增加维修费64万元,大修费373万元。
  1991年,路局制定《机车燃油管理细则》,在内燃机车上推广低烧一个标号的燃油。在哈尔滨、牡丹江机务段蒸汽机车上使用岩棉保温材料,降低机车能源消耗,机车万吨公里耗煤148.8千克,较1990年下降1千克,全年节约19.4万吨,机车万吨公里耗油28.4千克,较1990年下降1.4千克,全年节约19.4万吨,完成“三率”节电685.6万千瓦·时,较1990年多节省84.6万千瓦·时,增加12.3%。节约用水467万吨,较1990年多节省103万吨,增加22%。
  1992年,路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机车用煤、用油指标,层层制订节约计划和措施:加强机煤发运、检查、储存工作,保证优质煤始终在80%以上,全年发现煤质差和欠吨计12528吨,进行索赔;进行机车热力状态的整修,提高热力状态:推广节能新技术,低烧一个标号的燃油;机车万吨公里用煤完成148千克,比1991年降低0.8千克,全年节约19.6万吨;万吨公里用油完成28.4千克,与1991年持平,全年节约油9.6万吨。
  1993年,路局加强燃料管理,制定《哈尔滨铁路局自购煤炭管理办法》,在流动资金减少4500万元的情况下,做到夏季不超储、冬季保证供应,优质机煤始终保持在85%左右,加强到着煤、油的检查验收,全年共发现煤质差、亏吨的计599车25605吨,索赔185万元,燃油索赔34吨6.8万元。开展燃料管理和机车热力状态检查评比,机煤管理绥化机务段评为首位,燃油管理齐齐哈尔机务段第一,昂昂溪机务段(三间房)第二;蒸汽机车热力状态南岔机务段第一;内燃机车热力状态牡丹江机务段第一,加格达奇机务段第二。全局机车万吨公里用煤完成138.6千克,比计划降低26.4千克,比1992年降低9.4千克,节约154761吨;万吨公里用油完成28.7千克,比计划降低5.8千克,比1992年增加0.3千克,节约62294吨。
  1994年,路局制定8项技术措施推广应用烟箱汽密新材料及蒸汽机车二次灭火装置。加强燃料管理,重新制定自购煤炭管理办法,抓好优质煤炭供应,规定自购煤技术当量不得低于0.5。为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规定机煤库存不得超过13万吨。还进行机车热力检查评比,共检查21个机务段48台蒸汽机车、22台内燃机车蒸汽总评分82.6分,内燃总评分86.5分。齐齐哈尔、三棵树、牡丹江机务段获得内燃前三名,南岔、绥化、佳木斯机务段获得蒸汽前三名。机车万吨公里用煤146.6千克,比计划降低22.4千克,比1993年增加8千克;万吨公里用油28.6千克,比计划降低6.1千克,比1993年降低0.1千克。全年节约煤炭123681吨、节约燃油69625吨,价值19938.5万元。
  1996年,路局全年整修蒸汽机车汽机汽密239台,过热装置457台;通风装置调整391台,烟箱汽密542台次。自动化上油装置应用得到扩大,到年末,齐齐哈尔、三棵树、加格达奇等机务段已投入使用,南岔、牡丹江机务段、哈南分段正在施工。该装置不仅改善操作者的劳动条件,还为燃油管路提供了可靠保证。开展煤的索赔工作共计215车,12775吨,其中七台河矿177车10623吨(亏吨39车379吨,质差含矸10%~30%138车2338吨);鹤岗矿21车1152吨亏288吨;双鸭山矿17车1000吨质差含矸10%~30%,合计索赔金额50.48万元。在燃料管路减少损耗上取得明显效果,煤油亏损率分别为4.177‰和0.85%。
  1997年,路局对全局滨州、滨绥、绥佳、哈长、富嫩主要干线的客,货列车进行两个月的综合性牵引试验,校核全区段操纵作业标准,编制操纵示意图和提示卡,摸清燃油单耗规律,核定区段燃油消耗指标,检查内燃机车修后的热工状态,为修订检修工艺提供依据,总结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经济性的内燃机车操纵法在管内推行。在确定科学合理的柴油财务标基础上,实现财务标与技术标接轨。对财务标实行岗位油标、单车核算。年内,路局机车用煤单耗完成173.5千克,较财务标上升0.9千克;机车燃油单耗完成28.68千克,较财务标28.9千克下降0.22千克,节约燃料费688.5万元。抓好机车煤、油的收、发、管、用四个环节,对到着的机车煤、油逐车验收,对质量不服,数量不足的及时办理索赔,全年办理索赔和煤4630吨、燃油17.98吨,为局挽回经济损失97万元。路局给各段配置微机,加强计量工作,使机煤、油的自损率分别达到1.97%和0.76%。按机车小辅修、中修范围及工艺,确定小辅修、中修的实物消耗定额,建立以限额领料和限件领料相结合的修车成本控制机制,形成在限额权限内,按指定的品种、数量领料的良性循环。开展机油稀释梯度预报工作,对机油化验周期内稀释梯度变化大的提出检修预报,经检修消除造成稀释处所后,继续补油运行,延长换油周期,降低千机公里机油油耗。全年平均换油周期较上年延长了11.2%,达到8万公里,千机公里耗油实现30.5千克,较上年下降3.4千克。年内,全局机务系统干部职工在出精品、创名牌活动中,哈尔滨机务段“915安全管理”、牡丹江机务段“内燃机车检修质量管理”、齐齐哈尔机务段“机车保养质量管理”、加格达奇机务段“燃油单耗管理”、牡丹江机务段“燃料管理”、佳木斯水电段“购水购电管理”、局驻齐齐哈尔机务段验收室“强化验收管理”、三棵树机务段“滑油稀释梯度预报管理”、绥芬河机务段“冷却液回收管理”、西鸡西机务段“救援列车管理”等7个机务段10个项目获“机务系统单项管理示范”称号。
  1998年,路局突出以机煤、油单耗控制为重点,优化单耗管理模式;完善低烧一号的配套设施,降低燃料成本;抓好燃料日常管理,减少自然损耗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降低消耗两标对接管理见成效。通过资料积累实车试验、电算校核,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形成路局的热力指标分析模块,实现对财务标按月进行分劈、分析。牡丹江段从抓费油机车入手,组织热力、运用、检修、验收人员联合对52台东风8型机车在5个运用区段的油耗率进行科学的界定,热力工作从单一专业管理向技术合管理迈出第一步。低烧一号配套的保温措施得到加强,以车代罐的段努力探索低烧的途径。18个段配齐热力微机,塔河、齐齐哈尔等段实现热力工作的微机管理。
  3.燃料整备管理。加强燃料验收、发储整备管理,不断降低损耗率。实行整备与化验质量互控的方法,全年共检验出8批次237.24吨不合格的机车用料,对质量不符合标准、亏吨的煤炭索赔800吨,挽回经济损失18.4万元。用机煤抵运费,为路局清回欠款1.88亿元。开展滑油稀释梯预报工作,坚持燃油、滑油非正常消耗一起抓,节约机油131.267吨,节约支出费用89.0万元。三棵树机务段率先使用在稀释的机油中添加复合剂,取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使用。冷却水回收再利用在16个段开展,全年共回收1154吨冷却水,节约资金12.7万元。
  2000年,路局围绕模块管理低烧创效,整备自动化的成本控制方针,首创利用成组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实现内燃机车燃油单耗模块管理,自1998年连续3年完成财务计划单耗指标。大力推广燃油低烧科技成果,完善燃油低烧配套设施,3年共节约燃料成本3968万元。推进整备上油自动化,开展滑油稀释梯度预报,实行冷却水回收制度,机车运用油脂、冷却水费用逐年降低。精心组织煤炭计划、发运、供应,3年里落实路局煤矿抹账任务32743万元。全年,内燃机车燃油单耗完成29.85千克/万吨公里,比财务标30.18千克/万吨公里,降低0.33千克/万吨公里,节约燃油5544吨,价值1370万元。低烧一号节约2000万元,以煤抵运费完成计划40万吨,清欠8400万元。按照运行图和周转图的规定,进行项点的量化,制作标准模块。推广使用齐科所研制的“功率油耗仪”,对该设备进行测定,以保证机车在良好情况下上线运用。为各段配备燃料管理微机,与三棵树机务段共同制作燃料微机管理软件。加强燃料工作的管理,向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推广昂昂溪机务段燃整车间规范化、标准化的经验。规范铁路专用润滑油脂市场和用油标准。重新校定各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千机公里耗油标准。利用光谱、铁谱技术对柴油机稀释梯度预报,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和降低消耗。冷却水回收再利用。全年共回收冷却水2541次2301吨。
  2001年,路局抓住以控制机车燃油单耗和“燃油低烧一号”工程为重点进行成本攻关。内燃机车燃油单耗完成2913千克/万吨公里,比财务标30.35千克/万吨公里,降低1.22千克/万吨公里,同期比下降0.4千克/万吨公里,节约燃油21150吨,价值5741万元。燃油低烧一号节约2000万元,以煤抵运费完成计划262022万吨,清欠6151万元。全局燃油亏损率为0.83%,低于局定1.5%、部定3%的标准。抓住以控制机车燃油单耗和“燃油低烧一号”工作为重点,进行成本攻关,不断完善“机车燃油单耗模块”,与哈科所合作共同研制“车载油耗记录仪”。将原自动化上油设备改成以德国元件生产的质量流量计为计量仪器的自动化上油设备,制定新的考核办法。规范内燃机车铁路专用润滑油脂市场和用油标准,建立和完善化验微机管理系统软件,认真执行“四标二保”化验原则,严把机车用料质量关,检查发现非定点厂家生产的润滑油脂不合格产品16批次27.28吨,均退货返厂。充分利用光谱、铁谱技术对柴油机油稀释梯度预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和降低消耗。冷却水回收再利用。全年共回收冷却水2422次2196吨。柴油机千机公里耗油创历史最低水平,完成22.53千克/千机公里。
  2002年,路局内燃机车燃油单耗完成29.42千克/万吨公里,比财务标30.16千克/万吨公里,降低0.74千克/万吨公里,节约燃油11860吨,价值3000多万元。燃油低烧节约2500多万元。两项共节约5500多万元,比预计目标超额500多万元。实现全年无火灾、爆炸事故,无人身伤亡事故。抓住以控制机车燃油单耗和“燃油低烧一号”工作为重点,进行成本控制攻关,应用科技手段,不断完善“机车燃油单耗模块”,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推广、应用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制开发的“车载油耗仪外,与哈科隆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完成”铁路油品自动发放管理系统,该仪器的使用,缩短了上油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微机管理。与科研部门共同研制”油库安全监控装置”。加强机砂的管理,抓好砂源、干砂、储砂、上砂工作,保证机车用砂。加强外调油的管理,制定外调油管理办法。
  2003年,路局内燃机车燃油单耗完成28.65千克/万吨公里(包括临管线),比财务标降低1.24千克/万吨公里,节约燃油20501吨,价值6056.5万元。燃油低烧节约4208万元。电力机车单耗完成:77.40千瓦·时/万吨公里,同比下降2.55千瓦·时/万吨公里,比财务标下降2.40千瓦·时/万吨公里。节电5210.2千千瓦,价值212.9万元。内燃、电力单耗下降共节约成本6269.4万元。全局打温用油较同期减少1033吨,价值305万元。3项共节约10738.95万元,超额完成燃油成本节约目标。(全年燃油采购48.3167万吨,成本14.24亿元,机车燃油消耗47.37万吨,成本13.96亿元。)与科佳机电有限公司在原一面坡机务段完成新型水阻油耗仪的研制工作,6月26日通过局科技成果鉴定。该仪器实时绘制的主发电机外特性曲线、负荷特性曲线、速度曲线,进一步指导对主发电机外特性的调整。采用质量流量计为计量仪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缩短测量时间,节省70%的测定机车耗油率用油。该仪器的推广使用推进机务的节油工作。各段继续实行机车燃油单耗模块管理,应用车载油耗仪,不断量化燃油单耗模块的各耗油因素。召开由分局、段热力工程师参加的车载油耗仪应用研讨会和由科佳公司与热力科进行的完善车载油耗仪的专题会。进行冬季打温用油的攻关,牡丹江机务段修建暖库,节省打温用油成本,全年共节约打温用油及乘务员看车成本85万元,扣除采暖整加面积费用节约70万元。原林口等机务段实施微波地面打温装置,节约打温用油。在现有低烧工作的基础上,扩大低烧范围,抓好+5号燃油的使用,对使用+5号柴油做具体规定。全年仅使用+5号油节约成本1108.4万元,同比多节约7991万元,超额完成低烧节约目标。对哈大线电力机车进行添乘,了解电力机车的耗电情况,做好电力机车单耗模块的建立。完善机车燃油单耗模块管理软件,在牡丹江机务段应用的基础上,针对监控装置更换LKJ—2000型的变化,在三棵树机务段进行修改,编制新型机车燃油单耗模块管理软件。在全局8个段安装以质量流量为计量仪器的自动化上油设备。
  2004年,路局内燃机车燃油单耗完成27.80千克/万吨公里,比财务标降低1.00千克/万吨公里,节约燃油180903.4吨,价值约53444万元。电力机车单耗完成85.50千瓦·时/万吨公里,同比上升8.1千瓦·时/万吨公里,比财务标上升2.40千瓦小时/万吨公里。全局打温用油较同期减少717吨,价值238万元。机车燃油单耗模块管理规范化,继续推广、使用、完善RXJ—1型内燃机车车载油耗记录分析仪、新型水阻油耗仪及机车燃油单耗模块管理软件。全年开展燃油低烧和+5号油使用工作,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制《路局机车燃油低烧管理信息系统》,4月15日通过局科技成果鉴定,在全局推广使用。贯彻《铁路油品自动发放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细化、量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作业环节上。按照路局生产力布局调整要求,撤销路局管内五常、横道河子、勃利、小白、扎兰屯、穆棱、林口、一面坡9个机车上油点。对哈尔滨南、牡丹江等机务段进行调研,针对机车整备上油、上砂、卸油设备存在的问题,制订整备能力增强方案,保证机车双牵、重载、提速、交路延长顺利进行。
  4.改善蒸汽机车热力状态。这是降低机车能源消耗,提高机车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1990年蒸汽机车全部改装岩棉保温,减少锅炉散热损失和冬季机车灌装石棉被的作业过程。此外,在蒸汽机车上进行热管应用、自动放水、型煤等研制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机车节能效果。后来由于内燃机车的不断增加及资金不足等原因,项目被搁置。
  5.喷嘴研磨新工艺。1988年应用,1990年在哈尔滨、牡丹江机务段进行“福尔驶”机油添加剂试验,经过一个架修期,获得节油和耐磨的综合效果,推广到昂昂溪和南岔机务段。燃油添加剂的种类有很多,但因内燃机车属中速柴油机,又有增压装置,一般添加剂都不能获得节油的效果。哈尔滨工业大学引进的“加得可”ADERCO,经三棵树机务段台架试验,获得2%的节油率。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台架试验获得3%的节油率。因该产品没有经铁道部科学院认证,没有专项资金购买而停止使用。
  6.机车软水化验。蒸汽机车水处理工作,改善机车锅炉水垢状态,降低机车锅炉水垢结生速度。1986年推广使用GPES—2化学消沫剂取代原用的二硬脂酰乙二胺化学消沫剂。1988年又推广使用T87化学消沫剂,从而提高蒸汽质量,减低机车锅炉水垢结生速度。使蒸汽机车锅炉水垢结生速度逐年稳中有降。至1994年下降0.112毫米/十万公里。
  针对内燃机车油、水处理工作,各机务段从完善管理体系入手,建立有关内燃化验工作的规章制度。内燃机车使用的油、脂质量检验工作实行“四标二保”原则(仪器设备符合标准,试剂、溶剂符合标准,采样方法符合标准,分析操作符合标准;保证分析数据准确,保证对机车用料质量监督),坚决把住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的油、脂上车使用。在推广使用铁路专用油脂工作中,1986~1994年,局与铁道科学院先后在南岔、齐齐哈尔、昂昂溪、哈尔滨等机务段进行“内燃机车液力传动油”“内燃机车轮对滚动轴承脂低温性能”“内燃机车牵引电机抱轴瓦油低温性能”“内燃机车牵引电机齿轮脂低温性能”“内燃机车压缩机油”和“内燃机车牵引电机脂”等试验。上述试验均通过部级鉴定,在全路内燃机车推广使用。内燃机车冷却液添加剂又经历较大变革,彻底解决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结垢和穴蚀现象,第一次是1987年按铁道部机务局要求停止使用NL防锈油,全部使用铁道部机务局推荐的一号或二号配方;第二次是1988年局化验所和齐齐哈尔机务段研制出“高硅复合配方”获得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局内燃机车上推广使用;第三次是局与铁道科学院在三棵树机务段进行的“内燃机车冷却新型缓蚀剂——三号配方”的研制工作,于1991年通过部级鉴定并获得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加强内燃机车润滑系统磨损监测工作,1989年铁道部机务局为路局配备美国贝尔德公司生产的FAS—2C型流体分析光谱仪。1992年,全局为哈尔滨、三棵树、牡丹江、齐齐哈尔、加格达奇机务段配备ZTP—X1型直读式铁谱仪和FTP—X1型分析式铁谱仪,对内燃机车润滑系统磨损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1994年,机务系统除局机务处化验所(9人)外,21个机务段都有化验室,共246名化验人员,解决一面坡、林口、绥化等段的软水制备、油水化验、加燃油等整备作业设施。采取“以车代库”方法,一面坡、横道河子、乌吉密、林口、七台河、绥芬河、小白、嫩江等段和折返段(点)形成了简易的燃油储、放能力。
  2002年,路局落实《内燃机车润滑油脂应使用油种及定点厂家》,内燃机车铁路专用润滑油脂市场和用油标准基本规范,共检验出不合格机车润滑油脂共计11批次693.8吨。完成《全局救援列车用润滑油脂管理办法》(草案)。为降低运营成本,完成+5号轻柴油质量及使用情况的调研,为路局决策使用+5号轻柴油提供数据。耗油及减少冷却液用量工作,机油千机公里耗油完成18.53千克,较上年降低4.0千克,降低幅度17.8%。全年冷却液回收再利用1694吨。
  2003年,路局制定全局机务化验工作检查评比(考核)办法工作。严格内燃机车用油标准,严把新进用料质量关,全局共检验出不合格用料5批次222.37吨,均做退货返厂处理。重点对+5号轻柴油质量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内燃机车使用+5号轻柴油后对机车质量是否有影响进行专题调研。加强对化验室危险品的管理、检查指导,各段化验室在危险品管理上做到集中保管,专人负责。继续抓柴油机油的千机公里耗油和冷却液回收再利用,千机公里耗油完成15.58千克,与上年同期比较降低2.84千克,下降15.4%。冷却液回收再利用1256吨。
  2004年,路局内燃机车柴油机机油千机公里耗油完成14.72千克/千机公里,同比降低0.73千克/千机公里;内燃机车柴油机机油换油周期完成189525公里,同比延长20257公里。严格内燃机车用油标准,严把新进用料质量关,实行整备与化验质量互控的方法,全年共检验出2批次300吨不合格机车用油。全年重点对佳木斯机务段机车增压器故障频发、对部无规定检验的运用中润滑油检验周期、检测项目、报废标准,对佳木斯机务段、牡丹江机务段担当长交路、重载的机车使用中的柴油、机油等4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
  2005年,路局内燃机车柴油机油千机公里耗油完成17.30千克/千机公里,与上年同期比较上升2.58千克/千机公里,上升17.5%。内燃机车柴油机油换油周期完成212174公里,与上年同期比较延长22249千米,延长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