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车辆配属

第二章 车辆

第一节 车辆配属


  一、客车配属

  1986年,路局以22型客车为主,配属客车2338辆。其中:软座车6辆,硬座车1566辆,软卧车39辆,硬卧车291辆,软硬卧车31辆,软硬座车15辆,软座餐车6辆,邮政车21辆,硬卧行李邮政车6辆,硬座行李车2辆,餐车139辆,行李车143辆,公务、医务、试验、维修、文教特种车73辆。
  随着车型的改进,客车的主要部件和车内装备也随之更新改进。1986年后,客车的主要零部件和车内装备也不断改进和完善,209型转向架取代101、201、202、205、206等型转向架,滚动轴承取代滑动轴承,RD型轴取代C、RC等型车轴,15号车钩取代1号车钩,104型空气分配阀取代L·GL型三通阀;空调取代格式、切式通风装置,电热取暖取代大气压式、直压式、燃煤、燃油锅炉等取暖装置,车体保温材料由聚氨酯喷涂发泡取代毛毡软木、聚苯乙烯、尿醛泡沫塑料,全钢电焊取代铆焊组合结构。
  1987年,路局配属客车2455辆,其中22型、23型新型客车1639辆,独立取暖客车2415辆。
  1989年,为提高长途旅客旅行舒适性,铁道部调拨给路局18辆德国制造的MAB—Ⅱ型空调软卧客车,编挂在进京、进沪特直快旅客列车上。是年,铁道部分配新造客车248辆,报废旧型客车91辆。1989年,为适应旅客列车高速度、长交路、客流大的需要,调整全局客车配属结构,加强客车整修工作。1989年,全局配属客车2678辆,其中:21型302辆,22及23型1934辆,30及31型45辆,旧杂型397辆;独立取暖2663辆,其他15辆;比上年增加配属157辆。全年铁道部分配新造客车248辆,比上年增加74辆;报废旧型客车91辆,比上年增加23辆。
  1990年,全局配属有单车空调客车32辆、电冰箱客车68辆。轴温报警客车1178辆。
  1992年,铁道部分配给路局新型客车90辆,为开行“黑河号”豪华旅游列车创造条件。淘汰旧杂型客车92辆,报废腐蚀严重的主型客车72辆。
  1993年,铁道部停止生产22型客车。为保证旅客列车不欠挂、不丢线,满足旅客运输需要,铁道部及时给予补充,先后分配路局新造客车160辆,其中,25型新型客车90辆,更新17/18次、39/40次进京特快列车车底。全年,共报废淘汰客车84辆,其中,报废腐蚀严重旧主型客车13辆,淘汰老杂型客车71辆。
  1994年,铁道部配属路局新造客车359辆,其中25型258辆,更新18/17次、40/39、58/57、166/165、168/167次进京进沪旅客列车,路局配属客车达到2900辆,其中:茶炉车689辆、广播车102辆、空调车113辆,配有电冰箱客车90辆、轴温报警器客车1641辆、旧杂型客车205辆(硬座车129辆、餐车14辆、软硬座车2辆、软卧车1辆、行李车59辆)。
  1995年,为提高客车整体水平,实现路局客运工作“一年上水平、两年大变样”奋斗目标,路局对进京、进沪旅客列车12组200辆全列加装空调装置,自购发电车12辆。
  1997年,路局实行客车招标,购进25K型新造车52辆,其中:发电车3辆、软卧车5辆、餐车3辆、硬卧车23辆、硬座车8辆、行李车10辆。
  1998年,路局购进25K型客车91辆(公务车1辆),分别配属三棵树、齐齐哈尔车辆段。
  1999年,路局购进25K型新造车95辆,其中:发电车6辆、软卧车5辆、餐车5辆、硬卧车32辆、硬座车37辆、行李车10辆;10月,购进25K型客车163辆;12月,购进25DD型硬座车14辆、25DT型硬座车33辆、25B型硬座车2辆、硬卧车6辆、软卧车4辆。
  2000年,为加强管内城际列车的竞争力,提高服务档次,路局实施开行管内4对空调列车,开始进行落实新造车的工作,7月10日154辆新造25G空调客车竣工。7月20日,四对管内空调列车开行,在全局管内引起轰动。9月新购8辆25G硬卧车、改造2辆发电车投入列车专列运用。下半年新造客车更换牡丹江—北京的265/266次、满洲里—北京的301/302次客车车体。10月21日牡丹江—北京265/266次新造59辆空调客车投入运用。全年新造客车达到324辆,创历史最高水平。对全局新造客车和部分客车通过台及小走廊铺设铝花纹地板,防止地板磨损,保证地板整洁,全局共铺设铝花纹地板客车600辆。为改善22型客车的上部装备,在厂修中改造老式车窗为25型车窗及更新进口中空纤维棉防寒材60辆,段改电热采暖客车160辆。结合客车厂修改造206型转向架140辆,更换202型转向架为20型转向架20辆,缓解120公里/小时客车的紧张状况。为满足部、局关于开行旅游列车的需要,安排4辆德国软卧客车厂修中进行国产空调、电照系统的改造。3月,购置25B型客车硬座车2辆、硬卧车6辆、软卧车4辆(哈分局旅游公司产权);9月,购置25G型硬座车46辆、硬卧车75辆、软卧车11辆、餐车3辆、发电车12辆、行李车7辆。同时,招标购置25B型新造客车77辆,其中硬座车31辆、硬卧车31辆,软卧、餐车、行李车各5辆;25G型新造车59辆,其中硬座车23辆、硬卧车20辆,软卧、餐车、行李、发电车各4辆。同年12月,配属客车达到3306辆。年内,报废客车集中在齐齐哈尔实行报废,全年报废客车53辆。有效解决客车残值上缴滞留的问题,达到直接控制;避免报废客车乱停乱放,易发生火灾等其他事故;集中对报废客车的配件进行清理和选用,利用拆卸下可用配件和钢板修旧利废,节约修车成本。为满足部、局关于开展旅游列车的需要,安排4辆民主德国软卧客车厂修中进行国产空调、电照系统的改造。
  2001年,铁道部第四次客车大提速,也是哈大电气化铁路开通第一年。为实施新图,共购置客车130辆,其中25K型客车107辆,25B型客车23辆。把原哈尔滨—广州25B车体更换为25K车体,变成特快列车,增开齐齐哈尔—大连261/262次特快列车。管内增开佳木斯—哈东—伊春K593/594次和佳木斯—牡丹江K599/600次2对快速列车。此次新图共调整客车165辆,确保新图的顺利实施。年末,全局配属客车3332辆。其中:硬座车1631辆,硬卧车973辆,软卧车207辆,软座车20辆,餐车183辆,行李车218辆,发电车64辆,软硬卧、软硬座10辆,公务车6辆,专用车20辆。
  2004年,路局向铁道部争取更换K39/40次列车新车体,通过努力,K39/40次列车新车体顺利开行,进京列车又更新一对。全年进行200辆22型客车翻新工作。
  2001~2005年,路局通过购置和转属,全局客车配属3533辆,其中:按车种分,软卧车246辆、硬卧车1038辆、硬座车1604辆、软座车13辆、餐车177辆、发电车77辆、邮政车41辆、行李车304辆、特种车33辆;按车型分:25K型车324辆、25T型车144辆、25B型车651辆、25G型车784辆、22型车911辆、22B型车501辆、22C型车49辆、23型车90辆、24型车31辆、25D型车42辆、19T型车3辆、19K型车3辆;按空调和非空调分:空调客车1489辆、非空调客车2044辆。

2005年哈尔滨铁路局配属客车辆数 表3—14

单位:辆

车辆类别

全局合计

空调客车

按单位分

三棵树车辆段

牡丹江车辆段

齐齐哈尔车辆段

总计

3212

1455

1515

463

1234

软软车

8

7

6

1

1

硬座车

1629

476

732

264

633

软卧车

248

230

138

25

85

硬卧车

1048

553

502

140

406

软硬座车

 

 

 

 

 

软卧硬卧车

 

 

 

 

 

其他合造车

 

 

 

 

 

餐车

180

100

77

22

81

行李车

 

 

 

 

 

邮政车

 

 

 

 

 

公务车

5

4

4

 

1

试验车

3

2

3

 

 

维修车

13

6

12

 

1

空调发电车

77

77

40

11

26

特种车

 

 

 

 

 

其他车

1

 

1

 

 



  二、货车配属

  (一)特种用途车辆配属

  为适应装运各种特殊货物需要,除通用货车外,还备有各种专用车辆。货车在全路流通,不配属各铁路局,对装运(或路用专用)各种特殊货物专用车辆,经铁道部批准配属到各有关铁路局备用。路局配属的专用车辆具体如下:
  1.罐车。供运送各种液体、液化气体和粉末状货物使用。分粘油、轻油、酸碱类和液化气体、粉状货物等特种罐车。随着大庆油田开发,担当柴油、粘油和轻油运输任务。1986年后,由让湖路车辆段负责对配属的罐车进行洗刷和检修工作。1988年,全局配属罐车13组672辆,在让湖路—三棵树—大连港区间固定龙组循环运行;1989、1990年,为21组932辆;1991~1993年,为19组861辆。
  1994年,路局配属成组罐车21组938辆,其中:柴油专列4组172辆,往返于让湖路站—大连港间;粘油专列7组301辆,往返于龙凤、喇嘛甸、独立屯、林源、让湖路站—榆树屯、哈尔滨东、滨江、富拉尔基和牡丹江站间;轻油专列10组430辆,往返于龙凤、林源、独立屯、喇嘛甸站—盘锦、大官屯、营口、牡丹江、大连、浩良河站间;备用35辆。柴、轻油专列成组罐车均配有车辆乘务人员,负责运输安全,保证专列成组罐车完整编挂运输。
  1999年,路局大庆油田扩大管道输油方式,罐车运量减少,路局取消罐车配属,撤销让湖路车辆段运用车间。
  特大、大型平车。这种车辆是装运体积庞大而笨重的货物的车辆。1986年,全路有特大型平车5辆(配属绥化车辆段),大型平车313辆;定期检修工作由绥化车辆段负责。1988年,铁道部将D35型24501号钳式特大型平车,配属绥化车辆段负责运用和维修,并制定日常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保证运用状态良好。
  1989年,铁道部将D35型23501号钳式特大型平车,配属绥化车辆段负责运用和维修。绥化车辆段负责配合有关车辆厂和科研部门对特大型平车进行动载、静载试验,参与试运转,监督货物装卸,负责运行中操纵钳夹装置等工作。同时,铁道部规定绥化车辆段负责的特大型平车运用、维修和保养费用及成本核算,原则上以车养车,包干使用。特大、大型平车使用后,回送到经铁道部批准的富拉尔基、三间房、绥化和香坊站备用。1994年,绥化车辆段配属的特大、大型车共318辆,其中特大型5辆,大型313辆。
  绥化车辆段是全国铁路施行特大、大型平车检修基地,负责日常维修保养和定期检修,并配合车辆工厂及科研单位对特大型平车进行动载、静载试验,组织试运转,监督货物装卸,操纵钳夹装置等工作。1989年,铁道部车辆局、财务局联合发文《关于对特大型平车综合服务费使用办法报告的批复函》,规定路局绥化车辆段负责配属全路运用的大型平车维修、保养和运用服务工作,有关费用列支及成本核算问题,原则上以车养车,包干使用。
  1999年,绥化车辆段增加配属特大平车2辆,其中D30A型5623000号钳夹式特大平车、D38型5623800号钳夹式特大平车各1辆。
  2000年,绥化车辆段配属特大型平车共7辆,2004年配属特大型长大货物车4辆,分别为D38(常用,配17人)、D30G(常用,配7人)、D35和D30A(不常用,暂没配人)。另外,D32和D26A大车于2003年10月8日与齐车公司办理交接,配属绥化车辆段负责乘务工作。
  2.路用专用车。分一般路用车和固定路用车。一般路用车,主要用于运酸、运灰、运水、职工生活供应、科学试验、施工运料和运冰雪等;固定路用车,主要有检衡车、战备检修车、救援车、发电车、设备机械检修车、吊车附属车、沿零工作车、运送长钢轨车和隔离车、母子钩车等。这些车辆实行固定配属,由各用车部门、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提出申请计划,经路局(运输处)审核汇总后报请铁道部批准,由路局每年统一下达路用车配属计划。长期使用的路用车增减,从1990年起,除个别调整电报通知外不做重复下达计划。在计划中明确规定使用单位(配属单位)、车辆所在分局和车站、车种车号和吨位、用途、使用期间和运用区间、收费和不收费等项目,便于各有关单位执行。
  1994年,全局管内的路用货车共配属609辆,其中:哈尔滨分局141辆(一般路用车53辆、固定路用车88辆),佳木斯分局38辆(一般路用车13辆、固定路用车25辆),牡丹江分局135辆(一般路用车89辆、固定路用车46辆),齐齐哈尔分局114辆(一般路用车79辆、固定路用车35辆)。

1994年哈尔滨铁路局部分分局一般路用车配属数量表 表3—15

单位:辆

所在分局

车数

运酸车

运灰车

运水车

生活供应车

科学试验车

施工专用车

轨道拖车

运冰雪车

哈尔滨

53

 

4

 

8

1

40

 

 

佳木斯

13

 

5

1

5

 

2

 

 

牡丹江

89

 

10

 

11

 

68

 

 

齐齐哈尔

79

2

6

2

14

 

45

 

10

加格达奇

26

 

 

7

19

 

 

 

 


1994年哈尔滨铁路局部分分局固定路用车配属数量表 表3—16

单位:辆

所在分局

车数

检衡车

母子钩车

战备检修车

救援车

发电检修车

吊车附属车

沿零工作车

长钢轨车

哈尔滨

88

10

 

5

13

1

7

 

52

佳木斯

25

 

 

 

14

2

9

 

 

牡丹江

46

 

 

 

17

4

18

7

 

齐齐哈尔

35

8

5

 

5

1

13

3

 

加格达奇

20

 

 

 

12

 

2

6

 



  3.自备车。1986年,路局加强局自备车的修、管、用工作,保证超运任务的完成,全年为局创利5000万元。扩大和调整客车编组结构,日均扩编18辆,全年多运旅客129万人次。压缩检修残车,日均增加运用货车206辆、运用客车18辆,全年为局提供运用货车75248辆、运用客车6456辆。在完成指令性计划外,充分挖潜设备检修能力,调动积极性,完成客车厂修57辆、货车厂修175辆。其中:长大货物车32辆,企业自备车、工程大修宿营车厂修121辆,段修719辆,辅修768辆,轴检653辆;改21型硬卧为硬座14辆,客车蒸汽取暖改为独立燃煤取暖122辆。
  1988年,全局共有超运自备车1710辆在管内运行使用。其中:佳木斯分局800辆(佳木斯段380辆,南岔段420辆),哈尔滨分局310辆(哈尔滨、绥化段各155辆),牡丹江分局500辆(西鸡西、牡丹江段各250辆),加格达奇分局100辆(塔河段100辆)。全年共运送货物650万吨,占全局货运量的4.7%,增加运输收入3500余万元。
  1992年,路局完成路外企业自备车检修18735辆,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2.4倍。其中:厂修232辆,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2.41倍;段修6456辆,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76倍;辅修7138辆,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97倍;轴检4909辆,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6.19倍。为加速车辆周转,缩短停留时间,为铁路运输提供运用车,段修台位利用率达到1.0以上。全年完成货车检修残车284863辆,比部给定量压缩79573辆,压缩21.8%,按50辆编组计算,相当为运输生产提供1591列货物列车;完成客车检修残车45447辆,比部给定量压缩2499辆,压缩5.2%,按12辆编组计算,相当为运输生产提供208列旅客列车。完成货车段修休车时间2.4天,比部定标准3.5天压缩1.1天;货车辅修休车时间24.8个小时,比部定标准24个小时增加0.8个小时;完成客车段修修理时间5.9天,比部定标准6.5天压缩0.6天。货车段修半日出车率达到57.7%,比部定标准35%提高22.7%;货车站修半日出车率达到76.9%,比部定标准45%提高31.9%。
  1994年,全局管内共有自备货车11982辆。其中路内自备车2095辆,基本车种车型为淘汰报废修复后C50型敞车,限制在局管内固定区域整列或成组编挂列车运行。这部分车辆只做一次厂延段修,不做厂修,发生故障即解体;企业自备车9887辆,车种车型主要是罐车和敞车,由路外厂矿企业单位购置,经车辆部门技术鉴定后过轨铁路营业线运输,委托车辆段定期检修。
  1999年,路局加强超运车、报废车的管理,解体危及行车安全的C50型超运自备车695辆,上报铁道部批准,报废货车2043辆。
  2000年,路局规范企业自备货车检修、管理工作,召开企业自备货车工作会议,重点强调按检修计划修车,严禁提前扣车,规范企业自备货车注册、销号、涂打标记等有关工作要求。对企业自备货车进行彻底清查,完善企业自备货车台账和卡片,为企业自备货车动态管理打下基础。完成企业自备货车安装标签前的清查、上报工作。根据铁道部企业自备货车安装标签前清查、上报工作的要求,组织召开各车辆段和虹通公司自备货车管理人员专门会议。抽查企业自备货车的检修质量。两次抽查中发现有的提前扣车,不按规定更换防松螺母、贝铁斜楔,简化修,对此进行停产整顿。抽查中还发现超修程修车、私自更换车型、涂改车号,并将过期、报废的轴承装车使用等问题。哈尔滨炼油厂未经注册就私自编写涂打自备车号投入使用,华润金玉公司私自涂打定检标记等严重问题,都进行了处理。
  2002年,路局对企业自备货车进行清查,上半年对全局管内213家企业的12764辆企业自备货车进行清查,核对每辆车购车发票(转账协议)、车辆清查表、注册登记表等,发现有问题的55家,主要是现有车型与注册车型不一致、缺手续、找不到企业、抹账的车没有重新注册、注册车辆多而实际车辆少。针对问题,逐企业逐车核对,理顺隶属关系,对企业自备车实行微机管理。完成企业自备货车的标签安装工作,安装标签12140辆。组织两次企业自备车检修质量鉴定,对质量问题进行通报。组织企业自备车检修设备的专项检查,进行企业自备车检修资质认证。针对全局普遍存在的企业自备车检修质量不高、检修合同兑现差、管理不善、检修降价等问题,下发关于加强企业自备车检修管理的10项措施。
  2003年,路局对局虹通公司和分局所属自备车技术状态逐辆进行鉴定,共鉴定自备车1893辆,报废不符合运行条件车辆193辆,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按铁道部要求,完成铁路所属自备敞车收购工作,收购工作中,共更改车号和修改标签2574辆。完成收购地方企业自备敞车工作,共更改车号和修改标签272辆。

  (二)车型变化

  随着新造货车在全路投入运用,部分淘汰报废的敞车中整修后改作自备车,在局管内投入运用。在货车车种车型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货车车体和主要部件转向架、制动机、车辆缓冲装置等也都有相应的改进。
  1986年,路局对40吨以下小旧型货车加快报废速度。
  1992年,根据铁道部《关于加速报废旧型C50型敞车的通知》要求,路局报废货车10714辆,其中棚车1148辆,敞车8637辆,平车289辆,罐车275辆,保温车32辆,守车98辆,其他型车235辆。
  1997年,铁道部规定,非转8A型转向架货车禁止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运行。路局将检修后的非转8A型转向架货车只在管内运行。
  1999年,全局货车向重载高速、高强度、耐腐蚀、全钢结构、专业化方向发展,80%淘汰C65型、C62型敞车,P50型、P13型、P60型棚车,N6型、N12型、N16型、N60型平车,G18、G50型罐车;100%淘汰转3、转4、转6、转17型转向架货车,C62B、C63、C64B、C64T敞车,P64、P65棚车;G70罐车、XB17集装箱平车等新型货车陆续在管内使用。
  2000年,路局加快对报废序列车辆的报废速度,为行车安全提高安全系数。铁道部给路局报废车辆的任务是1590辆,报废1935辆(其中守车224辆)。
  2003年,路局各车辆段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货车,及时报车辆处审批,经铁道部批准,全年共办理货车报废240辆。
  2004年,路局各车辆段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货车,及时报车辆处审核,经铁道部批准,全年共办理货车报废192辆。
  2000~2005年末,转8G型、转K1型、转K2型、转K3型等型号转向架运用货车开始在管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