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道口管理 1986年,全局共有道口2498处(宽轨5处)。其中:正线2203处(宽轨3处),站、岔、段、特线上有295处。有人看守的道口有250处(宽轨1处),其中正线223处。3月31日,国家经济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农牧渔业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劳动人事部联合颁发《关于公布<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把47处无人看守道口改为有人看守道口,对站内无人看守的52处道口,有的拆除,有的改为人行道,有的移至站外,消除了站内道口无人看守的问题。新设道口色灯信号25处。6月,路局公布《有人看守道口作业、管理、设备标准化(暂行)及开展“安全优质道口”评比办法》,全局共有70处有人看守道口被局评为优秀道口。
1987年,全局新增加道口186处。年内铁路局颁发安全优质道口标准和评比办法,对有人看守的道口提出作业、管理、设备达到标准化和建立“四表、四簿、一板”的要求。共有70处有人看守的道口被局评为安全优质道口。为提高道口看守人员的职权,发挥管理效能,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有关部门发给道口看守人员执勤袖标2100个,安全检查证1500个,有权扣留违章驾驶的车辆或处以罚款。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5个城市中的14处繁忙道口由公安部门设岗派交通警察维持交通安全。将43处企业专用线的有人看守道口移交给企业自行看守。除加强道口管理外,对24处道口安设安全防护设备,累计150处,占全局正线有人看守道口总数的67%。对无人看守的道口增设27处自动防护信号,长滨线全面打通。
1988年,路局首次组建道口警察队。经铁路局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公安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市公安局申请,地方政府批准在哈尔滨铁路分局组建一支道口警察队,定员30人,负责维持道口交通秩序,事故处理、安全宣传工作,保证了铁路交通运输安全。全年共改善有人看守道口铺面硬化、安全防护设备46处,累计完成196处,占正线有人看守道口总数的37.9%。为解决有人看守道口之间的联防,以及加强与段内、车间之间的信息沟通,经牡丹江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铁路局对牡丹江工务段管内10处有人看守道口、段内调度和主管道口人员全部配备无线对讲机,使道口交通运输安全进入可控状态。为贯彻铁道部“关于加强国际干线道口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路局从1988年开始对长滨、滨洲两条国际干线的265处无人看守道口,当国际列车通过时派人进行监护。1993年1月9日,路局根据各有关分局提出撤除对国际干线无人看守道口进行监护的报告,同意全局撤除监护,按规章规定办。
1989年,全局共有道口2648处,其中有人看守道口234处。全年消灭交通肇事责任事故。年内,共改善道口安全设施29处,其中:23处安设道口信号,累计已达200处,占有人看守道口的81%;改建道口房21处;新设风雨棚11处;更换栏木100处;补充栅栏620米;完成铺面及平台硬面化4260平方米。为加强道口管理,在哈尔滨、齐齐哈尔、让湖路等3个工务段安设道口无线联网,解决失控问题。牡丹江工务段为解决由于临时停电而造成道口信号、电动栏木失效的问题,在道房内安设停电转换器,可在停电8个小时内,保证正常运用。让湖路工务段为加强道口管理,成立道口分段,做到生产指挥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对保证交通运输安全发挥作用。
1990年,路局投资200万元,完成道口微机报警15处,解决道口电源和无线联网5处,新建道口房12处,新建道口自动转换电源9处,道口反光膜标志牌60处。经省政府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印制30万张停车止步让行标,贴在全省机动车驾驶室玻璃上,将道口通行规定列入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的范围内。
1991年,路局投资236.8万元,将双鸭山、尚志、龙江3处有人看守道口改为立交。另投资200万元改善道口技术设备,共安设微机联网3处,修建70米通信塔3处,修建道口房4处,安装波兰进口道口栏杆及传动设备50处。印发4万张道口安全宣传画,与公安交警部门配合,将铁路道口安全通行规定纳入每年机动车驾驶员考试范围之中,使铁路道口安全引起社会重视。全年道口交通肇事较上年减少66件,降低19%。
1992年,路局投资1600万元,将交通繁忙的太平桥、北安、勃利、滨绥362公里等4处道口改为立交。投资225.5万元,设置50处自动报警及自动栏木、15处电源,改造3处道口房,212处有人看守道口安设反光标志牌。
1993年,全局有人看守道口共发生非责任交通肇事33件,较1992年减少11件,下降25%,是历年来件数最低的一年。年内,路局投资1257.4万元,对龙江、爱河、密山东、牙克石、红山、佳木斯西林路等6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投资279.4万元,完成25处道口改造,新设道口铃声报警6处,语言报警3处,完成哈长、滨洲、滨绥三大干线道口反光标志牌500处。全局201处有人看守道口经局检查验收有133处达到优质道口标准,优质道口率为66.1%。齐齐哈尔分局31处有人看守道口,实现安全优质30处,优质道口率为97%,名列全局各分局榜首。加强道口员队伍培训,组织技术表演赛,齐齐哈尔分局获全局道口员技术表演赛冠军。
1994年,全局道口交通事故比上年下降36.4%,创造近几年来最好成绩。加大道口管理力度,实施干部包保责任制,形成干群联控的管理机制。在设备上加大投入,投资145.3万元,改建44处繁忙道口的电源、自动信号、铺面、栏杆及道口房等非标设备。与地方政府合作,将勃七线1.4公里及嫩林线197公里两处平交道口,改建成公铁立交桥。对全局2299处正线道口的防护标志埋设的位置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218个鸣笛标、927个“小心火车”标,915个停车标志,646个道口护桩等进行移设。在滨北、绥佳线安设310处道口反光标志牌。开展创建安全优质道口活动,全局205处有人看守道口中有133处达到安全优质道口标准,占64.9%。
1986~1994年哈尔滨铁路局道口设备汇总表 表3—24
年度 | 道口处数 | 看守人员数 | 通信防护设备 | 总处数 | 有人看守处数 | 通信设备 | 音响设备 | 自动通知 | 防护色灯信号 | 标准 | 非标 | 1986 | 2493 | 249 | 1298 | 146 | 195 | 146 | 172 | 47 | 1987 | 2679 | 248 | 1353 | 151 | 230 | 179 | 203 | 18 | 1988 | 2689 | 242 | 1319 | 154 | 243 | 192 | 217 | 34 | 1989 | 2648 | 234 | 1320 | 158 | 238 | 196 | 219 | 33 | 1990 | 2644 | 229 | 1332 | 168 | 250 | 193 | 236 | 31 | 1991 | 2469 | 219 | 1324 | 169 | 249 | 192 | 232 | 31 | 1992 | 2463 | 212 | 1280 | 165 | 242 | 188 | 228 | 29 | 1993 | 2463 | 201 | 1289 | 159 | 204 | 182 | 187 | 16 | 1994 | 2633 | 207 | 1330 | 171 | 221 | 206 | 195 | 21 |
|
1995年,路局成立护路道口办公室,负责管内436处铁路平交道口的交通管理工作。年内,根据省政府行政执法条例和省法制局5号文件,各类行政执法人员均需经过专门法律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持政府统一颁发的证件。在强化道口管理的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将马桥河459公里、尚志140公里平交道口改为立交桥。局投资144万元,改善道口铺面、栅栏16处;改修道口看守房8处;安设防护设备8处;电源改造4处;安设电动栏木6处。2月24日,根据铁道部指示,要求立即恢复对哈尔滨、滨洲两条国际干线上的255处无人看守的道口监护,每当国际列车通过时派人进行监护。继续开展安全优质道口活动,全局209处工务有人看守道口,经检查评定有135处达到安全优质道口标准,优质道口率为66.5%。齐齐哈尔分局管内30处有人看守道口达到安全优质道口标准。
1995年哈尔滨铁路局道口情况汇总表 表3—25
线别 | 道口处数 | 有人看守 | 通信 设备 | 音响 信号 | 自动 通知 | 标准 色灯 | 非标 色灯 | 遮断 信号 | 计 | 工务 看守 | 其他 看守 | 正式运营线 | 计 | 2444 | 215 | 199 | 16 | 173 | 225 | 204 | 199 | 22 | 12 | 其中正线 | 2100 | 192 | 176 | 16 | 156 | 262 | 182 | 195 | 8 | 10 | 临时运营线 | 计 | 173 | 3 | 3 | — | 2 | 2 | 2 | 2 | — | 1 | 其中正线 | 171 | 3 | 3 | — | 2 | 2 | 2 | 2 | — | 1 | 宽轨线 | 计 | 5 | 1 | 1 | — | — | — | — | 1 | — | — | 其中正线 | 3 | — | — | — | — | — | — | — | — | — | 总合计 | 2622 | 219 | 203 | 16 | 175 | 227 | 206 | 202 | 22 | 13 | 其中正线 | 2274 | 195 | 179 | 16 | 158 | 204 | 184 | 197 | 8 | 11 |
|
1996年,路局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各分局、各段对道口工进行岗位必备应知应会短期培训,在全局开展的“两个一、三个不倒”考试中,工务系统取得97.75分,名列全局各系统之首。年内,消灭重大交通事故。道口交通肇事较上年减少12件,肇事率下降44.4%。
1997年,路局对道口员的单项作业标准实行重点监控,组织开展作业程序、技术标准、防护办法等达标活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年内,有人看守道口发生交通肇事12件,较上年减少3件。
1998年,路局为落实铁道部对哈长线提速的要求,从3月份开始,由局勘测设计院,工务处大修设计组及桥梁检定队分别对平交道口等路桥设备进行现场勘查、检定、设计,4月份组织施工,9月25日全面完成。对原有47处平交道口改建成37处立交(123公里、171公里为上交),保留及增设有人看守道口4处(陶赖昭、168公里、183公里及双北),拆除道口6处。年内,有人看守道口发生交通肇事6件,比上年减少6件。
1999年,全局深化“安全优质”,加速设备技术改造,完善内部管理,开展“五五工程”建设活动。年内,经过路局验收,滨洲线155公里等5个道口被评为安全优质示范道口。有人看守道口发生交通肇事3件,比上年减少3件。
2000年,路局投资579万元,对四大干线82处有人看守道口进行改造。其中:道口铺面大修54处,橡胶铺面5处,道口房大修13处,栏杆改造49处,栅栏更新26处,对讲机更新34台,新设电话7处,道口房上自来水25处,报警信号大修21处,延长报警时间11处,电源改造7处。新建监护道口75处,道口平改立2处。在“五五工程”创建活动中,让湖路工务段滨洲线178公里道口,林口工务段林密线1公里道口、伊春运输管理中心汤林线104公里道口、哈尔滨工务段滨洲线61公里道口获安全优质示范道口。
2001年,路局投资814.5万元,对四大干线有人看守道口进行改造。其中:道口铺面大修76处,道口房大修31处,道口房新建2处,栏杆改造82处,接通水源20处,电源改造1处,安设道口电话1处,增设对讲机4处,增设报警4处,安装调车作业报警6处,增加报警距离8处,栅栏更新12处,增设无线预警69处。更新改造监护道口报警设备,培训道口看守和监护人员,在哈陶段、哈齐段新建立交桥6处。在“五五工程”创建活动中,让湖路工务段滨洲线163公里道口、林口工务段图佳线356公里道口、富裕工务段齐北线61公里道口、南岔工务段绥佳线225公里道口、三棵树工务段拉滨线24公里道口为安全优质示范道口。
2002年,修改《哈尔滨铁路局监护道口暂行管理办法》,制定《哈尔滨铁路局护路联防、道口监护工作安全管理措施》《哈尔滨铁路局护路联防、道口监护工作安全管理措施考核评价标准》《哈尔滨铁路局监护道口对讲机使用及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4月18日,路局修改《哈尔滨铁路局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哈尔滨铁路局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办法》。7月18日,在全局道口监护系统中开展监护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大演练活动(学标兑标监护技术演练)。编写《道口监护知识百题问答》,分5个阶段组织实地演练,使全局各级道口监护管理干部和道口监护员提高了业务能力。
2004年,路局下发《铁路局、局党委关于加强工务工作的决定》,落实路局《安全管理办法》,开展道口安全攻关。针对10月11日由于严惩违章造成有人看守道口交通肇事,下发《关于加强道口安全管理,搞好安全检查的通知》,对全局道口设备逐处进行检查,找出道口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为保证设备状态完好和正常使用,各段对道口“三标一桩”栏杆、报警装置等主要设备存在不良处所,立即进行修复;无报警设备装置的道口,要准确掌握车站调车作业信息,不能臆测行事,盲目关闭或开放栏杆(栏门)。完成提速调度过渡,工务处成立新图实施过渡领导组,制定保证提速区段超限专列运输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控制措施。对专列经过地段提前进行检查,有人看守道口包保干部必须到岗位,无人道口派人监护。
2005年,路局完善《黑龙江省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护管理办法》《哈尔滨铁路局护路道口安全信息管理实施细则》《哈尔滨铁路局护路道口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哈尔滨铁路局护路道口监护管理干部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哈尔滨铁路局护路道口办管理制度等。加强道口现场控制,把道口管理“互控关、出场关、放杆关”贯穿接送列车作业的始终。对关键道口、机动车繁忙道口和安全薄弱人员道口定期进行分析归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严格管理。要求道口监护人员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严格遵守作业纪律和劳动纪律,认真互控,及时出场,按规定关启路障,接送列车,疏导过往车辆和行人。参加突发故障演练,熟练掌握处理突发事故能力,确保监护道口有序可控、安全畅通。全年道口平改立拆除监护道口19处。统一规范道口排水设备水平台标准,道口木枕更换成铪桥枕,拆除道口12处,新建平改立53处,移设1处。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做到安全管理有效、及时、准确。消灭监护道口重大交通肇事;消灭人身伤亡事故;消灭有人看守道口责任交通肇事,有效防止交通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