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信息化技术
第三节 信息化技术
电务系统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加强了行车集中统一指挥,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能力,改善了劳动条件,实现了信息共享。
调度集中是把联锁和闭塞设备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遥控设备。列车调度员通过集中设备可以直接操纵中间站的道岔和信号,可以监督区段中列车运行位置,进路状态和信号开通情况,可以真正实现集中统一指挥行车,缩短列车站停时间,提高运输能力,改善劳动条件。
调度监督是指只有区段是列车运行位置表示和信号显示,但不能直接操纵车站的道岔和信号的一种监视设备。1988年,对平齐线齐齐哈尔—泰来间116公里,15个区间(含三间房东、西到达场;齐齐哈尔南、北场)为DD2型调度监督(建于1974年12月)进行微机化改造。是年,建成陶赖昭站交接口(含团山、三岔河站)及绥化站调度监督系统。
1990年,路局完成平齐线调度监督区段19台分机的微机化改造,改造后由4台彩色显示屏代替旧式庞大表示盘并增加车次报号、记忆、储存、自检功能,由于传输性能不合格,集中控制部分一直未开通使用。
1991年,路局决定对齐北线齐齐哈尔—依安间128公里,11个区间D4D型调度监督设备,因采用的元件质量稳定性较差,予以撤除。
1992年,路局建成长滨线哈尔滨—陶赖昭间11个站调度监督系统。至此,哈尔滨枢纽调度监督系统已建成一个交接口(陶赖昭站)、一条线(哈尔滨—陶赖昭)、一个枢纽(哈尔滨)的调度监督表示系统。该系统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研制并施工,具有对各站进路、信号、闭塞状态,轨道占用,实行实时显示和记忆、储存的功能。
1996年,调度监督系统有较大发展,先后开通安达口、一面坡口、神树口、五常口。扩展齐分局调监系统,完成嫩江交接口。至此,哈分局调监中心完成哈枢纽及各交接口共32个站的调度监督。齐分局完成29个站的调度监督。改善调度人员指挥条件和应变能力,对提高效率起了重要作用。2001年,完成19个站(场)调度监督和微机监测工程。
2003年,按照铁道部关于加快DMIS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哈—齐自动闭塞大修工程,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间34个站的调监、监测“二合一”系统及齐分局DMIS中心的建设;完成局DMIS中心机房的建设,包括网络设备、电源系统、终端显示设备。此外,还完成哈长线局界重新划分后,调监通道的变更工作,完成太阳升、五常、泰来3个局间分界口调监软件的修改与升级工作。至2003年年末,路局已建成一个路局DMIS中心,2个分局DMIS中心(哈尔滨、齐齐哈尔)和3条线、4个分界口车站的信息网。
微机监测系统,是监测信号设备运用状态的必要设备,是实现状态修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实时监测信号设备的主要电气性能、超限报警、存储再现、过程监督、远程监控等功能,在信号日常维修及故障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能够指导维修工作,加强信号设备结合管理,发现信号设备隐患、预防设备故障,保证信号设备的正常运用。微机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包括联锁、闭塞、列车运行控制(CTCS)、驼峰、调度指挥(TDCS)和电源屏等信号设备,信号机械室装备的环境监测也纳入微机监测系统。2001年完成哈大线19个站(场)微机监测工程,2002年哈大线12个站采用微机监测系统,各类信息通过局域网联到领工区、段和分局,实现远程监控和测试功能。到2005年年底,全局共有微机监测车站(场)88个。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TDCS工程是铁路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2005年,路局根据铁道部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精神,全面启动TDCS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速路局铁路运输指挥跨越式发展。根据路局工程建设组确立的满足需要,方案合理、节省投资、设备先进、最短工期的施工宗旨,电务处领导亲自组织、指挥这次建设工作。采取建设中交流、阶段性总结、全过程跟踪的工作方式,抓好工程前期准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路局TDCS检修室和电务系统干部职工克服建设范围变动、技术政策变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困难,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运输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对调度人员和车站值班人员严格培训,并对系统的使用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路局计划、财务、建设、机务、工务、信息技术所等部门各负其责,主动配合,为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TDCS系统与TMIS系统相比,增加小编组信息、戴帽车车次输入、保密列车管理、列车事故概况表、车站现在车管理、调度监督、无线车次号跟踪、站间透明等功能,同时完善了局管内电子地图管理显示、重点列车跟踪、车流密度统计等功能。
根据TDCS组网要求,本次工程完成齐、牡、佳、海4个中继站部分设备及61条通道的移设工作。完成4个局间分界口、10个车站的调监通道移设工作。
路局完成TDCS系统与无线车次号系统整合工作。对哈中、顾乡、松南、太平桥、对青山、羊草、江北、新松浦、北松浦、安西、新香坊、王兆屯、路北、孙家、沈家、康金井16个站场无线车次号设备进行整治,正确率达到92.6%,基本实现列车自动跟踪。
网络安全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维护人员掌握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处理方法,熟悉软件、硬件应急处理程序,减少故障时间。路局利用防火墙技术,在内外网之间提供安全的网络防护,降低网络安全风险,做到“自成体系、封闭运行、安全可靠”。另外,在机房安装气体灭火装置,加强机房安全。
到2005年年末,路局TDCS第一期工程全部完成。525个站(场)TDCS工程建设、27个机务段调度命令接收显示终端,路局5个计划员台、1个客调台、17个行调台及TDCS中心全部实现TDCS功能,改变人工绘制运行图、人工报点车次和手工填写行车日志的传统作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