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通信线路

第四节 通信线路


  1986年路局通信线路有很大发展,12月15日伊敏线交付运营,通信电线路新建74公里,采用水泥电杆。是年12月20日塔十线交付运营,通信电线路新建57.5公里,采用水泥电杆。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路局自1986年开始埋设哈尔滨—齐齐哈尔同轴电缆。1986年敷设57公里,1987年敷设22公里,1988年敷设71公里。
  1987~1988年在玉泉—牡丹江间(290公里),1989~1990年在牡丹江—林口间(110公里)的架空明线路上增加一排横担(原3排横担改为4排横担),加挂2对铜线、2对铁线(杆面型式变6铜6铁为8铜8铁)。为增开12路载波机,对原有交叉制式53—8制式进行交叉改组更新为74—8型,其8对铜线上均可开通12路载波机,通道能力增加30多路。
  1988年,泰康—红旗营间有43公里水塘地段,需要敷设同轴电缆。在电缆施工中,遇到很大难度。担任施工任务的齐齐哈尔电务工程段组织700多人,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克服一切困难,终于抢在冰层开化前敷设完毕。至此,哈尔滨—齐齐哈尔同轴电缆全线敷通,1990年正式投入运用。
  1992年,哈尔滨—绥化综合光缆开始施工,光缆全长132.22公里,其中哈尔滨—三棵树间,利用既有管道敷设10D10/125(204)B10型10芯单模管道充油光缆。三棵树—绥化间敷设GDZL23—8D10/25(204)B+B型8忒单模地下综合光缆,采用充气维护;管道敷设采用GDZQ.03—80光缆。1993年,完成敷设和接续任务。
  根据国家、铁道部关于长途通信传输发展技术政策,路局决定自1993年起,不再进行架空明线线路大修,也不发展既不经济又无发展前途的同轴电缆。积极发展传输性能好、价格低、工期短、便于维修、通道容量大的光缆。
  1993年,齐齐哈尔—富裕架空光缆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使用,标志着路局通信事业从此进入光缆数字通信的新时代。年内,进行铁道部投资8600万元,干线通信网建设。主要有哈尔滨—牡丹江光电综合缆工程敷设205公里;齐齐哈尔—海拉尔站间光电综合缆敷设185公里;哈尔滨—五常间架空光缆工程完成架空线路加强和吊挂钢丝绳的任务;完成哈尔滨—绥化间132.8公里光电综合缆的接续任务,完成通信站和通信机械室的房建任务。
  1994年,由路局投资对全局雷害较严重的5个分局216个车站通信线路装设铁道部要求的新型防雷设备。采用新型集中防护方式后,不仅增强了防雷能力,还给现场维护、测试带来了方便。
  是年,哈尔滨—绥化干线通信光缆工程续建收尾及光电设备开通;哈尔滨—牡丹江间干线通信光缆敷设158公里及全线接续;齐齐哈尔—海拉尔站间光电综合缆敷设128公里;齐齐哈尔—博克图间光电缆接续;哈尔滨—五常间架空光缆续建。
  1995年,哈尔滨—绥化干线通信光缆工程6月9日全线开通;哈尔滨—牡丹江间干线通信光缆工程中间站设备安装完成,线路部分完成全部验收,部分电路投入使用;哈尔滨—五常间架空光缆于11月1日全线开通。
  1996年,铁道部投资4980万元、路局投资1719.2万元,哈尔滨—牡丹江光缆在上年完成线路工程的基础上,上半年完成电气特性测试,6月26日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齐齐哈尔—海拉尔站光缆是转年续建工程,铁道部投资3600万元,完成85.6公里光缆敷设及接续工作。至此,全线525公里光缆敷设及接续工作全部完成。
  1997年,路局开通齐齐哈尔至海拉尔525公里长途通信光缆工程;续建绥化至齐齐哈尔439公里长途通信直埋光缆、电缆工程,并新建5处通信站,6处光缆通信工区,26个中间站机械室;续建齐齐哈尔至泰来127公里长途通信直埋光缆、电缆工程,并新建2处通信站,4处光缆通信工区,12个中间站机械室;完成绥化至佳木斯381公里长途通信直埋光缆、电缆工程。
  1998年,路局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光缆敷设,并组织验收交接,完成绥化—佳木斯光缆工程的房建、电力配套项目施工。主体功能转入下年。
  1999年,路局完成富裕—加格达奇铁路正线光缆架设任务并于12月18日开通。工程架设8芯光缆852.7公里,含15个通信站和4个中间站,开通了155Mb/s同步数字传输设备。
  2000年,全局通信干线网基本建成。
  2001年2月28日,路局通信设施及人员,正式从路局剥离,成立铁通公司黑龙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