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其他项目审计
第六节 其他项目审计
一、承包经营和资产经营责任审计
多经承包经营审计是从1999年开始的。根据哈铁企〔1998〕25号和35号文件要求,两级审计机构对各分局,哈、齐工程总公司、工业总公司多经等10个单位和局多经中心直属5个单位上年承包经营情况进行审计。
2000年,是开展经济责任制审计的第一年。路局审计处组织全局审计人员,对5个分局、2个工程总公司、1个工业总公司及5个直属单位上年资产经营情况进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审计。
2001年,路局审计处对各分局、哈、齐工程总公司、工业总公司等18个单位2000年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审计。
2002年,根据路局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工作要求,路局审计处抽调全局32名审计人员,开展全局资产经营责任制审计。
2003年,路局审计处组织全局47名审计人员,成立14个审计组,对5个分局、局多经、局外经及其直属30个单位承包经营情况进行审计。
2004年1月,路局审计处组织全局37名审计人员,成立9个审计组,对5个分局多经、外经分处和局多经中心所属30个单位承包经营情况进行审计。
2005年1月,路局审计处组织全局28名审计人员,成立7个审计组,对原5个分局多经、外经分处和局多经中心所属12个单位承包经营情况进行审计。
二、运输收入审计
自1989年以来,路局运输收入审计成为经常性审计项目。结合路局开展的“漏洞在我身边,堵漏在我行动”活动,每年都开展运输收入审计。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审计组除对分局收入检查分处的账项进行审计外,还延伸至基层单位,“上车下站”,深入有关客货运车站进行抽查。上车检查,采取不定时间、不定车次、不定班组方法,分若干小组对各旅客车厢、列车长办公处、售货点、行李车、餐车等场所进行检查,以暗访为主,明查为辅。对发现的问题,责令进行纠正和整改。
三、管理及效益审计
1987年,路局对绥化建材厂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找出企业管理中特别是供、产、销环节上存在的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针对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管理薄弱、物资消耗无定额、资金占用大、设备管理混乱及失修等问题,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
1991年,路局对7个机务段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重点审计影响本系统经济效益的原因,主要是机车燃料、材料等项目运用指标和运用成本管理、机车运用浪费等方面。
1998年,路局审计处对齐齐哈尔工务段进行经营管理审计,抽调工务处、物资处、劳资处、财务处等部门18名同志组成审计组,对该单位的生产、安全、技术、人事、劳资、财务、计划、物资、生活和多经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解剖分析,发现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15个问题。对佳木斯站在安全管理、运输管理、客运管理、货运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物资管理、运输收入管理、财务管理、多经管理方面进行审计,发现存在76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33条整改意见。
1999年,路局审计处牵头,由电务、劳资、物资处和哈分局审计分处组成审计组,对哈尔滨电务段进行经营管理审计,发现各管理环节中存在64个问题,提出22条改进意见。
2005年,路局对黑龙江金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北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东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对违纪违规问题按规定进行处罚,对成本管理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相应地提出审计建议,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资金风险通过管理和债偿能力进行评估,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从政策风险、决策风险、获利能力、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分析、预测,提出控制投资规模、对成本实行细化管理、制定企业近期和长远战略规划等建议,体现审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作用。
四、自筹资金来源审计
1987年开始,路局各级审计部门按照《哈尔滨铁路局自筹基建资金来源审计办法》的规定,坚持开展自筹资金来源审计,对报审的自筹基建和设备购置项目严格把关。各级审计部门都建立自筹资金来源审计台账,对无资金、无款源的项目一律不办理审批手续。对未按规定办理自筹资金审批手续,擅自投资基建项目或设备购置项目的单位,一经查出,从重处罚。由于建立审计台账,做到底数清晰,防止各单位重复使用款源或无款源报审项目。同时,在日常审计中把自筹基建或设备购置资金来源作为一项必审内容,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对增强各单位领导和专业人员的法纪观念,对乱拉资金、乱搞投资和擅自扩大投资规模的行为,起了很好的监控作用。
五、护路经费审计
护路经费审计是铁道部规定的必审项目。自1997年开始至2005年,路局审计处每年都按照铁道部审计中心要求,对路局护路经费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审计纠正和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不规范问题、不符合规定发票列账等问题,促进护路办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开展。
六、原加格达奇分局撤并审计
1999年,路局对原加格达奇分局进行撤并审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审计处抽调齐分局的审计人员共同参加审计。对加格达奇分局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摸清底数,为顺利并入齐分局奠定基础。
七、生产力布局调整审计
2004年6月,根据《铁路局局党委关于生产力布局调整完善的通知》要求,对生产力布局调整撤并的50个单位进行审计。审计处对局计量测试中心、电子计算中心、哈卫生监督所、哈衡器管理所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撤并审计;跨分局间撤并单位的审计,由接收分局审计分处牵头进行审计;分局管理内撤并单位的审计,按分局领导安排,由分局审计分处负责审计。根据路局领导“审计部门要把好属地移交工作最后一道关”的指示,全局组成7个审计组,对局管内文教卫生系统移交单位进行审计,审查移交资产的界定、范围、程序等,按时完成审计任务。
八、资金安全审计
2005年6月,路局组织对路局所属主业、多经479个单位开展资金清查审计,形成系统审计报告34个,下发审计决定147个,查出违规开设银行账户31个,查出违纪资金32140万元,纠正违纪问题29610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1973万元。其中:审计收缴款5750万元,审计罚款493万元。9月,审计处组织对多经系统直属公司及站段尚存多经企业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撤并单位共298个进行资金安全审计,查出违纪问题金额25449万元,管理问题金额291万元。经审计促进增收节支金额1596万元。
九、经营业绩审计
2005年2月,路局审计处抽调全局28名审计人员,成立7个审计组对各铁路分局、工业总公司及直属12个单位上年经营业绩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处统一下达审计结论和决定,并出具对各单位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意见,确认考核结果,为路局召开全局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兑现经营考核指标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