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行车安全

第七章 安全管理

第一节 行车安全


  1986年,全局共发生各种行车事故729件。其中:重大、大事故8件;险性事故66件,一般事故655件。累计中断正线停车114个小时,直接经济损失490万元。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铁路局党政工团年初联合发布了哈铁安联〔1986〕1号文件,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全局总动员,实现安全年”,并拟定全年分4个阶段,做出10条具体规定。全年安装自动停车装置264台,机车无线调度电话520台,占运用机车的49.5%;路局的旅客特别快车安装了轴温报警装置113辆;新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点10处;在102个车站安装了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为稳定安全形势,实现安全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1988年,全局运输安全生产,呈现出高低起伏和趋于平稳的形势。第二、四季度好于第一、三季度。全年实现了1个安全百日,在2~7月份中实现了163天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在7个铁路分局中,牡丹江、齐齐哈尔、加格达奇分局达到了1500天以上无行车重大、大事故;海拉尔、佳木斯分局达到900天和500天以上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在208个主要行车站段中,实现安全年的有94个,占45.2%;实现1000天以上无一切行车事故的有35个,占16.8%;实现2000天以上无一切行车事故的有9个,占4.3%;实现3000天以上无一切行车事故的有6个,占2.9%。在551个中间站中,实现安全年的有528个,占95.8%。每百万机车总走行公里,平均发生行车事故件数为5.78件,比上年减少0.16件。
  1990年,在“学标、对标、达标”活动中,全局各部门、各单位以“三防”(防列车冲突、防切轴、防断轨)为重点,确定关键点、关键部位,发挥安全控制体系作用,采取切实措施组织重点攻关。车、机部门攻“防止列车冲突关”,路局转发铁道部《关于防止列车冲突的决定》,制定《关于公布全局车、机联控作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成立三级领导组和考核组,设专人掌握情况,做到逐日分析。路局每半年、分局每季、站段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一年来“两冒、两错”事故较上年同期减少2件、防止事故1件。车辆部门开展攻“防切轴”关,路局转发铁道部《防止客、货车燃轴和切轴事故的措施》,制定《全局货车无轴箱滚动轴承检修作业标准》《全局客车轴温报警装置技术检修和运用管理标准》,还制定下发《关于公布第一代红外线轴温探测点布局及预报标准的通知》,严格列检的微热验瓦、强热换瓦和激热换轮的规定。通过攻关,全局“切轴”件数比上年减少25%。工务部门开展攻“防断轨”关,路局转发《关于防止断轨措施的通知》,并针对季节性线路变化规律,始终把防“三折”作为部门工作重点,春季抓春融断道、夏季抓防洪、全年抓维修整治。通过系统工程,循环攻关,保证全年没有因为线路质量造成行车重大、大事故。
  1992年,路局认真贯彻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行《安全管理工作法》严把教育、控制、考核、激励4个环节。局、分局、站段和班组专兼职安全监察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和《规范站段安全室的决定》,以“监督检查、事故管理、综合信息、提供决策”为基本职能,积极开展安全监察工作,强化监察队伍的系统合力,注重分析预测工作,为各级领导安全决策,实施超前管理、超前控制、突出预防、保证安全,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发挥安全系统工程控制作用,全年消灭重大、大事故。
  1993年,路局为充分发挥安全监察系统的整体合力作用,健全考核机制,下发《行车安全监察系统建立考核机制的通知》,使班组安全员、站段安全室和分局监察室等全局专兼职安全监察人员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和《规范站段安全室的决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安全系统控制。监察人员冬战严寒、夏战酷暑,保春运、保任务、保会议、保专运,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精神,下现场15324天,检查基层站段5208个次,下发监察通知书121份、指令书24份。
  1994年,路局在整顿安全基础工作中,坚持强化管理,标本齐治,整建结合,初步建立起一套安全管理机制,以促进安全管理机制落实考核机制,以调动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促进安全形势的发展和稳定。是年,为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提高安全生产周期,在积极改造旧设备的同时,采用各种新技术,加强安全设备投入使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在全局管内无线列调地面安装6316.9公里,占营业里程的93.8%,机车安装1194台,占运用机车的95%,投入使用的运转车长电台2735台。
  1995年,安全基础建设系统的工程开始实施,路局确定安全基础建设的方针,落实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从严治本、基础取胜”的指导思想,全面推广齐齐哈尔、加格达奇分局经验,进一步夯实人员素质基础、设备基础、管理基础;突出对生产作业过程的干部外控、班组自控;强化干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强化职工的思想和业务教育,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消灭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消灭旅客列车险性及以上事故;消灭责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消灭责任重大交通事故;消灭责任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1996年,按照铁道部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和蚌埠现场会议精神,全局上下总动员,以安全标准线建设为载体,以围歼旅客列车事故为重点,按照路局确定的“京哈线(哈陶段)建成部级安全标准示范线,滨绥线建成部级重点线,全局管内三条干线基本达到部级安全标准线水平,客运工作全员全面上载体,运输安全实现‘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目标,全面发动,全员参战,强攻硬上,合力推进,取得明显的效果。是年,全局确定在5条部级线上的119个行车单位中,建成部级安全优质站段105个;全局行车单位共197个,建成部级安全优质站段151个;建成部级安全优质列车7对。
  1997年,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安全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从严治本,基础取胜”的指导思想。以客车安全为重点,以建设安全标准线为载体,强化管理,狠抓内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安全机构,深化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检查,增加设备资金投入,在行车、人身、路外、火灾、道口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年内实现3个安全百日,截至12月31日,实现安全生产1305天,夺取第3个安全年,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全路14个铁路局中名列第3位。各分局也都取得安全生产的最好成绩,加格达奇分局实现安全生产5278天,在全路50个分局中名列首位;齐齐哈尔分局实现安全生产4884天,居全路50个分局的第2位。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铁路分局均实现安全生产1300天以上。
  1998年,为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基本稳定”、达到长治久安的重要目标,全局运输安全工作以安全基础建设为主线,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坚持“从严治本、基础取胜”的指导思想和内实为本的原则,以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机制为龙头,全面统领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以客车安全为重点,整体提高安全基础的档次和水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解决安全工作的关键和难点;强化安全工作的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推进跨世纪基础工程,坚决向“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安全目标迈进。京哈线(哈陶段)安全基础适应提速安全需要;滨洲、滨绥、哈佳、齐加线安全基础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其他各线按等级保持动态达标。全局杜绝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杜绝旅客列车险性事故,截至4月5日实现安全生产1400天、7月14日实现安全生产1500天、10月22日实现安全生产1600天三个安全百日,人身、设备、防火、防爆、路外安全创历史最好成绩。
  1999年,哈尔滨铁路局安联1号文件确定全局运输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以及行车设备质量、行车工种人员素质、安全管理达标标准,提出达成标准的具体措施。全局根据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活动,截至2月19日,实现1717天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的好成绩,安全天数位居全路首位。是年,根据年初重大事故频发的实际,路局在全局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大教育、大整改活动。经过40多天的检查,共发现行车设备质量、职工“两违”、干部作风、安全管理等4个方面44018个问题,找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强基达标差距。各单位对问题逐一梳理,分类排队,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按路局、站段和系统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责任落实到单位、部门和人头。通过多方努力解决问题达42396件,其中路局解决256件、分局解决8265件、站段解决33859件。
  2000年,全局运输安全工作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年初安全形势不稳,夏季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遍地开花,10月下旬全路第三次列车提速、实施新图。为切实解决影响安全深层次问题,稳定运输安全形势,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全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规范管理、强基达标”为主线,以创建安全达标段(站)为载体,以客车安全为重点,抓住实施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利契机,坚持“三个三”,落实《安全管理机制》和《确保运输安全七个办法》,继续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推进人员素质、设备质量、安全管理达标,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运输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是年,按照铁道部的部署,路局先后两次开展安全大检查、一次安全大检查“回头看”活动。是年,出台《安全监控总队管理办法》,对安全监控总队监察的工作职责、岗位责任、职权范围、管辖区域、工作条件、制度要求、定量考核标准和监控检查方案等均做出明确规定。全局5个监控大队的105名监察人员采取交叉互检、专项检查、夜间抽查、突击抽检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查监控。4月以来,每月平均组成30人互检组,出动监察人员720人次,发互检电报219封,通报问题4876件。全年共发电报和监察通知书356份,通报各类问题5464件。安全监控总队对每月安全信息排到最后一位的分局进行重点监控,帮助分局发现问题,有效地强化现场作业控制,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
  2001年,路局积极优化安全管理手段,在电务系统开展优质信号机评比,改造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更换道岔高性能防断线直流电机,对23个车站进行电气集中大修;车辆系统进行修制改革,狠抓新型客车和杂老型车检修,开展检修万辆无故障竞赛活动,新建2处快速车底检修地沟;道口部门更换45台BDK—2000型道口报警器、242处DK—1型道口监控器、12处电动伸缩门、269处电动拦门;货运部门购置安装轨道衡17台,煤炭装载机秤20台,驼峰轮重测重仪2台,危险货物气体检测仪4台,完善部分车站危险货物微机输入软件系统,强化安全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作用。是年,在道口整治中更新、改造监护道口报警设备;培训道口看守和监护人员;在哈陶段、哈齐段新建立交桥6处,并在锅炉压力容器和小煤窑、小油井整治上,对4121台锅炉、838台压力容器进行排查,逐台注册登记,部分不合格的停用或报废;对10个小型制造厂责令停产,关闭15个自办小煤窑,对已转让转卖、注销的53家自办小煤窑进行清理。在货运装载加固、超限货物运输、专用线管理和专用铁路整治上,严把装车质量和途中控制关,认真落实装车质量签认制度,实行双人双面检查;对轨道衡进行合理布局,主要品类货物达到车车过衡;对专用线、专用铁路进行清理整治。
  2002年,路局探索符合全局安全工作实际的科学管理方法,在科学界定“以信息为前提,以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为核心,以‘三基’为根本”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安全管理办法要给基层单位留“空间”,不强求各分局一致、各站段一致,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制定实施措施和实施细则的主动性、创造性等6条原则,出台《关于实施“以信息为前提,以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为核心,以‘三基’为根本”安全管理办法指导意见》。6月,路局召开安全管理办法牡丹江推进会,在突出强调实施安全管理办法要注重实效性的同时,运用多媒体交流16个单位和部门的做法,各分局、各业务系统和基层站段按照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修订细化实施措施和实施细则,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逐级考核,全方位覆盖的安全管理办法落实体系。全局各级组织从各自的职能作用出发,充分发挥合力作用,齐抓共管,强力推进。按照《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和哈铁安联〔2002〕1号文件要求,路局每半年对各分局、各系统推进安全管理办法情况和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创建安全、优质、文明提速区段活动,解决大量危及运输安全的问题。在“两会”、春运、暑运、施工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经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上半年实现连续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408天。
  2003年,全局大力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面对“非典”的巨大冲击,大面积施工带来的影响和干扰,以确保旅客列车安全为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围绕“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总要求,深化落实“以信息为前提,以控制为手段,以管理为核心,以‘三基’为根本”的《安全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专项整治,对不同时期季节特点和关键环节,大力开展安全攻关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截至12月31日,达成无责任行车重大事故540天。
  2004年,路局全面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提速调图安全,全局运输安全相对稳定。重新修订《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安全信息分类标准》,研发《路局计算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网络传输系统。全年共反馈A类及以上安全信息107587件,利用信息决策和解决问题83724件,使信息真正成为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年,全局把用先进的科技设备保安全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落脚点,不断夯实设备基础,组织各单位,建立台账,制订不良设备整治计划,加大投入和整治力度,全年设备更改投资达29271.2万元,较上年增加5.45%,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是年,路局把握安全工作重点,紧紧抓住倾向性、关键性问题,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和“两会”期间,开展一系列安全攻关活动。组织全局和各分局安全监察人员深入行车站段及作业现场,发现、解决了大量的安全管理、设备质量和职工“两纪”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保证节假日和“两会”期间的运输生产安全;针对季节性、阶段性特点,以旅客列车安全、线路“三折”、车辆大部件折裂和机车惯性故障为重点,开展提高设备质量,确保运输安全活动,及时消除各类设备隐患。
  2005年,全局各单位、各部门紧紧盯住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各单位紧紧围绕营业线施工、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中间站调车、货物装载加固、道口安全和地方铁路安全等10个方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细化的84个项目进行整治攻关,累计投入资金15.4亿元用于设备大修整治,完成整改项目78个,解决安全隐患问题215个。截至12月中旬,正式移交道口警示标志410处,划定安设保护区A标桩30931个、B标桩5246个;安设立交桥限高防护架133座277处,限高标志290个,限行标志165个;累计清理保护区线路1503.8公里,清理线路两侧、站区耕种地2273处973万平方米,下发整改通知3127份,行政罚款169500元,收缴路材路料14吨,维护全局的安全生产。是年,全局开展6次大规模的安全大检査活动,在吸取“7·20”“7·31”事故教训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三查”活动。路局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查,5次召开“三查”专题电话会议,全局共查摆出各类问题10171件,整改问题10155件,出台吸取“7·31”事故教训的硬性措施32条,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