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劳动安全

第二节 劳动安全


  1986~1989年,路局党政工团联合发布1号文件,提出“全局总动员,实现安全年”的奋斗目标,发动干部职工开展“一查(查设备、管理漏洞和隐患)、两反(反官僚主义和违章违纪)、三落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活动,重点攻“十关(瞭望、停退、断轴、溜车、热切、大部件折裂、工电违章维修、失去联锁接发列车、旅客列车防火防爆、施工后放行列车条件)”。仅1986年2月,全局查出各种不安全因素17000多件,通过认真分析进行循环攻关,制定措施,堵塞漏洞,进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全员培训,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上半年安全形势不够稳定,下半年开始好转,为稳定和发展安全形势,做好冬运工作,于11月份又发布《关于确保安全的紧急通知》,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共实现5个安全月,并针对每年节前“三多(请假、买年货、串岗多)”、节中“三松(纪律、管理、思想松)”、节后“三风(喝酒、赌博、探亲风)”问题,对干部职工普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将1988年全路发生的4起旅客列车重大事故制成图片、录像,组织职工收听、收看,联系实际进行大讨论,提高职工安全责任感,保证安全生产。路局还对7个分局37个站段进行考核,对安全生产抓得不力的78个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
  1990年,全局开展学标、对标、达标的“三标”活动,普遍进行“查血案、说险情、论危害、找教训”的揭摆活动。通过召开各种动员会、报告会和演讲会等形式,向职工进行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爱路局、当主人、做贡献”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反“两违(违章、违纪)、两个主义(官僚主义和好人主义)”,遵章守纪,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认识。对9个主要行车部门的63种职名工作标准进行清理、归类、完善和修订,并摄制标准化作业录像带20部,做到主要工种人人有标准,各个有规范,作业有规章,考核有依据。本着干啥学啥的原则,进行干部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全年共培训干部1756人、职工150457人,学标合格率达90%以上。
  1992年,路局认真贯彻全路运输安全会议精神,深入推行《哈尔滨铁路局JKKJ安全管理法》,加强对干部职工和家属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群体安全意识,做到“在岗1分钟,负责60秒”。坚持软硬件并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控制能力。从年初1月31日实现安全对头年之后,到年末12月31日连续实现4个安全百日,达到安全生产700天。
  1993年,全局各级组织、各单位在安全生产上做大量而又富有成效的工作。第一季度,紧紧围绕战风雪、抗严寒、保春运、保安全、全力以赴战冬运;第二季度,围绕战春融、抓补欠、深入开展安全“四查”和迎“两会”保安全活动,大力开展季节性安全攻关;第三季度大战“7、8、9”(月)抢运补欠,誓夺“7·19”实现安全生产900天,到8月24日,全局顺利实现安全生产936天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创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
  1994年,路局根据铁道部关于整顿安全基础工作的要求,狠抓建设、整顿安全基础工作。路局做出《关于开展安全基础建设年活动的决定》,制订整顿安全基础推进计划。路局和各分局分别成立整顿领导组和办事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整顿工作,进入3月份,针对当时安全较为被动局面,路局加大整顿力度,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开展行车设备整治。到年末,路局实现安全生产209天。
  1996年,路局制定《哈尔滨铁路局职工责任重大死亡和死亡事故对责任领导人行政处分办法》。本办法规定,对一次造成重大职工死亡事故或死亡事故负有责任的领导人,视其情节轻重、责任大小、任职时间长短及经济损失程度,按照死亡的人数,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制定《关于责任事故个人有限赔偿补充规定》,对造成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要进行经济处罚,对次要责任者和负有管理失职责任的领导干部,也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赔偿金额由本人的工资中扣缴。为达到控制目标,召开两次安全工作会议研究办法、制定措施建立法规,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周活动及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特殊工种人员844人。
  1998年,路局为提高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加强作业职场中联防联控工作,将《劳动安全卡控158条》和《站段长、车间主任、工班长和生产工人劳动安全责任制和奖惩办法》编写成小册子印发13000册下发到全局生产班组。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提高房建、工程部门的安全管理水平,并加强劳动保护和尘毒治理工作,在全局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确立尘毒治理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100万元。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中,汲取西安液化气球形储罐爆炸事故教训,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作重点转移到压力容器方面,深入贯彻原劳动部《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开展先进锅炉房和安全合格锅炉房的检查评定工作。
  1999年,全局劳动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劳动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逐级负责制作用。路局和分局与站段分别签订劳动安全目标责任状,加大劳动安全工作的奖罚力度,促进责任制落实,加强对全局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抓检查控制,坚持日常检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狠抓施工管理,进一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活动,严肃查处事故,做好职工伤亡事故结案工作,开展检查评价工作,促进干部逐级负责制的落实,提高职工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2000年,路局为全面贯彻劳动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日常管理中的劳动安全监察工作,坚持抓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举办24期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培训621人。年初,路局下发《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的通知》,全局创建12个局级安全标准工地,给予通报表彰。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为贯彻铁道部护品管理“四统一”的要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通知》,要求各单位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采购和统一发放。为加强护品管理,在春秋两季组织护品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检查情况通报》,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
  2001年,路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劳动安全管理,抓教育培训,举办18期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培训1400人;2期劳动安全专兼职人员劳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班,培训150人。抓重点控制,开展阶段性人身安全攻活动,把防群死群伤作为劳动安全工作重点。抓安全检查,路局3次统一布置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工作。为防止中暑事故,下发《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路局两次拨款400万元,对生产一线职工给予防暑降温费用补助。加强尘毒治理工作,投资380万元对齐齐哈尔北车辆段客车库进行烟尘治理。
  2002年,路局为落实“职工教育培训年”规划,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在职工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累计完成工人规范化培训37966人,工人适应性岗位培训436968人次,机乘人员15天脱产培训1033人,新《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培训72000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培训142200人,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培训28120人次,新提改职培训2316人,各类岗位达标培训23282人,完成10个工作日培训36194人。
  2003年,路局安全管理办法作为深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在发展中创新。重新修订《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安全信息分类标准》;研发《哈尔滨铁路局计算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信息网络传输系统,全年共反馈A类及以上安全信息107587件,利用信息决策和解决问题83724件,使信息真正成为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强化系统检查控制,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熟悉系统业务和作业现场的优势,强化专业检查控制,安全监察(监控)系统组织各类检查组对全局行车一线重点区段、重点施工、重点时段进行控制,形成安全监督网络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2004年,路局以完善逐级负责制考核机制为载体,强化专业检查控制,安全监察(监控)系统组织各类检查组对全局行车一线重点区段、重点施工、重点时段进行控制,形成安全监督网络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地解决安全措施“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问题。是年,针对线路大修、列车提速、新型机车车辆和安全技术装备不断投入运用的安全监督管理需要,为提高全局安全监察系统的专业技术水平,尽快掌握“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章)技术,路局在齐齐哈尔职工大学举办3期安全监察专业技术培训班,共培训135人次。
  2005年,全局建立实行半年安全评估、月度安全逐级负责制、安全信息、车机联控、“天窗”修和领导干部添乘6项安全考核。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和安全关键时期,路局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现场安全检监控活动,仅安监系统就组织16次跨地区互检和阶段重点项目检查。全局共组成安全检查组348个,参加检查的干部2968人次,下发安全通报87份,整改通知书375份,安全监察通知书、指令书41份,为保证全局运输安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