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哈尔滨机车车辆配件厂

第一节 哈尔滨机车车辆配件厂


  1986年,哈尔滨机车车辆配件厂位于霁虹街与火车站之间,即道里区霁虹街8号。生产机车和车辆配件,主要产品有铸铁、铸铜、锻铜、球铁、阀门五大类共1800多个品种。同时,逐年接受铁道部下达的一项配件新产品,在保证局管内需求的同时,还远销兰州、包头,广州、西安、成都等其他各局基层单位使用。哈尔滨机车车辆配件厂生产品种和机型有QJ前进型、JS建设型、JF解放型、JF6解放型、RM人民型、SL胜利型蒸汽机车配件等共1781种。其中:机车配件1254种、车辆配件527种、二项机车配件815种、车辆配件300种。其中常用机车配件525种,车辆配件200种。一项机车配件7种,铁鞋、机车配件锅炉部分224种,机械部分100种,走行部分99种,空气压缩机部分50种,煤水车部分41种,其他30种。车辆配件客车部分58种,车体部分44种,货车专项件44种,车钩缓冲部11种,制动部分53种。直到路局逐步淘汰蒸汽机车,使用内燃机车。新产品开发,与齐齐哈尔机车车辆配件厂联合开发外枕圆弹簧、机车注水器、机车风泵和制动缸4项新产品。
  1987年1月3日,铁道部物资局下发《关于安排一九八七年机车车辆配件生产协作任务的通知》下达协作生产任务,部安排任务30项65854件。其中:蒸汽机车配件7项7642件,车辆配件23项58212件;各局协作任务9项617件蒸汽机车配件。同时,由工业处开发的勾舌销冷拔辗生产线经过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家、教授论证,铁道部审查通过投产,并相继开发C50货车轮旋外弹簧投入生产,采用新生产线后改善工人劳动环境,减少污染、噪声。
  1989年1月10日,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铁道部车辆局下发《安排高磷铸铁闸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将哈尔滨机车车辆配件厂列为铁道部批准的高磷闸瓦生产定点单位。3月10日,根据铁道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取得车辆用中磷闸瓦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的通知》,被列入第一批取得中磷闸瓦生产许可证的31个企业之一,许可证号为XK17—200—0023,自发证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1990年,获得铁道部批准,取得高磷闸瓦生产技术合格证。2月20日,按照路局要求,从3月份开始向全局车辆系统供应高磷闸瓦,停止生产和供应中磷闸瓦。牡丹江、加格达奇2个车辆段可允许生产供应到1990年末。1991年,新开发内燃机增压器检修检测测试站,增压器大修车间开始运转。
  1992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铁路局工业处历经7年研制成功的国际首创摆辗新工艺及BMQ型摆辗机,9月26日通过国家鉴定。机车车辆销类件是铁路局用量较多的配件,过去采用剪床下料,热镦,然后机械加工的办法,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浪费材料,破坏金属流线,影响产品使用性能。采用摆辗新工艺及摆辗生产线生产销类,只需将原料冷拔后,再冷辗头部即可完成作业,具有省力、省原材料,工作尺寸精度高、无噪音、无振动等特点。摆辗新工艺及摆辗机的推广应用,填补了一项国际空白。
  1993年,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大量高科技机车、车辆配件产品相继得到投产,开始生产东方红内燃机车排烟管Ⅰ型、Ⅱ型和换向控制阀。1994年1月7日,工业总公司下发《关于成立哈尔滨铁路技术开发公司的批复》,成立哈尔滨铁路技术开发公司。1995年,12V180ZL活塞通过路局投产鉴定。1996年,12V180ZL活塞试制成功。1997年,内燃机车进气门、钢顶钻裙活塞、东风4排气管通过生产工艺试验,机车轮对大修工程年底进行设备调试。9月10日,根据《关于哈尔滨配件厂和双城铁道器材厂铸造生产实行联营合作的通知》,将哈尔滨配件厂铸造生产任务交由双城堡铁道器材厂生产经营,对移交双方过渡阶段实行联营合作。
  1999年,投入80万元购置轮对大修加工设备,解决轮对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轮对大修收入增长达400万元,满足了局内市场需求。2000年,轮对、增压器大修质量稳定,2001年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
  2002年2月6日,路局印发《关于公布哈尔滨铁路局投产鉴定和复查合格产品目录的通知》,12V180ZL型柴油机活塞复查合格。2004年,新型铁道防护网当月开发当月投产。7月6日,根据路局《关于哈尔滨内燃机械厂与哈尔滨机车车辆配件厂重组的批复》,同意两厂先实施资产重组、业务整合,在重组的基础上再进行企业改制,与哈内燃机械厂进行资源整合。2005年,引进开发的新型锻造制动梁产品填补局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