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黑龙江省志·铁路志(1986~2005)》(以下简称《铁路志》)编纂,从2016年5月开始启动,到2020年12月审定付梓。其间历时4载,增删27次,至于分篇逐章地修改,已难以记数。
续修《铁路志》记述年限上起1986年,下至2005年。结构内容,以“概述”为冠,下设6篇32章141节,计有文字约95余万字,1张图、56张表、71幅照片。全书由黑龙江省境内的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纂,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史志室及抽调基层单位的8名人员承修,书中的篇、章、节所有内容都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基层站段和业务处室(部)提供资料及供稿。在4年编纂过程中,全体修志人员通力合作,甘苦与共,群策群力,先后多次走访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伊春、绥化、尚志、方正、依兰、七台河、鸡西、绥芬河等市县档案馆、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查阅核实了大量相关史实资料,历经5个阶段,始得成书。
第一阶段,启动。随着黑龙江省地方志每20年续修一次志书工作的全面展开,自2003年4月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铁路志》承编责任书始,省内铁路系统的修志工作陆续起步,之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铁路志》下限确定为2005年。2016年6月,哈尔滨铁路局作出决定,正式组建《铁路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铁路局党政领导任主任,路局主管《铁路志》编纂工作主要领导任副主任,主管续修《铁路志》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委员。《铁路志》编辑部设在路局档案史志室。
第二阶段,编纂。2016年8月,根据路局推进计划的安排,《铁路志》编辑部确定本志续修篇目,拟定本志编纂计划,抽调续修人员。路局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着手续修志书工作。12月,在借鉴以往编纂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铁路局机构改革、安全管理、客货运输、机车车辆、设备更新、扩能改造等变化,梳理编辑了续修志书初稿。截至2020年9月,修志人员历时4年,行程万里,累计搜集资料1000余万字,所纂志稿成为《铁路志》送审稿。
第三阶段,审稿。《铁路志》106万字送审稿呈交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后,经过《黑龙江省志》总编室认真评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铁路志》修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为高质量完成《铁路志》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修改。修志人员历经3个月艰苦、繁重、认真、细致的工作,多次斟酌与修改,进一步完善了篇、章、节、目,科学适当调整,确保修改的合理性,对个别节目进行了重写或新增;对史实数据重新认真考证和核实,务求精准,从文字到图、表、照片全面作出最后一次统稿,为保证志书质量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第五阶段,出版。2020年12月,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组织召开《铁路志》终审会议。会议决定《铁路志》通过终审。同意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省地方志书终审委员会终审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后报请《黑龙江省志》总编室审定后印刷出版。
在这部《铁路志》编纂过程中,资料搜集得到了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尔滨市档案馆、齐齐哈尔市档案馆、牡丹江市档案馆、佳木斯市档案馆、大庆市档案馆、七台河市档案馆、尚志市档案馆、方正县档案馆、依兰县档案馆等单位的鼎力相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蓦然回首,时间如白驹过隙,《铁路志》的面世,远非一日之功,凝聚着诸多人员“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使命担当和不负韶华的智慧结晶!每一个过程都映射出参与者寒来暑往不辞辛劳、勘阅资料,日夜笔墨不辍、灯影相随的初心意识,涵盖资料搜集、编纂修改、打字校对、审稿、定稿到版式照排、印刷装帧、出版发行。编纂者以“积跬步至千里”“聚沙成塔”“锲而不舍”的精神,承载了众手成志的光荣传统。
本志内容再现了黑龙江省境内铁路哈尔滨铁路局1986~2005年的发展变化和时代脉络,充分展示了哈铁人对龙江经济腾飞的不懈坚守。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变迁,机构变更,资料匮乏,差错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编者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